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吾二千年前之中国,侠国也。吾二千年前中国之民,侠民也。侠者,圣之亚也,儒之反也,王公卿相之敌也。--潘小璜

在清末民初,中国的土地上出现了一位“奇女子”,是万千男子的梦中情人,无数人为之倾倒。据传闻,她一日就能收到上千封情书,从此民间人人传颂“做官当做员外郎,娶妻当娶潘小璜”。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战火蔓延下的兰花

古时有花木兰替父从军,女儿身,男儿志,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只求父亲在家中的一丝安稳。而到了清朝末年,又有一位“奇女子”不输当年花木兰。

说到清末民初,不自然的想到的就是各国纷争,战乱不断,那是一段十分混乱的日子。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英国将市场的矛头指向了还在闭关锁国的中国,极高的关税迫使其外贸利益急剧收缩。

没有得到足够的利益,自然也不可能就此善罢甘休,因此就将战场转向了走私鸦片。而在虎门销烟过后,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此爆发了。

在这种混乱的时代背景下,总引导着文学的崛起,并且指引着人民群众的思想。伴随着一本名为《女子世界》的杂志面世中国,其中的内容牵动着无数中国男子的心,识字的,不识字的,都对这书中的世界充满了向往。

然而结果往往是出人意料的,这本书的作者在开篇就给其一棒喝。杂志的首章名为《中国女剑侠红线、聂隐娘传》,讲述的是唐朝末年两个拥有精湛武艺的女侠客的故事。

这个故事看似寻常,但犹如深水炸弹,掀起了无数热血男子的武侠梦,其实这也是潘小璜看不惯当时日本和俄国在中国的地界上打的昏天黑地,你死我活,而大清明明拥有敌方数十倍的人,却对此束手无策,便不啻于指着这些中国男人鼻子尖骂。就这样,世人送给她了一个称号,松陵女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颦一笑”牵动万千少男的心

在松陵女子大红之际,年轻人无一不为之所倾倒。在当时那个年代,女人的地位还没有得到提高,很少有女人读书写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深入人心,这更使得潘小璜的才华尤为突显。

而在这时,潘小璜又在杂志上发表诗篇《哭陶亚魂》,世人才明白潘小璜的才华不限于文章,而是有自我,有思想,通晓古今历史。这般出众的才华,使无数年轻男子更加难以压制自己蠢蠢欲动的心。

至此,松陵女子的身份突然成了迷。年轻男子分分猜测这名女子究竟是何人,家居何处,又是怎样的家庭环境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人。

这些问题一直盘踞在所有人的内心,直至此后不久,传闻有一名游客在游览苏杭之时,无意间邂逅到一位妙龄少女,惊为天人。少女见游客将至,抛下一条手绢,便就此消失。捡起手绢的游客,细细一闻,只觉得清香拂面,犹如被带了花香的风轻轻撩过脸颊,直令人魂不守舍。

在他仔细端详后,发现手绢上还写有一行小字,某时可到某地……约定时间之前,游客便已到达约定的地方,少女坐在树下,伏案写作,蜂蝶围舞,一幅美好的画面。

少女见游客到来,便问:“先生可自上海来?”游客回答说:“然也。”少女便道希望其返回上海时,能将她的稿子带到《女子世界》杂志社。这不禁让人遐想万分,这位惊艳四座,楚楚动人的姑娘,究竟是不是潘小璜。

这篇文章刊出后,无数男子的心提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虽然松陵女子的身份依然不知,但至少已经印证了貌美少女的猜测一日之间,情书千封,被堆满在杂志社的房间里,并伴随着各种“渣男”发誓,言道:此生非潘小璜不娶!在这辉煌的时刻,令所有女子羡慕的时刻,这个年轻貌美的才女却突然销声匿迹,不知惹得多少男子哭哭啼啼,却无一人寻得到她。

百年后的谜底揭晓

谁也不曾想到的是,这个传闻中年轻漂亮的妙龄少女其实是一名男子!

在当时的百年之后,也就是如今这个时代,有一名史学家在听闻这名“奇女子”后,对她十分感兴趣,便深入研究,调查了当时对她的详细资料。结果却发现,除了资料所属的年龄之外,其余信息均不可靠。这个闯入人们记忆中的“奇女子”,确实只有十七岁,但却是一名男子,并非女性。而这个获粉数千的男人姓柳,名为柳慰高,字安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潘小璜这个名字之前,他还曾三次改名。柳慰高从小沉迷于法国大思想家卢梭的书,经常读到废寝忘食,从此崇尚人权,因此便改名柳人权,表示自己对人权的信念。第二年,又因嫌弃自己的名字与朋友陈去病的名字不相配,便改名柳弃疾。

后来,驰骋文坛,专于写作,署名亚卢,但繁体字的卢笔画过多,就干脆署名亚子。建国初期,主席曾与他合作过一首《浣溪沙》,从此,柳亚子的大名耳熟能详,人尽皆知。

大概不曾让人想到的,不光只是那位令万千男子着迷的松陵女子,竟然是位男性,更难以想象的是,那位名震文坛的柳亚子先生,在少年时竟做过化名女子,写书怒斥中国男子的稀罕事。他之所以选择使用女性的笔名,是因为一个柔弱的妙龄少女有心底发出的声音远比任何一个大思想家的夸夸而谈更有煽动性

当年的“花木兰”,后来的柳亚子,不论姓甚名谁,不论性别为何,都对当时的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作为松陵女子的他,对于清政府的一味退让,发表文章以犀利的用词,深刻的控诉清政府的不作为,引起百姓强烈的共鸣,对当时拥有进步思想的年轻人提供了迈出那一步的动力。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文章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