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联河

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医学院科研实验中心主任。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从事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学与研究工作。

获国家发明专利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1项,河南省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主持河南省社发领域科技攻关项目结题2项,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结项2项。发表学术论文、教学论文40余篇。主编专著1部,副主编教材4部,参编教材3部。

本文摘选自:《临床营养管理——基础、技能与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

P010-011

1. 事实的类型 事实一指事情的真相,二指事情的确实存在。根据事实与人的生存性状 的关系,可分为下述四种类型(见表2-2)。

表2-2 事实的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各类事实的区别与联系 自然事实是一切事实的源泉。客观事实是经验事实、科学事实存在的基础;经验事实、科学事实是由客观事实转化而来的。客观事实先转化为经验事实,再转化为科学事实。经验事实只有被纳入科学研究的领域得到验证并发现其内在的本质和机制后,才可以转化为科学事实。但是,只有被经验检验过的、被公认能够反映客观事实的观察陈述和判断,才称得上是科学事实。例如,对于巩膜黄染的陈述,具体如下。

(1)自然陈述 发热、腹痛、食欲减退、上腹饱胀、尿和粪便颜色改变。

(2)客观陈述 眼睛发黄,白眼发黄,白眼球发黄,巩膜发黄。

(3)经验陈述 黄疸,又名黄病,指由于受到湿热疫毒等外邪侵袭,导致湿热阻滞,肝胆功能失疏,胆汁不循常道,从而引起的以目黄、身黄、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4)科学陈述 黄疸(jaundice)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 致的常见体征,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因巩膜含有的弹性蛋白 (elastin)与胆红素有较强的亲和力,故黄疸患者巩膜黄染常先于黏膜、皮肤而最先被察觉。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在17.1~34.2 μmol/L,而肉眼看不出黄疸时,称为隐性黄疸或亚临床黄疸;当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超过34.2 μmol/L时,临床上即可发现黄疸,称为显性黄疸。

3.科学事实及其特点 可靠性、思维和理论的渗透性以及客观性是科学事实的三个特 点。可靠性是科学事实的根本特点和主要标志。第二个特点是对第一个特点的证明和保证。第 三个特点是从前两个特点派生出来的,是科学事实的力量或作用的表现。

4. 科学事实的作用

①形成科学概念、假说和理论的基础。

②确证或反驳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的基本手段。

参考文献:略。

《中国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截止到 2023 年 11 月 23 号上午 8:00 时,本平台关注人数为:359832 名。更多信息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