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惊梦/文

“难到爆炸”,是近来从各大综艺制作人口中最常听到的词。资本退潮、经济下行、政策管控,各种叠加因素影响下的综艺市场,承压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尽管从业者从模式到内容再到综艺概念,不断尝试拓宽综艺节目边界求新求变,但老牌IP疲软乏力、上新节目乏善可陈的现状,似乎预示着综艺寒冬并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有所升温。

媒介剧烈变革、兴趣飞速转变、热点转瞬即逝的时代里,观众到底需要怎样的综艺?要回答这个话题,大概先要回溯起关于那些国内综艺的青春往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艺”即为“综合艺术”,综艺节目意指“综合多种艺术形式并带有娱乐性的电视节目”,内地最早的综艺节目便是以晚会形式出现的,即1983年的央视晚会。在这台开启先河的晚会上,相声、小品、武术、魔术、歌舞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竞相登台,开创了内地电视娱乐的全新模式。

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虽然依旧没有摆脱综艺栏目晚会式的传统套路,但其本身的栏目意识和品牌意识,足以让它在内地综艺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五花八门的内容编排给当时娱乐生活方式匮乏的观众带去欢乐的同时,《综艺大观》也培养了一大批的电视主持人、幕后编导甚至是电视表演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革开放的一声春雷,改变的不仅仅是中华大地上飞速的经济发展,更有百姓对于精神生活和娱乐生活多样化的追求。社会转型的进一步加剧,内地的综艺节目制作也开始越来越受到外部的影响。97年香港回归后,湖南卫视推出了一档借鉴香港TVB《超级掌门人》的综艺节目《快乐大本营》,节目打破“明星”和“草根”壁垒,不再单一地呈现明星的表演内容,而是更多的让明星在舞台上与主持人或观众互动娱乐,彻底完成了从“晚会综艺”到“全民娱乐”的转变。活泼的表演形式,丰富的节目形式,引领观众到全新视听空间《快乐大本营》很快成为全国最火热的节目。

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娱乐的时代性在综艺节目模式与类型的演变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无论是《快乐大本营》、《玫瑰之约》,还是借鉴TVB港姐选美的《星姐选举》,包括2005年引发全民热潮的《超级女声》,有关于“模仿”的标签如影随形。

2002年,身陷第三届《星姐选举》创作瓶颈期的夏青,机缘巧合之下接触到了英国电视节目《流行偶像》,这档堪称选秀鼻祖的节目一下子打开了这位“超女之母”的思路。经过04年第一届的试水,05年《超级女声》成为了国内电视节目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标志。“超女”大火伴随而来的除了数不清的赞誉与追捧,还有英国电视节目制作公司Fremantle Media的版权诉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尽管诉讼最后无疾而终,但关于综艺版权的乱象却未曾停歇:受“限模令”等政策的影响,国内综艺模仿借鉴国外节目的现象屡见不鲜;而高价引进的版权节目影响力做不过没有购买版权的节目,也让整个市场陷入了版权怪圈——直到《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两大国外版权节目的引进。

IPCN国际传媒创始人杨媛草回忆起当初的综艺版权环境时直言:“当时就算你花100块钱买模式大家都嫌贵,因为没有人买过模式”。当年IPCN从《达人秀》版权发行方买下中国内地三季的发行权后,一家家去卫视平台敲门推荐节目时,得到的却是意料之中的各种冷遇——要为“你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的节目模式付费35万美金,似乎是件“傻”事。

《中国达人秀》和《中国好声音》的接连成功,不仅让灿星制作一跃成为圈内瞩目的翘楚,也让“节目模式宝典”(TV Format Bible)成为了能够纵横综艺江湖的武林宝典——这个原版节目在制作过程中,创意实现的所有步骤都被事无巨细且规范地记录下来,甚至连他们录制第一期时的时间表、每天的工作计划、选手招募的经验、教训等,也都被记录下来的文本,不仅让第一季《中国好声音》创造了平均收视率超4%的傲人成绩,更让中国综艺正式跨入了“亿元时代”。

资本的持续涌入,驱动着国内综艺产业的迭代,《中国好声音》掀起的热潮尚未褪去,《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等以明星为主导的真人秀便异军突起,引发一轮又一轮收视高潮的同时,也强势霸占着娱乐新闻的头条位置以及微博的话题榜,最终以不断刷新惊人的赞助费用而完成整个项目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明星过剩、作品过剩的快餐时代,周期短、曝光大、回报高的真人秀综艺一夜之间成为了明星的心头好,越来越多的大牌明星投身原本不屑一顾的综艺节目,原本只在大荧幕上露面的“电影咖”开始“屈尊”真人秀展示自己的方方面面。

被资本诱惑的不仅只有明星艺人,众多原本隶属于体质内的幕后制作团队们也个个摩拳擦掌,投身市场的浪潮试图大展拳脚。从2015年开始,包括俞杭英、严敏、谢涤葵等数十位爆款制作人离开电视台,自主创业或加入互联网平台,综艺制作公司也以每年超过100%的增速扩张着。

籍由网络视频平台快速扩张的契机,资本也通过《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等偶像养成类节目,悄然改变着节目制作的底层逻辑。在流量为王的年代,挟裹着每一个参与者,尤其对于这些从体制投身到市场的制作人来说,所承受与感知到的变化更加明显。当节目制作从艺术创作变成一档生意,当每个Cut都与点击密切相连,当衡量节目的优劣只有流量一个标准时,原本具有内容情怀的从业者所经受的冲击感可谓是难以名状。在巨大的浪潮面前,有人喟叹自己离开体制最大的变化就是脾气好了很多,有人选择历经千帆回归创作的故里。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关于综艺的故事依旧还在继续。洞察中国综艺发展历程,不管曾经经历何种困难,不管关于模式形式的探究有何种分歧,“综艺应是服务所有人群的艺术形式”毫无疑问是全体有责任有担当探索者的共识。那些中国综艺发展发人深思的过往,都是每一次综艺节目形式和内容上创新与突破的原源动力。每个综艺的从业者与经历者都希望用自己对时代个体的敏感刻入每一帧画面,用汗与泪带给所有人欢笑,此既是“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