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11月24日下午,由当代作家高超先生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台湾会馆》新书分享会暨“重拾台湾会馆历史记忆、见证两岸文化同气连枝”主题沙龙活动在两岸青年书店成功举办。该活动由九州出版社主办,温暖的BaoBao·两岸·青年书店协办。国家一级美术师、山东省国画院副院长马汉跃、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教授、作家钢凝等艺术家、专家出席,九州出版社相关部门、文学爱好者、读者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九州出版社营销部主任古秋建主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台湾会馆》一书是以北京台湾会馆为视角,以历史事件“五人上书”为开篇,全景式展现晚清时期(1895年至1910年间),中华民族遭受强敌肆意欺凌、社会急剧动荡、底层民不聊生、两岸同胞顽强抗争的历史长篇小说。该书以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资料为依据,清晰说明了两岸同文同种、同根同源,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破除历史虚无主义,还原历史真相,以正视听;有力阐释了中华民族在发展进程中,追求统一、反对分裂始终是全民族的主流价值,且这一观念已深深融入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精彩再现了在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劫难的历史时刻,两岸同胞携手并肩共同抗击外敌的生动场景;立体刻画了台湾同胞“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民族气节和两岸同胞“国不统, 宁愿死”谋求国家统一的民族爱国精神的历史编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享会上,在谈到《台湾会馆》创作历程时,该书作者高超表示:“我虽然没有经历过战争,没有经历过中华民族曾经的灾难、苦难,可我到各省市采风、到宝岛台湾参访,参观一处处战争遗迹,亲手触摸着外敌给中华民族、给两岸同胞带来的创伤,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况且这种心灵冲击一次比一次强烈,才有了创作这部作品的冲动。

在几年的抚键创作中,查阅史实资料时或笔墨浓情之处,常常令自己泪盈于眶、掩卷沉思,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又说到:“一个创作者无论在边缘或在核心, 其责任不是为自己或少数人写作, 而是全心全意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 必须要有香象渡河, 截流而过的精神, 要能耐得凄凉, 甘于寂寞, 在默默无闻中, 不为穷经皓首, 专为拨云见日, 散播无形的种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两岸和平统一尽一份力,拧一股绳。”最后他感慨地说道:“历史细至无间, 追溯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 生活与生存屡受磨难而异常艰难, 也使得中华民族对于生命的珍视、对于生存的渴望异常强烈, 倍加珍视。希望这部带着浓烈情感的作品能被更多人认识、让更多读者看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高超的小说创作,马汉跃认为,高超是一位非常具有写作长度和韧性的作家,他的文学创作一直保持非常好的势头,长篇小说更表现出“一部进一步”的创作爆发力。具体到《台湾会馆》的艺术特色,马汉跃表示这是一部标识高超创作上新的里程碑作品,这个能从获得国家立项中可以感知的。这部作品回溯了中华民族特别是两岸同胞的共同记忆,启发了民族精神的自觉,无形中触发了两岸同胞的共同关照和心灵契合,就如何书写历史记忆,《台湾会馆》提供新的探索文本,这也是文化力量的再一次彰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书写两岸,是对当代作家的重大考验。”李振广说,从人性、文学性和台湾同胞归属感来看,《台湾会馆》是一部非常深厚、深刻的作品,该书的出版发行,必将成为两岸同胞和海外同胞热议的话题,必将唤起“覆巢之下无完卵”“统则强、分必乱”的真理性回归,这在提升两岸同胞特别是台湾同胞对和平统一的认同与信心上,起到无可替代的启示与引领作用,最终会铺就出祖国和平统一的光明前景,最终会汇聚起民族复兴的磅礴伟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家钢凝说,《台湾会馆》这部长篇历史小说,我进行了细致研读,可以看出高超先生以作家的时代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历史责任感,以宏大的叙事、细腻的情节勾勒出两岸民众共御外敌的生动图景,该书语言张力足、信息张力密、故事张力强、个人张力特,读来荡气回肠,是一部新时代文学应运而生的典型之作,是一部受岁月和生命委托之作,是一部有力证明文学地位价值尊严的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还举行了赠送仪式,由该书作者高超为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中联国兴书画院代表赠书。高超和与会艺术家、专家与文学爱好者、读者进行了主题沙龙交流互动。

责任编辑:方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