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现场)

1

正是早餐时间。

我刚坐下,一个身穿深色中式立领夹克的外国老人也来到了对面,然后用非常标准的普通话问我:“请问,这里有人吗?”

我连忙说:“没有,没有,您请坐。”

11月24日,世界中国学大会·上海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次大会吸引了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名中外学者与会。

本次大会的主题是“全球视野下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李书磊出席开幕式,宣读习近平主席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2

我跟朋友开玩笑说,这里集中了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中国通”。

尽管如此,当我听到肤色各异的外国朋友,跟工作人员用熟练的中文打招呼时,还是有一点点“惊喜”。

我问坐在对面的老人,“您是从哪里来的?”

老人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

他说:“我是北京人。”

看到我有些惊讶,他解释说:“我叫柯马凯,1951年出生在北京。我的父母都是英国共产党员,在抗战时来到中国。”

听着他满口“京味儿”的普通话,我恍然大悟。

3

老柯的爸妈是外国老专家戴维·科鲁克和伊莎白·科鲁克,他们来到中国后,终身都在中国工作。

老柯1994年参与创办了“京西学校”,主要吸收在华外籍人士的子女上学。

他告诉我,他现在主要是在学校讲中国历史和文化的课程。

老柯问我是做什么的,我说,我以前在媒体工作,后来就做了自媒体,主要是因为经常看到美西方媒体污蔑中国,忍不住就想写文章反驳他们。

老柯对此深有同感,“他们有时候就是胡说八道。”

当天会议期间,老柯听了习主席的贺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西文化各有千秋,可以互相借鉴。中国主张的是和平发展,追求的是互利共赢。当今世界更需要弘扬中国文化,首先就是大国治理制度,这对世界的治理都很值得借鉴。”

我觉得,老柯拥有独特的人生经历,让他完全可以成为中西交流的一座桥梁。

4

曾几何时,在国外一些人眼里,中国还是第一个“遥远的、神秘的”东方大国。

但是,随着中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已经褪去了所谓的“神秘”面纱。

在这个过程中,来自全世界的“汉学家”,或者叫做“中国学学者”,发挥了关键的作用。

在当天的大会上,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荣休教授卜正民、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新加坡国立大学亚洲研究院卓越院士马凯硕,荣获2023中国学贡献奖。

中国学贡献奖是世界中国学界高端的学术和人文交流奖项,自2010年创设以来,已有22位学界的泰斗获此殊荣。

5

卜正明在获奖感言中强调了自己的“局外人”身份——他的家庭跟中国原本没有什么渊源,因为大学时的兴趣,让他最终选择了中国历史作为终身研究的方向,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佼佼者之一。

(卜正明)

他说:“尽管我永远无法像一个局内人那样完全理解中国,但局内人们已经认可了,我这个局外人的一些想法和见解可能有助于形成一种对中国更客观、更普遍的认知——这不仅仅是一种从中国自身出发、为中国自身服务的认知,而是将中国视为世界一员的认识——毕竟,这个世界是我们共同的家园。”

确实如此,在研究中国时,我们特别需要像卜正明这样带着不同视角,但却怀揣善意、坚持专业立场的“局外人”。

卜正明曾领衔主编六卷本的《哈佛中国史》,并撰写了其中一卷——《挣扎的帝国:元与明》。

在我的书架上,也摆着这套书。这套由外国人撰写的中国史书籍,内容翔实,也比较客观,没有一些西方有关中国书籍里常有的意识形态偏见。对于那些真正希望了解中国历史的西方受众来说,这套书要远比美西方媒体靠谱得多。

6

另一位获奖者马凯硕因为有其他安排,当天无法亲自到场领奖,他在视频中一再就此表达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马凯硕)

他说:“我一直在努力促进全球对中国的深入了解,能够得到认可,实在是一份巨大的光荣。”

他还再次呼吁美国应正确看待中国在全球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他说:“只要对中国历史稍加研究,了解中国在海外殖民扩张方面的零记录,就能帮助美国决策者消除对中国威胁的深刻恐惧。中国没有威胁美国。实际上,中国愿意与美国和其他全球大国合作解决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

马凯硕是印度裔新加坡人,曾长期担任新加坡常驻联合国代表。多年来,他频频在西方主流媒体上撰文,并参加各种研讨会,用亚洲视角阐释世界问题。

他有一个非常著名的观点,即,过去200多年,西方对世界的支配是人类历史中的一个“非常态现象”,而作为一种“非常态现象”,最终一定会回归“常态”。在从公元初年到1820年期间,中国和印度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这就是历史的“常态”。

在我印象中,马凯硕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有很多尖锐但却独到的批评,对中国、东盟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持乐观态度。他英语流利,为人和蔼,思维清晰,观察入木三分。虽然一般的西方学者可能并不同意他的观点,但是,大家都非常愿意倾听他的声音。

我甚至觉得,在向西方主流社会阐述中国制度、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方面,马凯硕是综合影响力最大的学者之一。

他此次获奖,确实是实至名归。

7

当天,另一位获奖者来自我们的近邻韩国,他就是韩国延世大学荣誉教授白永瑞。

他专门用中文发表了获奖感言,说自己是“感慨万千”。

他特别提到,在推动中国学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培养“聆听的能力”,通过“聆听”,反思自己以往的认识,进而升级自己的认识。

中国学作为一门学科,方兴未艾,确实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相互交流、学习互鉴。

8

当天下午,我参加了题为“道路的探索: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道路”的分论坛。

在这场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协办的分论坛上,来自德国、斯里兰卡、喀麦隆、巴西等国的专家学者发表了专题演讲,并进行了讨论。

德国外交协会研究所原所长埃伯哈德·桑德施耐德特别回应了马凯硕的观点。他说,早在2007年,马凯硕就预言西方对世界的支配将终结,这一次,马凯硕相当于发出了“第二次警告”。

其实,马凯硕的话,对于中国人来说,一点都不算“警告”——他说的不过是一个事实。

今天,绝大多数中国人都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并且创造过辉煌灿烂文明的国家,走向复兴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桑德施耐德特别提到,一百多年前,欧洲国家在“梦游中”走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加强对话与交流特别重要。

他还开玩笑说,每次这样的大会,最有价值的时刻其实是“茶歇”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喝着咖啡,彼此认识,交流观点,建立联系,是非常重要的。

9

喀麦隆雅温得第一大学教授、非洲社会科学联合会前副主席恩科洛·福埃当天的分享可谓别树一帜。

他说,过去40年,对于很多非洲国家来说,是停滞,甚至是倒退的40年,但是,对于中国来说,却是不断取得进步和迈向现代化的40年,这是因为中国拥有完整的主权和独立。

他还呼吁大家在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哲学”的作用,要学习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

我自己因为工作原因,去过四五十个国家,对此深有感受。中国人常说一句话,“明天会更美好”,但是,对于很多国家来说,明天不一定会更美好,甚至有可能变得更差。

我们幸运的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的可行之路、成功之路。我们自己身处其中,也许感受还不明显,但是,对于那些曾经跟中国发展水平差不多,如今却被中国远远甩在身后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中国式现代化确实是他们梦寐以求,希望在自己国家也能实现的成功之路。

10

参加本次世界中国学大会,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疫情终于结束了,能够让全世界的专家、学者坐在一起,讨论有关中国的问题,实在是太好了。

此时此刻,中国依然面临着向全世界受众讲好“中国故事”的艰巨任务。在这过程中,需要中国人自己去讲,也需要无数的“中国通”,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向不同的受众去讲。

当然,还有就是,中国可以敞开大门,让更多外国人亲眼到中国走一走、看一看。

我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在认知中国这个问题上,同样如此。

我在海外社交媒体上看到很多外国网友说,到了中国之后,发现现实中的中国跟他们在媒体上了解的中国完全不一样。

这就是“百闻不如一见”的力量。

过去几个月,我在长城、天坛看到的外国朋友已经比疫情中多了不少,未来,期待有更多的外国朋友来到中国,认识中国,喜欢上中国。

他们一定会发现,现实中的中国并不是美西方媒体用“虚假叙事”包裹的那个中国。

他们会看到,中国是古老的,也是现代的。更重要的是,中国是开放的,是友好的,是追求和平的,是愿意跟其他国家和人民一起共同发展、共创繁荣的。

中国和世界,本来就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成就的。

这是我在本届世界中国学大会上反复听到的一个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