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49年,皇帝曹芳到高平陵拜祖,不料,为曹魏立下赫赫战功的司马懿却发动政变,意图谋反篡位。

曹魏重臣桓范在此政变中,沦为牺牲品,被诛三族。庆幸的是,家族有一人逃脱。

桓氏家族历代卧薪尝胆,励精图治。154年后,桓氏后世子孙夺下仇人江山,告慰祖先!

桓范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智囊”桓范,怀才不遇

东汉初期,笃行儒教的桓氏,凭借治儒为主的家学,成为“累世公卿”的豪门巨族。

作为桓氏第六代子弟的桓范,更是出类拔萃。他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的重臣。

239年,魏明帝曹叡感到大限将至,立养子曹芳为皇太子,嘱咐立下赫赫战功的司马懿、曹魏名将曹真的儿子曹爽共同辅佐太子。不久,魏明帝离世,曹芳继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范深得皇帝曹芳信任,被任命为大司农,这项官职级别很高,主管国家农业,包括负责军粮的储备和调遣。

桓范和曹爽又是同乡,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曹爽内心并不亲近桓范,但重情重义的桓范依然为他出谋划策,充当“智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谁知,曹芳即位的十年里,曹爽趁皇帝年幼、司马懿常年告病在家,骄奢淫逸,任命自家兄弟曹羲掌管京城内外的军权,四处为非作歹。

兄弟两人经常一起出游,桓范就善意进谏,禁止同出,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

胸无大志却又目中无人的曹爽,狂妄地认为没人敢这么干,就把桓范的忠告抛到了九霄云外。

曹爽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殊不知,暗中一直有个人在伺机而动。

他就是司马懿,他挂着“太傅”的虚名,多年称病不上朝,逢人便说,自己年老不中用了。蠢笨的曹爽竟然信以为真,他与司马懿共事多年,却始终未参透司马懿的狼子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一切,当年魏明帝早有先见之明,他希望两人制衡,这样对皇帝曹芳有利。而另一个明白人就是桓范。

曹爽愈发肆无忌惮,韬光养晦的司马懿终于等到了一个逆风翻盘的绝佳时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平陵政变 桓范孤注一掷

249年,依照惯例,皇帝曹芳到高平陵祭拜魏明帝曹叡,曹爽和曹羲陪同前往。

他们前脚出了洛阳城,司马懿后脚就和蒋济等人关闭洛阳城门,率兵在洛水唯一的通道口浮桥边把守,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挟持太后,同时派使者向曹芳陈述曹爽这十年的罪行。

司马懿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爽闻讯,捶胸顿足,不知所措。

曹爽的无脑,在司马懿意料之中。司马懿唯一担心的就是尚在城内足智多谋的桓范。

所以,司马懿奉太后诏,命桓范接管曹羲的军队,以削弱对方,增加篡权的胜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对如此诱惑,桓范确实动了心。然而,他的几个儿子与曹爽关系很好,竭力劝说父亲站曹爽一边。

桓范权衡了利弊,皇帝在曹爽那边,兵符在曹爽手里,曹羲还有一支军队在洛阳城外,可暂时保驾护航,自己又可以调遣粮草。他感觉胜算很大,如果胜,那自己就是社稷第一功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桓范决定孤注一掷!他策马扬鞭,紧急出城,投奔曹爽。无奈城门已关,守门的正好是桓范以前的下属司蕃,桓范晃了晃手中的令牌:“皇上召我去高平陵,快开城门!”

司蕃将信将疑,要看诏书。桓范大声呵斥:“你是我的故吏,现在竟敢如此放肆!皇帝诏书,又岂是你想看就能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蕃直接被老领导强大的气场擂翻了,忙不迭地打开城门。

桓范迅速冲出去,才回头冲司蕃喊道:“太傅造反了,你快跟我去救皇帝!”司蕃僵在那里,傻眼了。

司马懿得知桓范出城,心头不免慌张。而谋士蒋济却宽慰他,桓范虽然很有智慧,但曹爽贪图享乐,目光短浅,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人。两人又不亲近,所以,无论桓范如何给出建议,他势必都不会采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虽这么说,司马懿还是加了一道保险,他紧急写了一封信,内容大致是,只要曹爽你交出兵权,其他可既往不咎,仍享现有的荣华富贵。

为了增加可信度,城中被司马懿控制的众臣还联袂允诺并签了名。

蒋济派人快马加鞭把信送了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良策未果 桓范被诛

桓范到达高平陵,他见到曹爽,立即建议:“洛阳城暂时回不去了,我们现在应该带着皇帝去许昌。那里武库充裕,我负责粮草,你们手拿兵符调兵遣将,打逆贼司马懿一个措手不及!”

桓范慷慨陈词,曹爽听了后,却缩着膀子,眼神飘忽不定,压根不理睬桓范。

他内心对桓范充满了质疑,即便一切如桓范所言,那万一打不赢呢?毕竟司马懿是战神,战功赫赫的一生,只输给诸葛亮一次。如果自己败了,司马懿岂能饶过自己?

影视剧中,桓范劝说曹爽。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曹爽还在举棋不定的时刻,司马懿授意的信,好巧不巧地送到。曹爽终于缓了一口气,只要泼天的富贵保住,其余皆可商量。

桓范瞅着不争气的曹爽,气不打一处来,却也对他无计可施。

毕竟,曹爽能够做到如今的大将军位置,完全靠父亲曹真的卓越功勋,一路躺平过来。他胸无点墨,外强中干,一触即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范并不死心,他把希望寄托给站在一旁的曹羲,继续苦心劝说,许昌是曹操的老根据地,进可攻,退可守。趁现在逆贼司马懿兵力有限,绝大多数官兵依然听命于天子号令,赶紧出发吧!

面对桓范的苦口婆心,周围却死一般的寂静,曹羲沉默不语。最后,大将军曹爽轻飘飘来了一句:“容我再想想。”

这万分火急的档口,曹爽这一想,就浪费了一夜的时间,早已错失良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范终究押错了宝,他痛心疾首,不禁破口大骂:“你们的父亲一世英名,怎么生了你们这些蠢货!”

桓范最担忧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司马懿命曹爽的心腹校尉带来了绝杀技承诺。只要曹爽投降,可保他后半生富贵,司马懿以祖上四代曹魏忠臣名义起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又傻又天真的曹爽彻底放心了,事情既然说开了,那就降了吧。他赶紧请求皇帝曹芳下诏免职。

曹爽等人交出兵权之后,皇帝让桓范跟随回宫。桓范遇见司马懿,却默默走开,司马懿生疑。

猪脑子曹爽,终究高估了司马懿的做人底线,最后被处死,诛三族。

曹爽、桓范被杀 来源/电视剧《虎啸龙吟》截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朝廷下诏,让桓范官复原职。桓范在家等待任命书。

偏偏这时,脑残粉司蕃供出桓范在出城时,说司马懿谋反。司马懿非常生气。

桓范没有等来任命书,却等来了廷尉,他被控以诬告谋反罪,诛灭三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死前,桓范大义凛然地告诫抓他的人,我是义士,你们文明点!话里话外充斥着对司马氏家族的鄙夷。

桓范死了。偌大的桓氏家族,仅有一人侥幸逃脱,那就是桓范的儿子桓凯。

岁月荏苒,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血性桓范的身影越来越模糊,而桓氏家族曾遭遇的血海深仇,后代子孙却始终铭刻于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代桓温 离皇位一步之遥

晋明帝时,桓凯的孙子桓彝参与平定王敦之乱,后来在苏峻之乱中,桓彝以身殉国,桓氏家族获得忠臣美誉。

至此,原本以经学著称的桓氏,靠着后世桓彝的军功重返政坛。痛惜的是,桓温小小年纪没了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幼的桓温,得知泾县令江播参与谋害桓彝,他信奉“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把武器放于枕下,时刻不忘报仇。

但他刚过18岁,准备报仇时,江播挂了。于是,他假扮成吊唁的客人,出席江播葬礼,他展现出惊人的武艺,寻找机会亲手刺杀了仇人的三个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温手刃父仇,在当年是被舆论所赞美的。桓温年纪轻轻就胆识过人,长得又帅,幸运地被选为驸马,娶了晋明帝的女儿南康长公主为妻。

这桩婚姻改变了桓温,乃至桓氏家族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康公主的舅舅庾亮所代表的庾氏家族,是当年把持朝政的世家大族,庾亮之弟庾翼也凭借外戚的身份担任朝中要职。

桓温初出茅庐,就得到了庾氏家族的有力支持,进了晋朝的顶级名士圈,在官场上如鱼得水。庾翼一直看好这个甥女婿,极力在皇帝面前美言,桓温少年时就满腔抱负,希望陛下对他委以重任。

桓温23岁那年,便当上太守。

桓温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庾翼掌管荆州这一地方重镇,他死后,朝中大臣却极力反对庾氏继续控制荆州。

这场博弈的最大赢家是桓温。

345年,34岁的桓温成为新任荆州刺史,他终于有了一块可以大显身手的地盘,还掌握了长江中上游的兵权。

桓温最直接的立功方式是打仗。二十余年,桓温亲率大军数次出征,立下赫赫战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权势和名望的不断提升,桓温篡位称帝的心思越来越强烈。

他三次出兵北伐,希望以此建功立业、赢得民心,为实现政治抱负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两次北伐,他都取得了胜利。遗憾的是,第三次北伐却遭受重创,死伤达三万人。这极大地影响了桓温的声誉,东晋朝中众臣,明里暗里也反对桓温。

但北伐,还是将桓温的势力推向了顶峰。369年,桓氏已掌握东晋一半以上领土的军权。

桓温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温不管不顾,加快篡位的步伐。

371年,谋主郗超向他建议通过废立皇帝、逼迫新帝,给自己加九锡来重建威权。九锡是当时皇帝赐给大臣的最高礼遇,却也是权臣篡位的象征。桓温很是心动,但自觉没有十足把握,因此一直犹豫。

有一天,桓温躺在床上对亲信说:“如果一直平庸下去,死后遇见司马师、司马昭,一定会被他们嘲笑。”

司马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霍然起身,怀揣成王败寇的雄心壮志,带兵入朝,威逼褚太后废黜皇帝司马奕,并大肆诛杀政敌司马晞、司马晃等人,最后,他拥立晋元帝的幼子司马昱为帝,是为简文帝。

然而,简文帝在位仅半年多便驾崩了。太子司马曜继位,是为孝武帝。

没成想,简文帝在遗诏里,只是要求桓温辅佐太子治国,丝毫没有把江山让给他的意思,桓温恼羞成怒。

司马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桓温飞扬跋扈多年,早已引起朝廷众臣的公愤。在强大的阻力面前,桓温身心日益郁结。

不过,桓温即便久卧病榻,也并未放弃皇帝梦。他曾多次派人上朝威胁朝廷,逼迫孝武帝赐予他九锡之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73年,他再次要求朝廷为自己加九锡,大臣谢安打听到桓温已病入膏肓,就故意拖延时间。就这样,桓温直到去世,距离皇位一步之遥,也未能如愿,终年62岁。

幼子桓玄继承了桓温的遗志。在少年桓玄心中,带领桓氏夺回大权的理想早已生根发芽。

暮年桓温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桓玄称帝 154年大仇终报

桓温去世后,桓氏家族逐渐被边缘化。桓玄直到23岁,才得到一个太子洗马的职位。

当时在位的晋安帝是个昏君,政权被司马道子父子俩把持。两人不得民心,百姓怨声载道。桓玄瞅准时机,在父亲桓温旧部的鼎力支持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

桓玄 图源/影视剧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03年,桓玄废晋安帝,建立桓楚政权。

桓氏家族自249年桓范被诛三族,直至后世子孙桓玄称帝,历时154年。司马家族和桓氏家族的世代恩怨告一段落。乱世沉浮中,桓氏一族常年忍辱负重,壮志酬筹,令后人深思。

参考资料:《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