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的锦州,蔡伟诞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朴实平和,对他寄予厚望。蔡伟从小就显露出对古籍的浓厚兴趣,经常翻阅字典钻研生僻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家境平凡,但父母为他购买了不少古籍。看着蔡伟专注地翻阅古籍,父母感到欣慰。

在学校里,蔡伟的语文造诣远超过同学,令语文老师叹为观止。有一次,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个极难的古字,全班同学都无从下手。

蔡伟举手提出了正确的解答,让老师目瞪口呆。从那时起,老师给他取了个外号“活字典”。每当遇到难题,老师都会请教蔡伟。

但是,蔡伟在其他科目上的表现并不出色,尤其是数学和英语成绩差强人意。高考前,蔡伟勤加练习,希望能取得好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高考那天他状态不佳,最终未能达到理想的分数。这给蔡伟的升学之路带来了障碍。父母原计划让他复读,但被语文老师以“复读也上不了大学”为由拒绝。

高考失败让蔡伟陷入低谷。他不得不放弃升学,只能进了附近的一家工厂打工。工厂里的工作十分枯燥乏味,蔡伟渴望有更多时间阅读古籍。

有一次,他请了一天假专门去图书馆,结果被老板批评没有工作责任心。没过多久,蔡伟主动辞去了这份工作。

蔡伟开始在街边摆地摊为生,一边维持生计,一边腾出时间自学。他的学习能力惊人,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300本书的阅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对一个普通高中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尽管生意因此受到影响,但蔡伟对知识的渴望让他选择坚持下去。

一天,蔡伟认识了张月,一位在街边采购布料的女孩。两人一见钟情,很快步入了婚姻。张月明白丈夫对古籍的热爱,从不打扰他学习,默默承担了家庭生计。

起初,生活虽拮据但美满。然而好景不长,张月突然染上重病,家中的积蓄很快花光。为了支付昂贵的医药费,蔡伟四处求助,好心的亲朋送来一些钱财,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由于家计空虚,蔡伟不得不停止自学,开始拉三轮车谋生。锦州的天气寒冷刺骨,但他顶着严寒在街道奔波,只为还清所有债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夜驶过的三轮车和铃声成为蔡伟生活中的常态。尽管过着辛苦的生活,但蔡伟未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经常在车上放着语文书,一有空就钻研古籍知识。

一天夜里,蔡伟刚躺下准备休息,却听见有人轻轻敲门。原来是村里的邮递员送来一封信,寄件人竟是蔡伟景仰已久的国学大师裘锡圭!

原来几个月前,蔡伟写信给裘老阐述自己的一些国学见解,没想到对方非常赏识。两人开始频繁通信,真挚交流国学话题。蔡伟受到裘老的鼓励,国学造诣也有了长足进步。

一年后,蔡伟按约来到北京拜访裘老。两人畅谈两天,裘老对蔡伟的见解赞不绝口,非常看好他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之后,裘老更加关注蔡伟的动态,多次在信中鼓励他考研深造。一次偶然的机会,蔡伟帮助裘老解析了一句古文字的释义,让裘老大为感动。

恰逢裘老在复旦大学有一个古籍整理的编辑项目,需要人手。他力荐蔡伟加入,让一个普通高中文凭的三轮车夫有了在顶级学府工作的机会。蔡伟凭借过硬的国学造诣,出色地完成了编辑任务,获得老师们的赞许。

项目结束后,蔡伟内心很不是滋味,因为自己又要回到艰苦的三轮车生活。出于对他的欣赏,裘老再次推荐蔡伟以特殊生身份进入复旦大学国学院学习。学院经过评议,破例同意招收蔡伟为博士生。当蔡伟收到录取通知书时,激动得难以言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复旦求学期间,蔡伟刻苦钻研,获得多位导师的赏识。几年后,他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被一所大学聘为国学教授。

如今他过上了舒适的中产阶级生活,也为培养国学人才做出了贡献。他和妻子搬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过上了平静幸福的生活。蔡伟的经历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激励着更多自强不息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