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哲学,一个囊括所有智慧,集宇宙秘密于一体的伟大学科,一个人才辈出、高深莫测的理论领域,却在如今的社会成为继考古专业后的又一大冷门专业,让许多奔着远大前程的学生和家长逃之夭夭。

原因无他,便是哲学实在难以寻到好工作,也没有什么实际应用价值,所以除却少部分爱好者或调剂生,大部分人都不会让它出现在志愿表上。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一位北京大学的天才,邓文庆,不仅毫不犹豫地扎进哲学这个领域,还在毕业后拉着父母遁入空门,潜心研究佛法,他的举动过于惊世骇俗,在网上引起了不小的风浪。

那么,邓的选择究竟是不务正业还是另有乾坤呢,或许答案尽在不言之中。

横空出世的天才

如果邓文庆出生在现在,那么他妥妥的就是“别人家的孩子”,不仅天资聪颖,而且性情温和,从来不吵不闹,捧着本书就安然度过了一个童年。

上了小学后,邓文庆的父母发现儿子从来不写作业,以为他是小小年纪不学好,一度十分担忧,没想到次次考试他都能拿第一,才明白他早早地在教室里完成了任务。

上了中学之后,课业开始变得繁重,许多学生都开始补课,但邓从来都不需要,他总是能不费吹灰之力地应付考试,轻轻松松地获得好成绩,简直是人人眼中羡慕嫉妒的学神形象。高中毕业后,不出所有人的意料,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敲响了邓家的大门。

在邓文庆很小的时候,他就热爱安静的思考胜于其他一切,尤其是玄妙的哲学问题,总是能给他带来心灵的冲击。于是填报志愿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哲学系。

尽管大多数亲戚都觉得以他的聪明才智,择选个更热门的专业不在话下,但邓还是收拾行囊,毅然前往北大哲学系的报道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哲学系中的传统学问迷

北京大学,群英集萃。在这里,每个人都以求知为荣,以思考为誉。邓文庆在这个大家庭里很快就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师生友人,他们常常凑在一起谈天说地、畅聊宇宙、探索人生,共同思考命运的话题。

那段日子邓文庆过得格外充实,他接触了更多奥妙的哲思,也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若干的哲学问题中,他不断地学习和追求,渴望从中获得生活的真相。

除却理论的哲学,邓文庆也是个忠实的传统文化粉丝。北大的四年里,他花了大把时间在经典著作的诵读上,甚至还成立了“耕读社”,吸引了更多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在此汇聚。

未名湖畔,咬文嚼字,赋诗唱和,艰深枯燥的古汉语在此落地生根,竟成了无数爱好者的养料,他们跟随着社长邓文庆的脚步,也不约而同地沉浸在这“古代的对话”中。

每一次的社团活动,都是智慧结晶的碰撞,精神和精神的共鸣,久而久之,“耕读社”壮大发展,成为北大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在这不断地交流学习中,邓文庆愈发意识到现实的纷扰,渐渐萌生了远离世俗的心情。

北大精英出家为僧

四年后,邓继续深造,取得了研究生资格。顺利毕业后,找工作成为眼前紧要的难题。北大的学历自然是块趁手的敲门砖,但对世俗的厌倦和出家的渴望时时涌上邓的心头,让这位高学历天才踟蹰不前。

几经犹豫之下,邓文庆最终选择遵循内心的声音,于福建莆田广化寺剃度出家,正式与红尘作了个了断。

在寺庙修习了一段时间,邓文庆对佛法的领悟更为精进,他渐渐确信这样的日子便是自己梦寐以求的,于是愈加如痴如醉地深入研究,甚至特意赶赴北京龙泉寺聆听讲习。

但是他始终瞒着父母自己出家为僧的事实,主要因为担心二老接受不了,或者是极力反对,为了避免和她们起冲突,每当父母问起他的近况时他也总是含糊其辞。尽管父母一向对他的回答不作他想,但长此以往,邓文庆觉得这样遮遮掩掩下去不是办法。

正在纠结要不要说出真相,一位“耕读社”学弟的不期造访却直接暴露了他的现状。得知消息的父母又惊又怒,马上联络了邓文庆,好言相劝,希望能令他回心转意,过上平凡的日子。

但邓文庆却一意孤行,在他看来,如今潜心研究佛法的生活才是他想要的,也是他决定一生追寻的,在佛法中他才能领会生活的真谛。

话都说到这份上,纵使父母始终不算理解,但也明白了儿子的决心,于是不再做过多的干涉,更何况他们是看着这个儿子长大的,知道他一向懂事有分寸,脑子也聪明,既然认定了佛教这件事,那只能说明这其中的确有价值去追寻。

父母的放任的确给予邓文庆莫大的鼓舞,他日渐沉迷于佛法的研究,最后还劝说父母和他一起修习。或许是人到老年,对生活的追求也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在邓的耳濡目染之下,他的父母也尝试搬入寺庙,和儿子一起研究佛教的精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今,北大高材生出家做和尚一事仍有颇多争议,很多人说邓文庆是大智若愚,白白浪费了最好的教育资源,还有人说他本末倒置、走火入魔,更有人感叹其家门不幸,上下老小全部遁入空门。

总而言之,对此事的消极看法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但是邓文庆的做法真的无法让人理解吗?不得不承认,邓文庆的做法的确与我们主流的观念不符,甚至违背了我们以贡献论价值的思考风尚。

但是社会本就是个多元化的大熔炉,有人谋求飞黄腾达便有人渴望超脱练达,我们又怎么能从其中分辨出谁对谁错,谁好谁坏呢?

再者,即便邓是北大出身的,但在学术人的前提下,他首先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作为同一个社会的个体,我们更不该互相干扰甚至道德绑架一个人存在的意义,而是学会彼此尊重,彼此欣赏。

弗洛姆说:“意志是自由自在的 ,人实现了他的意志,也等于实现了他自己,而这种自我实现对个人来说是一种最大的满足。”活于世上,每个人都在找寻实现自我的天梯,只是有些人放弃了、有些人却还在路上。

而就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世界,几乎所有人都抱着嘈杂的功利心忙乱于尘世间,少有人能将注意力完全集中一件无利可图的事上,更难有人始终坚守着本心一往无前,自我价值也常常和金钱、地位等物质挂钩,像那些愿意专注自身、提升精神的人几近绝迹,却也因此格外的弥足珍贵——他们为我们展现了一种世界的可能性。

康德在重复单调的自我相处中写出《纯粹理性批判》,艾米莉·狄金森闭门不出,成就千古华句,路遥闭关多年写下《平凡的世界》…….

这些名人的例子便是在不断地告诉我们:要与自己相处,要向精神深处漫步。然而,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可不是华美的空中楼阁,徒有远方的人注定两手空空。

一个人必定先和社会产生联结,才能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媒介。文学需要交流才能开出批判的花朵,佛法也要经多人之手才能参悟其妙,追求精神的升华不代表着孤僻厌世,而是换一种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从而更好的生活,更深地热爱。

总而言之,只要不触犯法律底线,不让自己陷于物质绝境,提升精神的追求永远都是一条幸福的出路。即便做不到六根清净,看破红尘,作为普通人,在滚滚红尘中走这么一遭,沾染些各处的烟火气,不倒也叫人欢喜,叫人满意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