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贼药材,是木贼科木贼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木贼的干燥地上部分,别名木贼草、锉草、节节草。木贼是一种蕨类植物,其最早出现于泥盆纪晚期,是比较古老的植物种类之一。一味正统药材,为何以“贼”为名?木贼再生能力极强,切下的茎秆插哪儿都能长;适应性强,不管是河边,还是林下、草滩均能生长;极其耐寒,在东北零下40度环境下,仍能生存;以上特点,都说明了木贼在大自然中“贼”的一面。且木贼虽然是草本植物,但居然能够用来挫木头,是为木之“贼”也,大约因此而得名。

《滇南本草》记载木贼“味辛、微苦,性微温。行十二经络。散肝家流结成翳,治暴赤火眼珠胀痛,退翳膜,消胬肉遮睛,兼治五淋、玉茎疼痛、小便赤白浊症。根治妇人白带淋沥,破血积,通妇人经闭,止大肠下血”。《本草纲目》记载木贼“味微苦,无毒。主明目,疗风,止痢。所生山谷近水地有之。独茎苗如箭笴,无叶……今医用之最多,甚治肠痔多年不瘥,下血不止方。”木贼已被原卫生部列入保健食品药材目录。

本文仅从木贼的基原、性状、品质、产地、功效、产品应用角度做一些简要分析。

基原

本品为木贼科植物木贼Equisetum hyemale L.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

性状

本品呈长管状,不分枝,长40~60cm,直径0.2~0.7cm。表面灰绿色或黄绿色,有18~30条纵棱,棱上有多数细小光亮的疣状突起;节明显,节间长2.5~9cm,节上着生筒状鳞叶,叶鞘基部和鞘齿黑棕色,中部淡棕黄色。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周边有多数圆形的小空腔。气微,味甘淡、微涩,嚼之有沙粒感。

木贼药材性状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资料来源:香港浸会大学中药材图像数据库

品质

以茎长、色绿、质厚、不脱节者为佳。

产地

主产于陕西、湖北以及东北地区。

功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记载,木贼味甘、苦,性平,归肺、肝经,疏散风热,明目退翳。用于风热目赤,迎风流泪,目生云翳。

产品应用

木贼在古代方剂中被大量使用,如《药奁启秘》中的八宝月华丹、《世医得效方》和《得效》中的还睛散、《永类钤方》中的附子散、《杂病源流犀烛》中的白蒺藜汤、《圣济总录》中的白术菊花散,专门用于治疗“眼目诸疾”,如肝肺风热所致滑翳、涩翳、散翳、发散初起黑花、昏蒙内障等眼病。在现代中成药制剂(主要为明目去翳功能)如羊肝明目片、益肝活血明目丸、除翳明目片、血明目片中也多有应用。木贼虽为保健食品用中药材目录中,但目前尚未使用于保健食品配方中。

木贼具有良好的耐阴性、适应性强以及生长迅速。木贼与禾本科的竹子虽然在外型上有些相似,但其实两者毫无关系。木贼属于蕨类植物,其匍匐状的地下茎十分发达,向四周游走蔓延,所以看起来一大片的木贼“林”可能都只是同一株而已,这些特点使得它在园林中有着广泛的用途。

木贼通常被用作地被植物,可以覆盖在地面上,形成一层茂密的绿色植被,这种绿色植被不仅能够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在庭院的阴凉角落、林荫道旁或者水边等地方,木贼的茂密生长可以为这些地方增添一份清新宜人的景观。而且,木贼的生长速度较快,能够迅速地覆盖地面,有效地控制土壤的流失,保护土壤。

在一些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比如森林、林荫道、水边等地方,其他植物可能难以生长,而木贼却能够轻松适应这样的环境。这就为园林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将木贼用于那些阳光不足的地方,成排、成丛栽植,或布置于花境中,构造出郁郁葱葱的“小竹林”效果。

“东方不亮西方亮”,虽然木贼在现代中成药制造中已较少使用,但其较强的耐阴性、适应性以及空气净化作用使得木贼成为了园林设计中常用的植物。通过合理的搭配和运用,木贼能够为园林增添绿意,改善环境,营造出自然、清新、宜人的园林景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相信木贼在美化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事业中更加不可或缺,应用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