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在二战时,世界上拥有最强坦克力量的国家有两个,一个就是纳粹德国,另外一个就是苏联,经过双方的激烈争夺,最终苏联胜出。不过,当时的美国也注意到了这一点,随即也加入到坦克的研发和生产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坦克的加入使得陆战变成了单边的优势作战行动,一方只需要生产大量的坦克,就可以在有效保护己方有生力量的同时,消灭对手大量的重型武器装备。

有矛自然就会有盾,美国在研制坦克的同时,也在对反坦克系统进行深入探究。坦克的防护措施主要是依靠其厚重的装甲,这些装甲对于当时的任何武器来说,想要打穿它都非常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我们都清楚的是,随着导弹的出现,反坦克武器的研发似乎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反坦克武器的基本原理就是依靠高动能或者高爆破能的武器来突破地方的装甲,对坦克内部,特别是驾驶员带来硬杀伤。

1969年,作为世界上陆军战力极强的解放军来说,正式开始了反坦克导弹的研发工作,到了1978年,我们推出了第一款,也就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红箭-73,这一导弹的问世,实现了中国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我们有了反坦克导弹,但是与当时世界先进的国家相比,还是落后不少的,不仅美国和苏联已经装备了第二代坦克,而且他们的反坦克武器系统比我们的更加先进,我们的武器对他们坦克的威胁小,同时,他们的武器对我们坦克的威胁大,所以我们必须要进一步研发,改变这一危险的情况。

当时,美国已经研发出了第二代“陶”式反坦克导弹,当然,作为国之重器,这种武器对我们是绝对禁止出口的。不过,中国历来都是自食其力的,我们早在研发第一代反坦克导弹过程中,就已经开始了第二代武器的研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到了1969年,中国周边环境发生了极度的恶化情况,尤其是苏联对我们的边防压力让我们不得不将自己高度重视的重要武器研发机构搬迁至腹地,以防止最坏情况的发生。

于是,在同年,本来已经开始研发第二代反坦克武器的科学家们突然收到了搬迁的消息,研发机构也从东北部地区一路搬迁至中国西北腹地地区。众所周知,那时的西北地区风沙遍天,环境极其恶劣。

但是这并没有阻挡科研人员研究的脚步,他们在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学校里展开了艰难的工作。作为重要的武器系统,在研发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精确计算,但是当时中国并没有先进的计算机,科学家团队都是依靠人工计算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问题还是发生了,由于特殊的原因,科学家的工作被突然叫停,项目陷入了停滞的状态。不过,这并没有改变科学家们的努力态度,他们心里似乎有一种强大的声音告诉他们,这个项目迟早会恢复的。

因此,大家没有抱怨,不仅如此,还在这段项目停滞的阶段,继续进行数据上的校对和计算工作,总体设计也一刻没有停止过。果不其然,在1972年,这一项目被重新上马。

项目恢复研发之后,科学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因为在项目被叫停之前,我们已经与国际上先进技术有很大差距了,停滞一段时间后,特别是实验被叫停后,与外部技术差距被进一步拉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当时西北地区的风沙等自然条件极端,实验和研发的环境极其恶劣,不仅如此,仪器不足也成为了阻碍科学家研发的重要因素。当时,为了保护极其宝贵的实验仪器,科学家几乎每天,甚至以小时为计算单位,对仪器用酒精进行擦拭,以保证其灵敏度。

众所周知,由于坦克本身的目标并不是很大,要实现对其精准打击,就必须要对导弹提出更高的精度要求,实现这一目标最重要的就是不断进行数据上的修正,这需要精密的仪器进行辅助。

当然,更为严重的是,在当时中国这一项目的研究领域并没有获得任何外国的帮助,又恰逢中苏关系紧张,导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及苏联,没有一个国家愿意帮助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点,那就是靶场建设。导弹想要修正精度,需要精密的仪器进行辅助,同样地,进行大量试验的必要条件就是有着成熟的靶场,由于当时条件有限,科研基地内没有这样的设施,科学家是一点一点靠人工挖出来的。

终于,经过科学家的努力,2年后中国新一代反坦克导弹的初步设计方案成型,但在后续的制造方面,中国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由于前面的设备和仪器,包括打靶实验都是依靠人工进行的,所以精度有问题。

错误多,是初步方案在生产和验证阶段遇到的最大的麻烦,几乎所有的零部件都出现过大大小小的问题,科学家也只能依靠经验以及大量的计算和实验,一个一个零件去找出原因,修正错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原来已经有过第一代反坦克导弹研发经验的科学家们发现,由于一代和二代反坦克武器系统的原理不同,造成了两代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所有一代的零件在二代上都不可用。

众所周知,第二代反坦克武器系统多采用红外制导的方式,也就是导弹是依靠红外线瞄准后,寻找目标,并跟踪目标,最终实现对目标的杀伤的。所以,就算是一个微小的晶体管也跟一代完全不一样。

经过众多科学家持续不断的努力,1984年,中国第二代反坦克导弹——红箭-8终于定型了,这一款导弹弹体长达0.875米,重达11.2公斤,射程达到了空前的3公里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款导弹最大的优点在于其使用的方便性,无论是被装在到卡车上、发射车上还是单兵手持,都可以发挥其正常的作战功能,在精度、毁伤能力等方面没有差别,这也为其后续出口实战奠定了重要基础。

红箭-8反坦克导弹曾在两场重要的战役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其名声大振。一次是在伊拉克战争期间,萨达姆的作战部队对美国的陆战坦克使用了这一武器,最终导致3辆美国当时最先进的第三代主战坦克——M1A1被彻底打残。

另一次则是在巴基斯坦面对印度自认为最为先进、作战能力最强的山地部队重火力武器时,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导致印度部队不得不叫停了原本制定的作战行动,从此巴基斯坦就放了几百枚红箭-8在前线,给印度施加了强大而持久的威慑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的杀手锏红箭-8导弹,在实战中一战成名,让美国十分担忧,美国政府曾多次明确表示:禁止中国出口这种武器。因为美国十分清楚,在两次战争中发挥优异作战效能的红箭-8仅仅是其出口型,由此可见这款武器的威力是有多么的强大了,为中国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