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6套对《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映后采访直播的视频火出了圈,在这场采访中,除了创作团队跟央视六套是高兴的,其余所有的参加方都多多少少带着不满的情绪,尤其是张桂梅老师,全程沉默不语,对主持人的提问更是选择了拒绝回答,让现场的气氛一下子尴尬来了起来。

采访当天,所有人都发现了张桂梅老师身体不适,情绪低落、脸色也比较苍白,整个人都显得没有精神。就在这种情况下,主持人还一再要求张桂梅老师跟在场的学生来一场拥抱,完全不顾正在照顾张桂梅老师的人一再反对,硬是催促着别人按着自己的想法完成了拥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主持人看来,拥抱那一瞬间记录下来的画面正是她所需要的素材,至于张桂梅老师身体舒不舒服,那跟她有什么关系?

我本是高山这部电影口碑崩塌的速度是前所未见的,尤其是我自己看了之后,更是对编剧们所谓的“对生活进行艺术改编”之说嗤之以鼻。

整部电影最让人不能接受的有两点,也正是这两点让这部电影迅速从万人期待到万人唾骂。

张春梅老师的采访视频清晰明了的记录着,她有一名女学生,父母离婚,女学生被判给了父亲,这个女学生每天的生活费是11块钱,每个星期在学校吃6天,一星期的生活费只有66块。

这名女学生的父亲不仅酗酒,更是直接将这名女学生赶出家门,为了防止女儿再受到迫害,已经离婚前往外地打工的妈妈每个星期都准时准点的给女孩打生活费,给女孩在荣将租了个房子供女孩放假住,每个月房租120元。

就是这样一位独立、负责、有担当的母亲被《我本是高山》剧组硬生生改变成了酗酒、对女孩不管不问的母亲。

在网友们发出这种改变是否合理的时候,《我本是高山》的剧组是这么回应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剧组眼里,是他们在自己的艺术加工中拯救了酗酒的母亲,既然结果已经拯救了,那为什么还要追究到底是母亲还是父亲酗酒呢?

曾经有位艺术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改编不是瞎编,戏说不是胡说。

这句话用在《我本是高山》剧组身上我觉得实在太恰当了,电影导演郑大圣在回答关于“酗酒母亲”这个问题的时候,他是这么回答的:我们在当地的调研,我们看到的情况,在那样的一个山区,类似的情况很多,甚至有远比我们画面里呈现更不堪的情况。

这个回答我只能说是答非所问,我就问郑大圣导演一句话:张桂梅老师遇到的是不是酗酒母亲?

为了表现他们所谓的调研发现,非要把一个负责、独立、有责任心的母亲刻画成酗酒母亲么?

如果只是想表达农村女性酗酒问题,一个配角的角色也够了,没必要非要去污名化一个坚强的母亲。

张桂梅老师在现实中遇到的困难更多的是经济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穷的原因,郑大圣等等这些演艺圈的二代、三代们压根就没法理解一个人、一个地方能贫穷到什么地步。

当所有人都在为了生存而奔波的时候,剧组调研的酗酒问题只能是个笑话。

《我本是高山》第二个最让人恶心的改编:别用爱情侮辱张桂梅老师。

在电影中,张桂梅老师能坚持下来的主要原因是亡夫的遗愿,尤其是电影里那不停闪过的亡夫画面,在张桂梅老师坚持不住的时候给了她无穷的力量。

而在现实张桂梅老师的采访中,张桂梅老师亲口说过这样几句话:我能坚持下来的信念是对党的承诺,是在她最困难的时候发现8个老师有6个是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是对党的承诺,但我觉得张桂梅老师坚持下去的信念更多是来源于她想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让更多的孩子有更广阔的前途、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这是一种内在动力,而电影中一直在打造的亡夫,则是外在动力,这就是本质区别。

张桂梅老师坚持下来的信念是高尚的、神圣的、有社会担当的,而不是电影里编剧们自己坐办公室臆想出来的为了爱情。

《我本是高山》这种改编就相当于有人跟你说钱学森当年回国是为了谈恋爱,而不是为了研发原子弹一样可笑。

爱情重要么?当然很重要,但这个社会上有比爱情更加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信仰,注意了,爱情不是信仰。

《我本是高山》剧组硬生生的把张桂梅老师的境界拉到了跟他们一个水平,在郑大圣等人看来,爱情已经是他们能想到最能让人坚持下去的动力来源了,这也是现代编剧们的可怜之处,眼界太低、思路太窄,说是编剧,却完全不懂底层生活,他们只懂得高层生活。

用自己的低水平硬去套张桂梅老师的高境界,能让人觉得自然才是怪事。

我相信剧组们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张桂梅老师的过往,弘扬这种精神,但是编剧们的水平太低了,暂时驾驭不了这种题材,与其有时间跟网友们在网上打嘴仗,不如再去大山里生活个几年再来改编这种写实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