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可能也都是好苗子,但是没有进行精准化的一对一的帮扶,现在就是讲你是个好苗子我们就帮你,好学生让你考上北大清华,就这种方式来辅导。我们要让他从小树长成参天大树,要结出丰硕的果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新苏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永宾在面对滁州成功招商苏州中新集团、完成合作、携手共赢时感慨的说道。“好苗子”变成“参天大树”,既是长三角区域内不同地区发展的美好祈愿,更是近年来长三角实现一体化举措的成效总结,而像苏滁这样在长三角区域内进行“一对一”精准结对帮扶、共赢发展的故事,在《潮涌长三角》里不胜枚举,百舸争流,千帆竞发,潮涌浪高,共创美好!

近期,由总局宣传司业务指导,安徽广播电视台、中共安徽省委黄山市委宣传部和滁州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沪苏浙皖四省市广播电视台联合成立的纪录长三角工作委员会统筹策划,国家广电总局“十四五”第一批纪录片重点项目《潮涌长三角》播出,该片紧紧围绕长三角一体化相关要求,全面呈现长三角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方面的具体实践,聚焦政策体系、基础设施、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等五个方面的创新举措与突破发展瓶颈的案例,进一步展示长三角地区发展的深层次肌理与新方向,通过一个个聚焦个体奋斗的普通人的故事,共同绘就出一幅恢弘磅礴的“新时代城市发展画卷”。

风从海上来,潮涌长三角。新时代的长三角故事,也是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故事。而关于长三角迅猛发展的“奋斗密码”,通过该记录片,又能得到怎样的精准把握?

第一重密码

聚焦朴素的平凡奋斗者

奏响共同发展的协奏曲

《潮涌长三角》虽然核心主题聚焦的是长三角地区城市的联动与发展,但是其关注落脚点仍然在“人”这一主体,即那些在城市中生活着的人,他们的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甚至期盼希冀都与这座城市息息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建平

示范区第一张跨区域上海人才居住证(翁文星)

在纪录片中,发表了《两个“湖长”吵相骂》文章的赵建平用自己的影像语言一针见血的指出行政区域划分治理带来的治理难题;来自马来西亚,已经在苏州发展和生活了20多年的苏州华德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翁文星,则时刻关注着就学就医以及住房等社会热点议题;受制于长江天堑阻隔,期待修建一条便捷的跨江铁路,是以林镓陈为代表的广大苏中、苏北地区群众多年来的梦想……还有建设滁宁城际铁路的冯华松、开展江海直达业务的王德付以及赋能纺织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钱逍敏等,30多个典型人物和案例,通过白描的手法被铺陈开来,如果说那些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面子”,那这些普通人的奋斗故事则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里子”。

钱逍敏

城市的一屋一桥,记录着时代和生活的变迁,而生活在其中的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理想抱负,则预示着城市的变化与未来。

《潮涌长三角》主创团队摒弃了对于经济发展过程中领袖人物的关注,转而选择找寻与长三角地区高度关联、在一体化过程中见证、参与、甚至无形中产生推动促进作用的那一部分群体,邀请他们从自己的故事出发,以小见大,以点带面,以情动人,而相关领域专家的理论分析和阐述,如经济学名家陆大道、王一鸣、范恒山、周振华、陈雯等,他们的见解则从理论上解析了长三角区域率先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意义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潘建伟

《潮涌长三角》双线并进的奋斗声音奏响了国家复兴、社会发展、个人命运相统一的协奏曲,长三角区域发展的第一重奋斗密码——个人奋斗价值也随之显现出来。

第二重密码

以精美画面和科技魅力抓牢注意力

凸显创新进取的创业氛围

如何让50分钟的城市发展纪录片脱离工业影像的枯燥感?

答案是不仅要有打动人心的故事,更要有吸引眼球的画面!

为了能让观众更好的对长三角的发展成果有直观的了解,纪录片在视觉呈现上也颇为用心,既有大量的俯拍和远景镜头,让观众充分领略到大江大河的磅礴之美,也有近景与特写,白墙灰瓦的徽派建筑、小桥流水的水乡韵味,都让江南底蕴与精致透过荧幕扑面而来,而对于高精尖技术精细入微的拍摄,更是让观众对于前沿科技的发展惊叹不已。

“道班”,原指公路或铁路的养护组织,《潮涌长三角》中一开始的道班也如观众生活中常见到的那样:人去楼空、铁锈斑驳、荒草丛生。在黄山市,像这样闲置、破败、废弃的道班,有60多个,且大多都位于旅游风景区、城镇核心位置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经过创新改造之后,今天的道班一个个均已成为交通与文旅融合的新业态样板。驿站、民宿、酒店、康养基地、徽州书院、公路博物馆、低空飞行基地,干净整洁、典雅舒适、影影绰绰间错落有致,哪里还有半分颓败模样,换了新颜的道班通过纪录片的镜头更是美的如同一幅画,不仅拓展着观众对于文旅产业发展的认知,更是吸引着观众对其的向往之情。

当然,吸引观众眼球的不仅是片中如画的景致以及后天打造的胜地,还有其所展现出来的尖端科技的魅力。

在第三集《科创先锋》中,甄鸿波向观众讲述着他与车联网小镇之间的故事,他向观众畅想着未来,聪明的车可以自己停到车位上。而上海仙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产品与运营的副总裁唐彦也通过镜头展示了环卫自动驾驶车辆自主定时启动、高精度垃圾识别、覆盖式清扫、精准贴边、自主规划线路、厘米级精准定位等功能以及小程序预约无人巴士所具备的行人车辆避让、自动变道、自动转向、红绿灯识别等功能……一系列“黑科技”不断冲击着人们对于智能车辆的认知。

纪录片通过对创新举措的展现和科技魅力的展示牢牢地吸引着观众的眼球,让他们在一集50分钟的时长中,感受着长三角地区锐意进取、务实拼搏、包容友好的创业氛围,而这正是长三角地区的第二重奋斗密码。

第三重密码

凝结精神积淀

彰显价值底色

第三重密码则是整个纪录片所凸显出来的浓郁的长三角文化气质,这种文化气质凝结在不同人物身上的精神光点中,也蕴藏于长三角通过一代代人努力拼搏所取得的一个个辉煌成就中,它不仅是长三角区域城市的文化气质,更是生活在长三角地区人们的精神支柱,还是《潮涌长三角》带领观众“知往昔”“思当下”“奋斗未来”的价值底色。

《潮涌长三角》从2021年初启动调研,2021年6月开始拍摄,历时三年,节目组走遍长三角,扎根长三角,记录长三角,全面呈现了5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的突破,从孤立隔阂、落后破旧到今天的贯通融合、多元友好,纪录片以时间为轴线,纵向记录着长三角的标志性建筑、人文故事和发展阶段,而不同行业、领域又如锚点横向散开,共同书写着长三角地区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曾经由于行政区划的阻隔,导致的“三不管”“断头路”地方保护、权责不清等等问题,今天在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巨大的经济舞台上,三省一市共同协商、共同谋划,打破壁垒,制度创新,实现了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曾经咫尺两地却如天堑难以相聚,今天的长三角互联互通,互保互济;曾经企业原始创新领域难突破,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成为企业发展的掣肘,今天一批批国际领先的科技创新成果相继问世,长三角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科技创新高地!

这些今昔对比无一不在诉说着两个关键词“一体化”和“高质量”,而这种对比也有利于让观众从一个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举一反三的去思考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发展路径,从而对“一体化”发展产生更深度的价值认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观众的自豪和爱恋之意,并在这种情绪的引导下,将更多的热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为建设美好家园、共促祖国繁荣而努力奋斗。

就像中科院院士首届长三角一体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陆大道所说的:“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里面,进行着示范和取得经验,然后把改革开放的一些经验,扩大到全国更多的城市地区和广大的区域范围之内,带动全国的改革开放的发展对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都有重要的意义。”

认识一个国家,往往始于一座城、一群人。《潮涌长三角》通过个人奋斗的波折与拼搏、城市发展的瓶颈与合作、科技进步的掣肘与突破,在不断带给观众视觉冲击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观众对于长三角各地区的认知距离,而片中巨大的历史感、代入感、亲切感也在时刻激发着新时代对于长三角进一步的观察与解读,为以中国式的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提供着样本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