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又公示了一批高校更名的情况。其中安徽省成最大一最大赢家,安徽的合肥学院更名为合肥大学,蚌埠医学院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并且安徽新设了安徽公安学院。

除此之外,浙江也有2所学院更名,嘉兴学院也更名为嘉兴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更名为浙江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从2023年5月份算起,教育部先后已经公示了5个批次关于高校更名的设置事项。

一大批高校从学院改名为大学,例如上海体育学院改名为上海体育大学,赣南医学院更名为赣南医科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信阳师范学院也更名为信阳师范大学等等。

可以说2023年是教育部重启高校更名设置工作以后,批准高校更名数量最多的一年。

眼看着周边的省份一批又一批的高校逐步地更名为大学,为何湖南的高校设置工作尤其是升格大学工作依然进展不够迅速呢?

湖南高校设置方面的进展情况到底如何?

据湖南省公布的十四五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在十四五时期,湖南将有三所学校更名,其中一所是湖南理工学院升格更名为湖南理工大学,另外两所是邵阳学院更名为湖南理工科技学院、怀化学院改名为湖南民族学院。

此外还将新设十多所高校,其中包括长沙工业学院,长沙科技学院等2所本科院校,以及长沙轨道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长沙文创艺术职业学院、衡阳科技职业学院等12所高职院校。

此外,在规划当中提出,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也将升格更名为湖南健康中医药学院等等。

虽然规划的很美好,但相比于其他省份,湖南高校的更名进展显然滞后。

前不久湖南省教育厅公示的怀化学院和邵阳学院的更名设置事项。

今年早些时候,湖南还新增了几所高职院校、除此之外,没有很明显的进展,尤其是体现学院改名为大学等方面依然遥遥无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湖南理工学院为例,早在七八年前湖南理工学院就已经筹划改名为湖南理工大学。

若干届学生望眼欲穿都希望在毕业之前能够拿到湖南理工大学的毕业证,可是一个又一个的希望落空了。

从2019年到2023年,每一届学生都望眼欲穿,但又纷纷以失败告终。

这归根结底的原因就是独立学院的转设遇到了重大的瓶颈。

而湖南在独立学院转设方面却又是全国最缓慢的那一批。

就拿这一次教育部公示更名的高校来看,其实蚌埠医学院和新乡医学院是同层次同类别各方面发展速度、综合实力都比较相像的一所大学。

为什么蚌埠医学院能够率先更名为蚌埠医科大学,而新乡医学院在已经获得河南省教育厅公示更名为河南医药大学之后,依然未能成功更名?

我认为归根结底原因就在于独立学院的转设的影响。

其实一所独立学院的转设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并不是简单把牌子卖给民营企业或者是转为公办那么简单。

以新乡医学院的独立学院,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为例,如果它想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的话,则必须有一所直属的附属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实习的医院。

但是,事实上想要以独立学院的名义举办一所直属附属医院是非常困难的。

就像湖南的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一样,早在若干年前该校就准备更名为湘江医学院,但事实上已经在搬迁新校区之后,迟迟没有实质性的进展。

归根结底就在于学校没有直属附属医院,想要举办独立的医学院校太难了,这是关键性的基础性。

如果这个前提条件达不到,就没法实现独立办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湖南现有的15所独立学院当中,难道满足更名设置条件的就这么少吗?难道就没有一所能够达到转设条件的吗?

我认为在这方面,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要加大工作力度,不能够坐等靠要。

为什么同等水平的江西、安徽、河南等地纷纷都已经有了众多的高校更名,而湖南却没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湖南的高等教育实力再怎么说也要比江西、河南要好吧?

但为什么在这方面却落后于江西、河南?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得不要反思的问题。

说白了,就像这几天人民网在做的一项网络调查所显示的那样,其实现在各方面的反腐败也好,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特别好,也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但目前存在的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些部门和干部当中存在安于现状的现象,尤其是躺平的现象特别突出。

例如,你看到某个人坐在办公室里上班,外表看似非常努力,但实际上却没有工作进展。

还有的在会议上讲得很好,大喊口号,各种提法、概念都头头是道,但就是不落实,这实际上是一种隐形变异的形式主义。

他们习惯把没有做说成做了,把做了说成做好了,甚至认为不做事就不会出事,不做事也不能拿我怎么样。

这种心态和做法会贻误湖南高等教育的发展良机,更会影响湖南高等教育的大好前程。

耽误之急,一定要攻坚克难,不等不靠,主动迎难而上!

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请留言发表评论吧!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教育放大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