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虽然穷了点,但精神快乐”,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这位来自湖南的中学数学老师的理解与众不同,他从这句话里得出的逻辑是:快乐是因为穷,穷是快乐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所以,他才说出了这句他觉得很合乎逻辑很有力很能反驳别人的话:旧社会的穷人多,他们的精神一定快乐。
先不说这位数学老师的理解能力如何,他的解读是否正确。仅仅从他的表达里,我们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出,他认为穷或者贫穷的时代是不可能产生快乐的,快乐的根本来源是来自于物质是否丰足。也就是说,只有物质上的丰足才会让人感到快乐,反之,这个逻辑就不成立。在他的逻辑里,物质是决定精神的唯一标准,一个人的快乐与否,只有物质才能决定。
这个逻辑我不敢苟同。
快乐属于人的一种心理情绪,是精神层面上的愉悦感和满足感的具体表达。精神层面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不仅仅来自于物质,除去物质之外的很多心理上的精神上的感知也可以让人产生愉悦感和满足感,这种精神上的快乐在有些时候是可以替代或者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和贫乏的,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的力量。
打个比方:
一个从旧的社会环境里跨越到新的社会环境的人,在物质生活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的情况下,在同样吃糠咽菜的情况下,他的精神层面会不会产生情绪的变化?旧社会里的战火纷飞、朝不保夕、整日家提心吊胆一旦转换成和平的环境,风停了,雨息了,阳光开始普照大地,他会不会感到快乐?
一个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穷人,在旧社会里无论见了谁都要低声下气点头哈腰,谁都瞧他不起。见了官要低声下气,见了兵要低声下气,见了有钱人要低声下气,见了外国人更要低声下气,甚至都不可预知自己的生死。一旦这个社会变了,他见了谁都不再需要低声下气了,可以堂堂正正的挺直腰杆大着嗓门和任何人说话了,有了组织了,有了依靠了,有灾有难再也不用一个人扛了,有人管有人问了,这个时候他会不会快乐?
1960年在有些人的嘴里属于很悲惨的不堪回首的年代。就在这一年,在东北,石油大会战拉开了序幕;也是在这一年,在河南林县,红旗渠正式开工;还是在这一年,在沙漠在戈壁,国防工程的科研者们依旧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同样是缺衣少穿,同样是饥肠辘辘,同样是面有菜色。但因为他们心里有信仰、有目标、有追求,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气壮山河,他们毫不畏惧,和共和国荣辱与共、共度时艰。在这个时候,你敢说他们不快乐吗——有人在尽一切可能描绘那个时代的黑暗和不堪时却从来不提同时还有很多人在拼搏在努力,他们无法自圆其说。
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燕雀不知天地之高大,“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不知鱼之乐,就可以否定鱼也有乐吗?荒唐。
行文至此,想起每当有这样的话题时就会有人拿出司马迁修改管仲的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事,来强调只有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才会知礼节知荣辱才会有幸福感才会有快乐感。岂不知,管仲的这句话的出发点是为了劝导帝王干正事成大业,但并不是无可挑剔的真理。
管仲的原文是这样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顺民心。
既然吃饱喝足穿暖就可以解决人的思想问题,就可以让一切都美好起来,为什么还要强调君王要遵守制度、礼义廉耻要加以宣扬、颁发政令要顺乎民心呢?你说让人们吃饱了喝足了穿暖了就解决一切了,再强调这些不就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这不是自相矛盾吗?看来,管仲也知道这并不是神丹妙药,民众也是需要引导、教育和制约的,吃饱喝足穿暖不等于解决了一切问题,不能包治百病——这句话是有历史局限性的。
同样,在百姓面临历史遗留的吃不饱喝不足穿不暖的现实情况下,如果政府能够和人民同甘共苦、上下一心、耐心引导、共同努力,得到了人民大众的信任和拥护,即便是暂时的吃不饱喝不足穿不暖,也是会达到仓廪虽不实也能知礼节,衣食虽不足也能知荣辱的境界的,这一点,我们的党做到了,有目共睹——当然,有人是不信的,他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从他们自身来说,他们是做不到的,他们做不到的就认为是不可能发生不可能是真实的,他们觉得自己能代表所有人,其实他们谁也代表不了。
所以,快乐与否,不是穷与富直接决定的,穷有穷的活法,也有穷的乐;富有富的活法,也有富的烦恼。
所以,穷就一定不快乐?真不一定;不穷了吃饱了喝足了就一定会快乐?就一定知礼节知荣辱?嘿嘿,也不一定——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