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患者在CT或磁共振检查时发现有“蛛网膜囊肿”,因为不知道这个“蛛网膜囊肿”是什么疾病而感到恐惧。事实上,这个疾病并不像大家想象中那么可怕,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鲜为人知的囊肿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是指蛛网膜与软脑膜之间的潜在腔隙内脑脊液过量积聚,脑脊液不能流入脑室内形成具有一定张力的良性非肿瘤性占位性病变。

按病因不同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先天性蛛网膜囊肿的具体形成机制不明,可能是由于发育期蛛网膜分裂异常造成的。继发性蛛网膜囊肿是由于外伤或感染后蛛网膜粘连,在蛛网膜下腔形成囊肿,内含脑脊液。
蛛网膜囊肿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0.1~0.7%,在接受CT或MRI检查的病人中,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发现率超过10%,占颅内肿瘤样病变的1%左右。

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没有症状,仅5%的患者有症状,其中75%是儿童。典型症状包括颅内压增高症状如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减弱;癫痫;囊肿压迫临近的脑组织,造成局部压迫症状;脑积水、内分泌功能失调以及视力障碍等。

影像学表现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颅内蛛网膜囊肿最重要的检查方法。CT显示病灶的密度与脑脊液相同,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病变无强化。磁共振检查(MRI)显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及FLAIR序列呈低信号,强化后囊肿、囊壁无强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治疗

对于没有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患者,一般不需要治疗,如果囊肿已经有明显的占位效应,这时候就需要手术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治疗手段。

作者苑影绘惊鸿 公众号 影像黄金瞳,医学科普,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

参考文献:

[1]胡新华.发现蛛网膜囊肿,莫慌[J].江苏卫生保健,2022(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