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最终版 —

傅庄糁的美丽传说

获的非遗认证

正宗傅庄糁

字典里都找不到的人间美味

找回内心深处的温情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沂有“糁”(Sá-临沂方言),“糁”在字典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Sǎn”,意思是米饭粒儿,另一个是“Shēn”,意思是谷类磨成的碎粒,但在临沂方言中却读做“Sa”(二声),实际上就是一种用肉汤熬制的米粥。也可字译为米中人参,其香辣可口、肥而不腻、祛风除寒、开食健胃,为临沂人所钟爱。早晨喝“糁”成为山东临沂人的传统,“糁”被临沂人推广到全国各地,因其美味成为闻名全国的地方小吃。但是关于“糁”的来历,流传版本甚多,正宗临沂“糁”到底在哪里呢?

“糁”的历史非常悠久,《说苑·杂言》中就有“七日不食,黎羹不糁”的记载。《礼记·内则》称:“糁,取牛、羊之肉,三如一,小切之。与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这里所说的“糁”,类似于今天的“糁”,因为这是直接用肉熬制的,只是符合北方人的饮食习惯,和现在临沂人所喝的“糁”很有区别。因此,还有一种传说“糁”是古代游牧民族与汉族大融合的产物,结合了古代西域人的早餐习惯,在唐朝时传入内地。因此《临沂县志》有重要说明:“糁”系临沂人改创,几经演变改进逐步形成独具一格的沂州名吃,
清康熙年间《沂州志·秩》所列16种品中也有“糁食”。

正宗的临沂“糁”用牛骨加水在瓦罐熬汤煮沸,再下入大麦仁、面粉,辅以葱、姜、盐、酱油,及以由公丁香、丁香、花椒、陈皮、砂仁、肉豆蔻、石榴子、玉桂、官桂、玉桂子、桂枝、白芷、茴香、良姜、豆蔻所研磨而成的中药粉,香油、醋是出锅后所放。(声明:绝对不含味精,现在很多糁馆为了吸引顾客,不惜大包大包放味精)。

喝“糁”讲究热、辣、香、肥。一碗热“糁”配上油条、驴蹄烧饼、麻花等傅庄小吃食用最相得益彰。“糁”最早都是牛肉“糁”,慢慢衍生出羊肉“糁”、鸡肉“糁”、猪肉“糁”、甲鱼“糁”。传统意义上的“糁”是用牛骨头在瓦罐熬制一夜而成,而现在为了省时减力,多用牛肉或者羊肉直接熬制。

经过多方考证,正宗的临沂“糁”就在傅庄,“糁”的制作史和劳模店的铸铁史密不可分。

“ 十个香港不如一个周村(今山东淄博一个辖区),十个周村不如一个傅庄,十个傅庄不如一个老母殿风光”,这是清朝末年对劳模店子村的真实描述。

1999年版《临沂市志》有载:“劳模店位于傅庄南一公里,老涑河西岸。红炉锻造及翻砂铸造为该村传统工艺。当地人认为建村早于傅庄,系隋唐时古村。”劳模店社区原名老母殿子,因村中建有老母殿庙而得名。后讹“殿”为“店”,简称老母店村。

关于老母殿子村和铸铁的历史也颇有传奇色彩,相传隋末,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加上此地土地贫瘠,人们饱受饥饿之苦,流离失所。一天深夜,村中一位老妪梦一人腾云徐徐降临在自己面前,高大魁伟,长须浓眉,头戴光环,手中拿着一本金灿灿的书,送给她说:“我是天庭上的铸造师,今把锻铁和铸造的技术传于你,望你救人民于水火。”说完就消失了。老妪大惊,一骨碌爬起来,原来是南柯一梦,但又觉得异常真实,在魂神游离之中,感悟于心胸。第二天,她便在家中支起炉灶,先试着锻铁和铸造,然后传授技术给村民。当地人铸造的鏊子、铁锅等,远销全国,乞讨的人们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老妪成了人们心中的衣食父母。后来老妪仙去,人们为了纪念她,筹资在村中建起老母殿庙,村名也因此称作老母殿村。

唐朝初期,人们发现傅庄的石头可以制作磨盘,于是在这里采石打磨,但石层破开后,竟然挖出上好的煤炭。在煤炭资源相对比较匮乏的唐朝,这事非同小可,李世民专门派亲信胡敬德(一说尉迟敬德,也叫尉迟恭)前来傅庄督办,建立官窑,从此磨坑里挖出来的不再是石磨,而是煤炭。

唐朝时挖煤矿没什么经验,遇到大雨就不能下井。胡敬德指令在磨坑东临建一座龙王庙,以求得傅庄风调雨顺,为挖煤炭创造更好的自然条件。据说,庙里还有泥塑十八盘鏊子。从此,傅庄开始了挖煤矿铸铁的新时代。

从近年来在傅庄东南村和劳模店村一带出土的大量锅碎片和炉渣考证,这里系唐代炼铁遗址。从现在的一些佐证来看,唐朝时这里的官窑规模也不小。

有了煤炭资源和铸铁技术,在冷兵器时代的唐朝,这种条件非常难得,于是在傅庄建立了兵工厂,锻造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军营。

后人还记得在龙王庙里矗立着一座丰碑,上书:敬德打窑,以纪念唐朝尉迟敬德在此打窑造兵器的丰功伟绩。如今这块碑还没被完全破坏,有人说放在老水利局院内。

从此以后,很多驻守边关的将士、游牧民族也和全国各地前来购买生活用铁器的客商络绎不绝地来到傅庄,到兵工厂调配武器。他们出发时,往往要装上一车的牛、羊肉等食物,一路风餐露宿,马不停蹄来到傅庄,但当地的饮食习惯偏清淡,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带来的牛、羊肉也吃得差不多了,于是就将吃剩的牛骨敲碎,放在傅庄出产的陶缸里炖上一夜,将牛骨里的油水熬出一缸飘着油花的骨头汤,再放上傅庄当地的小麦面、麦仁、葱、姜等物品,撒上西域的调料,制作出盐味比较浓、比较油的重口味肉汤。在喝肉汤以前,再撒上所剩无几的几片牛、羊肉,慢慢地演变成了现在的“糁”。所以说,真正的“糁”绝不是用肉直接熬制,“糁”最主要的成分是将牛骨头细火慢炖后熬制出的骨髓油,这样才更有营养,更有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母殿子村铸铁业的发展,使得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多来这里采购铁锅等商品,于是和老母殿子村相邻的傅家庄,成了客商云集之地。也有了“先有老母殿,后有傅家庄”之说。

随着西域游牧民族的进入,在傅庄、劳模店一带的人们都学会了熬制这种“糁”,在逐步改进的过程中,发现“糁”不但美味可口,还可以去除肠胃里的灰尘,于是,当地的挖煤工、铸铁的铁匠都将“糁“作为必备食物。“糁”因此成为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小吃,慢慢也成了集市上不可或缺的食物。

说到集市,在傅庄有“鬼集”之称。

来运送兵器的游牧民族和客商们为了早早赶回家乡,装好货物后,就在傅家庄将自己带来的土特产和用不着的物品集中在一起叫卖,或者和当地人交换物品。而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早早投入工作,女人们会在这个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购买一些外地客商带来的物品和需要的生活用品,男人们则喝上一碗“糁”或者丸子汤,吃上几个驴蹄子烧饼、油条,养精蓄锐,早早投入到养家糊口的工作中。日久天长,傅家庄的早集就形成了,鸡叫时分就开始经营,天一亮就结束,于是慢慢就被人们称为“鬼集”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劳模店人依靠传统的铸铁技术,秘密为部队制造炸弹。1946年2月初,新四军副军长兼山东军区副司令员罗炳辉将军从临沂赴峄枣新四军驻地时,专程路过老母店村,视察了鲁南军区兵工厂。并把在老母殿考察的情况汇报给陈毅,陈毅大为赞赏,并下令通报表扬。该村受到了极大鼓舞,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支援新四军和华东部队的各项工作中起到了带头和模范作用。1947年,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鲁南战役(亦称峄枣战役)中,共歼敌5万余众,战场上不少手榴弹等武器均由老母店村的兵工厂制作。战役结束后,老母店村被评为“劳动模范村”,事迹发表在后来的《鲁中南报》上,自此老母店村改称劳模店村。劳模店村这一光荣的历史,是沂蒙广大人民支援人民子弟兵,支援前线的一个缩影。而在此驻扎的军人也都品尝过傅庄“糁”。

1945年10月4日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新四军军长的陈毅接到中央“取捷径直到山东”的电令后首先到达峄县,向山东军区八师传达“七大”精神和中央的战略方针后,当天下午乘车前往山东解放区首府临沂城。到了傅庄和劳模店交界处的小围子,陈毅一行在傅庄短暂停留,安排士兵前往临沂城和罗荣桓通报。停留期间,陈毅和同行工作人员在附近一“糁”馆喝“糁”充饥,从此和“糁”结下不解之缘。陈毅在临沂期间,基本是无“糁”不欢,闲暇之余竟然喝遍临沂所有“糁”馆。此事成为临沂“糁”业一大美谈,迄今为止,很多有点历史的“糁”馆都留有陈毅喝“糁”的佳话。

历经几十年的栉风沐雨,“糁”这一美食已经在临沂大地遍地开花,成为临沂人早餐不可或缺的重要食物。随着社会繁荣发展,北京、上海、济南、青岛等地也都高薪聘请临沂师傅在当地开设了“糁”馆。使“糁”这一沂蒙小吃登上了大雅之堂,相信随着沂蒙精神的弘扬和发展,临沂“糁”的文化传播会更加久远,成为中国人餐桌上的重要食材!

追本溯源,正宗的临沂“糁”是在临沂傅庄,我很小的时候经常在傅庄街上喝老谢家的“糁”,这里的“糁”都是用傅庄烧制的瓦罐熬一夜的牛骨头,用骨头汤添加佐料熬制成“糁”汤,再撒上点牛肉,味道非常地道。如今,儿时喝“糁”的故事只能残存在记忆深处,昔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但“糁”的香气依然历久弥新,挥之不去。

后记: 2016年,应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张总相邀去兰州做文化交流,因念念不忘曾经在兰州吃过的牛奶鸡蛋醪糟,于是在张总带领下去城市最深处寻找最正宗、最地道的牛奶鸡蛋醪糟。在一个小巷里,突然看到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字眼:糁。于是和热情豪放的店主老大爷聊起来,他风趣地说:这字是你们发明的,但是这汤是我们先人教会的。于是萌生了为“糁”正本清源的想法,经多方考证,遂成此文。

参考资料:

一:《说苑·杂言》

二:《礼记·内则》

三:《临沂县志》

四:《沂州志·秩》

五:《临沂市志》

六:琅琊网车少远、高奎《罗庄区劳模店》

附:关于傅庄“糁”的美丽传说

关于傅庄喝“糁”的传说很多,先说说与苏轼有关的。苏东坡一生创作的诗词中关于“吃喝”的诗词就高达四百余首。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思想家、诗人。苏东坡先生的诗、文、词、书、画均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他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他更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在那个君子远庖厨的时代,他不仅爱吃更精通厨艺,好吃又善吃。留下了代代相传的“东坡”菜肴。当年苏东坡知道这一美食后,专程来傅庄喝“糁”,喝到好处,赞不绝口,回去后,善于研究美食的苏东坡就在家熬制“糁”招待嘉宾,加上他自己的喜好,根据他自己的理解,给大胆创新,美其名曰“东坡玉糁羹”。

时间穿梭到公元1097年6月11日,一位年逾花甲老者,北宋大文豪苏轼在家人的扶送下,跄跄踉踉地来到雷州递角场港口,走上一艘即将驶离码头破旧的木船,送别的亲友们哭成一团,一场生死离别在进行……苏氏一生中被贬无数次,最远的当属此次流放海南的儋州。看惯了人生起伏,看淡了宦海沉浮的苏轼对流放海南还是感到不安和绝望。临别前,不得不给亲友留下遗嘱,到海南“首当作棺、次当作墓、死即葬于海外,生不契棺,死不扶瞑,此亦东坡之家风也。”

1097年苏轼抵达了终点站——昌化军。舟船劳顿,举目无亲的苏轼,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感觉自己就像路边的石头,纵有补天之才,照样被弃之不用,过着“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的生活。

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无肉不欢的苏东坡突然想喝傅庄“糁”,但在海南根本找不到牛骨等食材,儿子苏过为了宽慰他,就拿芋羹想办法,用熬“糁”的方法做了一锅汤。苏东坡被儿子的一片孝心所打动,即兴赋诗一首:香似龙涎仍酽白,味如牛奶更全新。莫将南海金齑脍,轻比东坡玉糁羹。而且,东坡先生还特地为此诗作一题示:“过儿忽出新意,以山芋作出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苏东坡的诗与诗题把这“玉糁羹”色香味描述出来,但没有制作烹煮的细节。

一些文史研究者认为大概在海南难以找到牛肉等食材,苏过是弄来了一些米和芋艿一起煮了,那米粒如晶莹的玉珠,在汤水中隐约可见。虽然苏轼把这芋羹说得胜过隋炀帝极为称道的“金齑脍”,这水煮的“玉糁羹”表现出来的创意,应该没有对芋羹作本质的改变,说穿了,苏轼的“玉糁羹”所以色香味俱全,更重要的是来自儿子的孝心,还有对傅庄牛肉“糁”的想念。

傅庄“糁”的历史源远流长,也有人说,以前傅庄“糁”读音为(shen),到了清朝,有了乾隆喝“糁”的美丽传说。因为乾隆,才将“糁”(shen)读成了现在的“糁”(sa)。

话说1751年,刚刚步入不惑之年的乾隆已经执政十六年了,平定了1750年年底的西藏叛乱,于是他想出外散散心,查看一下民情。正月十三开始启程第一次南巡,月底来到蒙山脚下,二月初到达时称兰山县的临沂城,时任山东巡抚准泰想安排乾隆住在城中吃个炒鸡、喝个羊肉汤、咂个沂州府酒、再醉意朦胧滴洗个小脚、唱个卡拉ok,乾隆不干:八项规定是怎么说的?不能铺张浪费,我听说兰山有个老母殿子村,家家户户都会铸铁,我听说咱们皇宫的铁锅都是老母殿子人制造的,我还听人们说:十个香港不如一个周村,十个周村不如一个傅庄,十个傅庄不如一个老母殿子风光,我们要去看看到底多么风光。

乾隆一行就这么路过兰山县县城,浩浩荡荡一路向南,快到傅庄村的时候,随行的心腹大臣水利部长刘统勋(刘罗锅刘墉的亲爹)开始劝说乾隆:老母殿子村是很风光,这里因铸铁而富甲一方,但是也因此招来很多江洋大盗,咱这么招摇过市不安全,不如在附件找个地方住下,咱们微服私访,这样才能看到真正的民情。乾隆一想也对,就让沂州知府王垲安排房间住下。

二月初一下午,乾隆的南巡队伍就驻扎在老母殿子村西北十多公里的黄梅岩(现在的罗庄区黄土埝村)。

晚饭后,王垲战战兢兢找到乾隆汇报工作:我们想重修景贤祠,请您给题个字吧。乾隆一翻白眼: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不能随便乱写,先把资料放这里我看看再说吧。

乾隆不看则已,这一看越看越高兴,把这五位贤人的资料仔细看了个遍后大为赞叹:琅琊自古多秀士。然后提笔写道: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皋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景贤祠也因此改名为五贤祠)

这时候已经是五更时分,乾隆睡意全无,就喊着刘统勋、准泰、王垲等人去老母殿子微服私访。

到了老母殿子村和傅庄村交界处的小围子附近,但见灯火通明、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好一派繁荣景象。原来是全国各地的客商前来购买铁制品,他们天不亮就过来进货,天一放亮就提货上路,当地村民为了他们的方便,就早早地赶来买卖生活用品,于是逐渐形成当地很有特色的“鬼集”,意思是天还不亮就开始的集市。

这时候乾隆才感觉有点饿,因村里都是打铁的噼里啪啦的不清净,王垲就带他们来到老母殿子村翟秀才家,这翟秀才一见来了这么大的官,吓得腿都打哆嗦了,当他听说乾隆饿了想吃点东西时,连忙赶到锅屋(厨房),因为他在锅屋的瓦罐里熬了一锅“糁”。当热腾腾、香喷喷的“糁”端到乾隆面前时,乾隆开心的不得了,连喝两碗,翟秀才又让看门的老谢头去集市上买来刚炸好的油条,给乾隆泡在“糁”汤里,乾隆吃得更带劲了,他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可口的美味,一边吃一边叫好,还一边想问问这是什么美味,于是他嘴里喝着汤吃着油条就这样说道:好、好、好,这是啥?

翟秀才是个文人,心想这皇帝都吃得人间美味,说的话都是金口玉言,如果给他说是“糁”(shen)不是“啥”那岂不是太煞风景了,他说是啥就是啥吧,于是连忙回答:是好啥,是好啥。乾隆的秘书回去写南巡日记时,记录乾隆在老母殿喝牛肉汤这段故事时也不知道喝的什么,就听到“米中人参”和“好啥”等词,于是查阅史料将“糁”(shen)汤写成了“糁”(sa)。传说中的“糁”(sa)就这么诞生了。

关于这些糁的传说故事,主要是受了父亲翟世达的影响,他1938年生于傅庄劳模店,算是我们村为数不多的”秀才”之一,他博学多才,通古知今。在我们当地是小学的校长, 闲暇之余就给我讲这些民间传说和励志故事,据父亲介绍这个糁的故事,有一些呢,还是我爷爷讲给他听的,我爷爷翟炳荣是位铁匠,经常走南闯北去打铁,在抗日战争时期,曾参加位于我们劳模店子的鲁南兵工厂,打造炸弹助我军打击侵略者。如今这两位老人相继去世,这些故事却源远流长。

这些资料是摄影工作室的学生们帮我搜集整理的,为工作室的学生们点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摄影工作室—

编辑整理

郑权、王欣瑜、李嘉怡、张亚雪、王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