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候,我们应该记得,被问及最多的问题就是“你长大想当什么呀?”一恍惚几十年过去,当我们再回头琢磨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这是一个很复杂的人生哲学,因为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们会成为一个什么角色的人,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了怎么的生活。

在古代诗人的人生历程中,当他们初出茅庐,四处奔波,谋求功名之时,亦或者是刚刚进士及第,壮志满怀之时,心里面装的多是黎民苍生。那时候的他们目睹过太多最底层老百姓困苦的生活,最清楚这个天下到底病在哪里。而当他们身处宦海之久,一直漂浮在云端,那些曾经最痛心疾首的民之哀艰,逐渐忘却,直到习以为常。白居易和李绅或许应该有这样的体会。

十载与君别,常感新蝉鸣。今年共君听,同在洛阳城。
噪处知林静,闻时觉景清。凉风忽袅袅,秋思先秋生。

——白居易《开成二年夏闻新蝉赠梦得》节选

这是唐文宗开成二年,即837年,在洛阳城履道里的白居易给好友刘禹锡写的一首诗。他们晚年同住在洛阳城,刘禹锡的宅邸与白居易隔着两三条街,在洛阳城怀仁里。他们自11年前扬州初逢,便意气相投,互赠诗章。到了晚年又同住洛阳城,两个老头便这样用诗词分享着彼此生活的日常。

当时的洛阳城更像是老年干部疗休养基地,除了刘白二人,还居住着裴度、李逢吉、李绅、崔玄亮、皇甫曙等从宰相之位上退下来的老人,他们此前或政见不合,或互相排挤,但年老之后,被朝廷安排在洛阳,远离朝不保夕的朝堂,便放弃了一些恩怨,时常泛舟洛水,以赴文雅之事愉快相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群老干部在洛阳城,享受着安逸的生活,不仅衣食富足,还有经常有歌妓伴舞的宴饮之乐,游山玩水遍访名胜的闲暇之趣。有的(牛僧孺)甚至还会收集各地的奇石装点着自己的后花园,不能说是奢靡,但这种享乐的生活,不正是他们年轻时最嗤之以鼻的么?

刚进士及第之时,白居易在关中某地担任县尉,当时唐宪宗李纯正在为讨伐河朔藩镇而焦头烂额。安史之乱以来的50多年,唐王朝战事不断,长安城也被洗劫数次,国库财政早就难以为继。为了支持前线战争,朝堂不断加重税赋,底层老百姓苦不堪言。当时白居易在其治所,看到贫苦的妇人,顶着烈日,一手抱着儿子,一手挂着破烂的篮筐,在麦田里面捡拾着麦穗,有感老百姓生活艰苦,他写下了一首《观刈麦》(节选):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生于官宦之家,年少时虽几度流落,但依旧没曾为生计发愁,当他看到农民如此悲惨,不禁惭愧难当,痛心疾首。除此之外,他还写过《卖炭翁》,这个故事更加凄惨,也更加反映了当时唐王朝极度变态的税赋制度下,老百姓苦不堪言的现实。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白居易《卖炭翁》(节选)

故事说的是,一位老人,两鬓斑白,冒着大雪来到城里卖炭,只为了一家的衣食。而官军来到老人身边,拿着征税的文书,就把炭给抢走了,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往牛头上一挂,充当了炭钱,留下老人面对着空荡荡的牛车,在寒冷中掩面哭泣。一双黢黑的手,就这也被眼泪洗了个干净。

古时候的炭并不是煤炭,而是需要通过砍柴、烧柴等工序得来,就好比现在的木炭。老人这一车木炭是他数月的艰辛,本来盼望着能卖点钱,讨口吃的,却被官军用对他而言毫无意义的半匹布给抢走了。

年轻时期的白居易看到了最底层老百姓的挣扎和绝望,但那一腔热血随着被贬江州、宦海沉浮被冲淡了,晚年的白居易早已习惯了老干部享乐的生活作风。如果他用青年时期的眼光看老年的洛阳生活,或许会羞愧难当。但幸运的是,他仍然是一位达则兼济天下的温良之人,杭州时期修建白堤,造福百姓,在洛阳时期也曾捐献钱财疏通河道。他只是看透了,他始终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现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同时期的李绅呢?这位“悯农诗人”笔下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只是他年轻时期尚未中举之前的愤青之语。在他获得权位之后,早就把初心抛诸脑后。他入仕为官后,搭上了李德裕的船,起起伏伏后最终位列宰相,可那时候的李绅早就不知道民生之多艰,成为了一个骄奢淫逸、倚权自重,滥施淫威的酷吏。

李绅在担任浙东观察使、淮南节度使期间,老百姓苦不堪言,纷纷流亡别处,而他的府上则歌妓成群,夜夜歌舞不绝,酒肉之臭,熏遍了整座城。

对于李绅,或许他原本就没有初心,所谓的悯农诗,也不过是他笔下的题材而已,只是一种谋求的闻达的工具,所以他最终活成了他自己想要的样子,但吃相太难看,被后人嗤之以鼻了千年。

读完白居易和李绅的故事,我们再回望从前,是不是就像那首歌一样,时光像一把无情刻刀,改变了我们模样?人一生太漫长,有太多现实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妥协。无论如何,希望我们不会活成年轻时的自己讨厌的样子。

作者 | 素心

投稿 | wangyw1027@163.com

入群学习 | 微信(15116151869)

图片 | 自行拍摄

文字内容 | 文章内容为原创,未经许可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