战场上可以有英雄、可以有烈士,但绝不允许有逃兵。

1979年3月中旬,对越自卫反击战胜利之后,解放军撤军回国。但昔日完整的队伍,如今已不再完整。因此,战后最忙碌的工作就是统计牺牲的烈士人数,有些烈士在战争中被炸的尸骨无存,杳无踪迹。为了尽快统计好现有的人员信息,上级部门要求抓紧时间统计出来,以给烈士家属一个完整的交代。

随后,烈士们的善后工作也被提上了日程。对于这些为国捐躯战死疆场的烈士们,国家理应给这些烈士以及烈士家属一个满意的交代。按照总部的规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那坡、靖西两县修建一座烈士塔和陵园。这一决定不仅具有纪念意义,更能让更多的爱国人士前来缅怀。同时,这一决定还能让这些烈士在国家的保护下得以安息。然而,烈士陵园的地点选好后,修建经费却成了部队和当地政府头疼的大问题。

当年,每位烈士的安葬费只有30多元,只够刻一块石碑和挖坟墓的费用。这点经费不要说修建一座烈士塔了,能把烈士陵园修好就不错了。如何在有限的经济条件下,为这些烈士打造一个安详的归宿,成为了部队的当务之急。这其中,既有经济上的挑战,更有对烈士们的尊重和纪念的责任。

在得知安葬烈士的经费有困难后,那坡、靖西两县政府决定发动群众和附近的村民义务帮助修路建塔。当地的老乡们听说要为烈士修陵园,纷纷自发组织人员前来帮忙,甚至有一位老大爷将自用的石碑拿来奉献,感人至深。这样的场景让人动容,也让负责修建陵园的人热泪盈眶。与此同时,政府也号召全县的能工巧匠,为烈士打石刻碑。于是,在当地政府和附近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烈士陵园很快就修建完成了。

靖西县烈士安葬地选在距县城3公里处的山坡上,这里山清水秀,风光秀美,雄伟的高塔庄严肃立,一排排坟墓排成方块纵队,整齐划一,雄壮井然,精神抖擞地接受祖国人民的检阅。为了方便家属和慰问团前来吊唁,村民和工匠们特意在陵园内修建了一条整齐笔直的水泥路,可以直接通向陵园外的公路方便人们的观看和敬仰。陵园的建立不仅是为了纪念英雄,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缅怀历史,珍惜和平。

烈士陵园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需要解决的就是烈士家属的接待和安抚工作了。总部规定,必须安抚好每一位家属的情绪,不要对他们造成二次伤害。然而,对于自己的亲人,谁又能够忍受心情的伤痛呢?当那些随军的干部家属、子女接到亲人阵亡的通知时,个个都哭得死去活来、悲痛欲绝。在偌大的陵园里,当他们看到自己曾经的亲人已经埋葬在一块石碑下时,内心的悲伤根本无法用言语表达。哭声震天,几乎每个人都是嗓子哭哑了,眼泪哭干了,甚至神志都有些不清晰了。

在烈士的家庭中,有不少老人和未成年人需要照顾,他们太需要帮助和支持了。

师政治部副主任王子富同志,在铁矿附近被敌伏击,敌特工用匕首连刺他4刀致死。家属听到噩耗,当即昏倒,抢救过来,又撕心裂肺地号啕大哭。哭一阵又昏厥过去,抢救过来又哭,昏倒了又抢救,反反复复,日日夜夜,直到不能动弹昏迷不醒为止。医生护士昼夜看护打针输液,左邻右舍无不悲伤落泪,唉声叹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烈属经过领导和同志们的安慰、开导,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再哭

也是枉然。但是,以后的日子怎么过?既不能赖在部队不走,又无法找到工作就业,以后谁来管他们呢?按当时的抚恤条例规定,烈属只能一次性领取烈士生前半年的工资,地方政府发给抚恤金600元。家住农村的(无工作、子女不满18周岁的)每人每月发生活补助费却只有8元(县城的12元,中等以上城市18元,团以上干部25元。)

361团团长时光银同志,在去河安途中与敌遭遇,壮烈牺牲。其家属无法生活,曾多次求助想安排就业,地方政府说国家没有这项政策规定,拒不接受。无奈之下,部队只好将她安排在团加工厂当临时工,每月二三十元收入,带着3个孩子,勉强糊口度日。远离部队的烈士亲属,接到讣告后迅速来到部队,领导和机关同志全力以赴、以极大的热情和同情向他们做好安慰、抚恤、劝导工作。烈属们虽然十分悲痛,但个个通情达理,体谅国家与军队的困难,不多添一点麻烦,哭着来,哭着去,一切痛苦都压在心里,十分感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21师警卫连连长李庆海同志,在敌人袭击师后勤指挥所时,为保护首长和指挥机关,奋不顾身与敌特工激战,身上多处负伤,直到首长和指挥所安全转移,他发现副指导员和3名战士还没有撤出来,又带2 名战士第二次返回接应。后来听说保密机丢失在公路上,他又第三次带6名战士冲向公路。这时,敌人突然投来1枚手榴弹,在这威胁战士生命的攸关时刻,他毅然扑倒在手榴弹上……战士们安然无恙,而李庆海同志壮烈牺牲。战后,被中央军委追认为战斗英雄。

然而,他的牺牲却让他的家人陷入了生活的困境。家住山东肥城山区的妻子独自带着4岁的儿子,在生活的道路上颠簸前行。她没有工作,无法维持生计,最终在众乡亲的劝说下不得不向部队求援。踏上求援之路的妻子,却面临着无尽的艰辛。没有足够的钱买车票,途中有三分之一的路是步行走过来的,经过两个多月才到达部队。

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几天时间成为全师官兵议论的中心。

部队里的战士们,心怀愧疚和悲痛,纷纷议论:“我们保家卫国,难道以自己的生命还换不来亲人的安稳生活吗?”这样的声音传遍了整个军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事态的严重性引起了师政委周开源的重视,他向上级部门汇报称:“战士们怨声载道,这件事情处理不好影响太大啊。”部队只得将妻子先行安置,寻找更为妥善的解决方案。然而,半个月后,周开源却再次愤怒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因为李庆海生前不是营职干部,不到35周岁,又不够15年的军龄,所以桂林民政局顶着不给李庆海烈士的家属班里落户。师政委周开源虽然对此事非常恼火,但桂林市民政局按规定办事,他也毫无办法。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位记者的到来,给了这个故事一个转机。记者深入采访后,将李庆海烈士家属的遭遇发表在报纸上,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民政部一位领导看到“内参”这条新闻后,立即打电话给广西民政厅,要桂林市民政局“马上办理”,事情就这样解决了。正是因为这股舆论的压力,引起了民政部领导的重视,最终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一件看似极为难办的事,上头一个电话就马上解决了。这一难一易,会让人想到些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