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可怕的事实:欧美近代史的开端是1450年左右,而中国近代史开端是1840年左右,两者相差约400年。这就是我国与欧美的差距,同时我国在1980年左右开启对外开放,也就开始了工业化的狂飙之路。

借助世界的力量,现在我国工业化已经完成。工业已经取代农业成为支柱产业,并且反哺农业,取消农业税就是典型标志。虽然城镇化还只有70%左右,然而城镇人口已经超越农村人口,加之农村人口多是老年人,可以认为完全城镇化只是时间问题。

点明以上背景,是要指出经济运行现在是工业化样式,我给这样的方式定义为生产式经济,而之前的农村为主的经济是资源式经济。并且个人认为工业经济一旦成型,其运转之势就与制度有关,当然硬性打断也是有可能,但那样只会带来社会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开放之后,大量欧美港台商人就涌入中国,各种工厂各类商业就立了起来,就如现在中国商人进入越南、印度等国一样。这些商人知道那儿的人需要什么,有钱了会去买什么,想要什么东西,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复制总比创造来得更容易,欧美之后的任何国家工业化基本都是复制之路。

经济理论上欧美更是遥遥领先,比如马寅初提出的人口计划生育。在1798年英国人马尔萨斯就发表了《人口论》这一著作,这一理论指出了农业社会不管技术如何提高,增加的产量都会被人口的增长而消耗掉,生活水平依然得不到提高,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战争和疾病等大范围的灾难就会出现。我国的古代王朝周期录和欧美的黑死病等都与此理论相吻合,万幸的是工业革命的出现,生产技术出现飞跃式发展,人类才得以摆脱《人口论》中的悲观论点。

但1982年左右我国还是实行了计划生育,因为当时我国人口基本都集中在农村,是典型的农业经济。管理者也是基于农业思维,同意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然而,同期工业化已经完成的欧美生育率始终处于低位,日本韩国后来也是如此。如今,中国在完成工业化后,生育率也直线下降,走进了同样的历史河流。

最近的与世界相关的理论是长尾理论,由美国人克里斯·安德森提出。主要指出了网络时代的商业形式,当今中国出现的各类网络经济活动都能印证这一理论。欧美对现象的分析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它们往往能汇聚成理论,成为人类活动的指导理论,这一点不得不佩服。当然,光是复制并不能取得成功,淘宝和QQ打败ebay和QICQ这一原创者,不得不说与中国国情的结合有很大关系。

欧美工业化也有大挫折,那就是1929年左右的大萧条。这次大萧条导致了二战爆发,世界到了崩溃边缘。美国是萧条的导火索,当然最后也成为消防员。此次过后,欧美一系列举措开启了新时代人类文明。这儿先看看大萧条的三条原因:

一、由于支付款到期,债务国不得不减少从美国进口的商品,美国某些经济部门,尤其是农业也就受到了损害。此外,有些国家和公司感到必须拖欠欠款,这就动摇了美国的某些金融公司。(出口减少,现金回收困难。)

二、美国经济的不平衡与国际经济的不平衡一样严重,其根本原因在于工资落后于不断上升的生产率。从1920年到1929年,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同时,农民的实际收入也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不断下跌、租税和生活费用的日益上升而正在减少。(消费赶不上生产,生产减产失业增加,分配不合理)

三、分期付款赊销竭力膨胀消费品市场。在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售额约从二十亿美元增为三十五亿美元,由此可见其增长率大得惊人了。毋庸置疑,采用分期付款的赊销办法,增加了小汽车、收音机、家具、家庭电气用具等耐用消费品的销售额,但系统性风险增加明显。(债务狂增,成为洪水。)

这几条就不细说了,但可以看出欧美工人最初也是很苦逼的,卓别林演的打螺丝形象生动地展示了那时期的工厂。那么再看看罗斯福采取的措施:

一、整顿金融,其中一条就是1934年1月10日,宣布发行以国家有价证券为担保的30亿美元纸币,并使美元贬值40.94%。通过美元贬值,加强了美国商品对外的竞争能力。

二、通过一系列法律,如《公平劳动法》,规定每周工作40小时,规定最低工薪等改善普通人的收入和工作时长。还有《美国社会保障法》,是现代养老、失业金等保障制度的开端。同时开展以工代赈,“联邦政府支出的种种工程费用及数目较小的直接救济费用达180亿美元,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多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不仅为工匠、非熟练工人和建筑业是创造了就业机会,还给成千上万的失业艺术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是迄今为止美国政府承担执行的最宏大、最成功的救济计。这一笔钱经过工人的口袋、通过不同渠道和消费,又回到了资本家手中,成为以政府投资刺激私人消费和个人投资的引动水。”

需要说明的以上措施不是一年完成的,是经过很多年才陆续落地,特别是关于工人改善的法律,资本家们一开始也是拒绝的,并且他们也有力量来阻止这件事。但是欧美工会则在政府的默许下壮大,并成为资本主义现代社会平衡的重要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重点来了我国经历了高速度发展之后,又遇到疫情三年,经济发展势头开始放缓。2023年各项统计指标都不如意,经济下行现象已经出现:

一、出口率下降明显,外贸企业开工不足,裁员和倒闭情况增多。

二、青年人失业率高企,失业人数增加,很多人涌入服务业如外卖员、网约车等,同时也出现了“躺平”现象;

三、房价出现下降,新房卖不动,二手房有价无市严重。与之对应,商品房相关产业链如装修、家具、电器等消费明显减少。同样的情况在小汽车市场、手机市场等都有出现。

四、各地债务相继暴雷,地方债和各大房地产企业债等在经济情况不好时,就都是问题。

经济下行的原因本文不作分析,反正就是没钱了。老百姓没钱了,企业没钱了,政府也没有钱了。钱去哪儿了,读者自己想。那么近一年来,我国政府出了哪些政策来提振经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是提出了以工代赈,批准了很多基础建设。如城市道路翻新,乡村路黑化扩宽等。近期又发行了一万亿的特别国债,用于地方建设,这些都是吸纳失业劳动力,增加民众收入的手段。其次鼓励消费,各地也广撒消费劵。湖北汽车大降价,成为今年消费品市场的重点事件。而房产大优惠也在各地出现,有的甚至打了7折。贷款利率方面也出现了大幅的向下调整,不管是存款利率还是贷款利率,都是如此。意图让更多的民间资金进入投资市场,消费市场等。在化债方面,国家提出要适当提高物价,试图推动“温和”通胀,力图用时间换空间,将房价保持在现有水平或略有下降,避免更大的金融风险出现。

以上措施效果如何,笔者不细说。我还要说说欧美工人休假多,工资高的问题,很多国人不理解。我细想下来,觉得中国虽然经过了工业化的高速增长,但思想还停留在财富是积累而来的农业时代。实际上欧美的财富也是集中在1%的人群中,但为什么欧美消费养活了世界工厂。财富是生产出来,并通过消费实现的。你有这个思维就能理解为什么欧美人休假那么多了。

还是那句话工业化时代一旦完成,其运转必须遵照规则。当然你要杆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或数字化时代,笔者也只能点头称对。现在干货来了,在经济下行时赚钱机会在哪儿呢?可能有点老生常谈,但笔者会具体到某一点,或许你有不一样的收获,也或许你的行动对中国经济有帮助。

一、精神方面的机会。历史不会说谎: 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而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顾客偶尔会对图书管理员说:“要不是因为有图书馆,我没准早就疯掉了,或者自杀了。”照进现实,当前中国进行视频创作的人员和相关产业已经进入一个高峰,而相关消费也在逐年增加。不开玩笑,成人小说和视频的销量会大幅度增长。中国怎么没有平价电影院,看场电影太贵了,为什么没有大佬在这方面将电影票价打下来呢?

二、农业方面的机会。很多经济人士也会提到农业,但是不明白农业机会在哪儿的多的是,并且网上也有很多投资失败的案例。农业投资是给资金实力高的人准备的,并不是给普通人。普通人的机会是先成为现代农民,因为老式农民已经老去了,最多十年土地无人耕现象,农活请不到人将成为常态。现代农民是什么样?植技术是基本,操作农业机械是技能,会组织懂管理。

再说一种个人认为靠谱的农业玩法,比如说定制式蔬果种植,是不是比什么多多买菜更高端,更能解决人们关于安全与购买的痛点,让城市内的白领们有特供感觉呢?马云同志能不能进军这一行当?养猪的网易,可不可以也搞特供呢?

三、养老方面的机会。养老也是很多经济人士提出的赚钱点,但基本都是泛泛而谈。其实养老方面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条,不光是养老院方面的投资。当然在国家层面的鼓励措施,就是养老院的床位补贴,这是很现实的。现实来说养老有关用品,如手机之类,拐杖,专用电器等;还有老人旅游活动,文化消费类等这些都是与养老相关。此外在骗子多发区的保健用品类,实际上有很多的落脚的地方,不能光看到洗脚盆、按摩椅等之类产品,还有诸如健康状况分析器这类实用性产品,不过质量要保证或者也不能长久。

而在养老院来说,没有好的医护队伍,或者说没有职业道德保证的养护团队,是目前的大难题。另外,没有人愿意投入这一行业,说明这一行业的工资水平不高,成为困扰养老院关键因素。个人认为,养老院与农业相结合是一个可行的方案,我称之为养老村,房子独户或联排,但都是一个人住,或两口子一起住。有行动能力的还可以自己种菜,养鸡鸭等,而且在乡村活动范围大,空气好。所以养老和农村相结合,不但解决了养老问题,还给乡村集体带来收入。

四、教培行业。个人认为,当前中国的教育完全脱离了现实,脱离了本质,是全方位地落后于欧美。这有点带个人色彩了,或许有很多不是这样,不过在我看到的都是将小孩子当知识接收机来培养,而不是当人来培养。欧美从幼儿园开始,都是从培养生活自立能力入手,并培养小孩的体育活动兴趣,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芬兰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习情绪的管理,日本需要学会自己上校车,自己叠衣服等等。学生第一要素是学会自我独立,并有乐趣于体育活动之中,然后才是知识。我国只有学习、学习、学习,“大龄幼儿”和“手机废人”成为这个时代的常见品。而且漫长的假期,孩子除了培训班再也无处可以去。学校关门不准进,体育活动只能去公共体育设施抢位置。童工年龄又限制在16岁死死的,使得中国孩子在16岁前无法深度接触社会,暑假多是抱着手机或电脑在家里,成为困扰万千上班家长的痛点。而美国法律灵活得多,规定那个阶段孩子通过什么样的劳动获得报酬,是合法的。如14到15岁孩子可以从事照顾性工作,10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从事采摘之类农业工作,当然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所以,教培行业如果有实力的话,不如开一家农业教育中心,主要是接收孩子进行农活教育,而且能让孩子在整个暑假或寒假都有可以去的地方;没有实力的话,租一个便宜的厂房,改装成活动中心,从读书到体育活动,到玩游戏之类,就是没有电子产品,什么都不教,主打一个随便玩。当然,价格不能太高,否则市场反应可能不太好。

写了这么多,工业化世界的规则,就是生产,而且要在一定时候更新换代。如手机从诺基亚到苹果,而这一切离不开消费,离不开创造性的人才。欧美日本等国直接发钱的根本,就是要让生产得以继续,循环才能不停。从西方历史找规律,找理论,是现阶段中国的最好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