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更多”还是“拥抱足够”?这不是两个非此即彼的选择,我们既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也要有所追求。当你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最幸福的感觉。本文来自编译,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Medium

我听到过两种令人满意的建议。

第一种建议告诉我,我已经拥有了足够的东西,我其实并不需要有多大的野心、多高的效率,也不需要一丝不苟地遵循每一条提高效率的建议。而且,它还让我确信,做一个普通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

第一种建议往往来自那些谦逊和利他主义者。他们不以追求奢华为动力,相反,他们的生活充满感恩,首要任务是与自己珍爱的人建立真正的联系。

另一方面,第二种建议促使我追求更多,追逐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影响力、物质财富、外界的认可以及成功的甜蜜滋味。

第二种建议往往来自成功人士,他们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简历和令人眼花缭乱的LinkedIn资料。他们通常不喜欢浪费时间,是各种形式高效的积极倡导者。通常情况下,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可以过上舒适的生活。即使他们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也梦想着在未来的道路上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这两种建议各有千秋,现在的问题是,在我的世界里,哪一种才是让生活更满意的关键所在呢?

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自己是否幸福?

事实上,有一项研究对“足够策略”和“更多策略”进行了更深入的比较。这项研究是由科尔达罗(Cordaro)及其团队进行的,考察了不同地区对幸福的理解,并发现了西方和东方的观点存在明显差异。

在这项研究中,“更多策略”属于“自我实现”的范畴,这一范畴在西方社会主要用于衡量幸福感。与此同时,“足够策略”被归为“无自我实现”的范畴,这一观点在东方文化中更为广泛接受。

这种想法类似于两种“ikigai”(注:“gai”代表意义、价值,“iki”代表生活,“ikigai”简单直译就是“生活的意义”),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对“ikigai”的看法并不相同。

我们所熟悉的现代“ikigai”,实际上是安德烈斯·祖祖纳加(Andres Zuzunaga)最初绘制的目的维恩图。后来,马奇·温(March Winn)在这些图的中心加上了一句话。

t图片来源:Medium

尽管代表目的的维恩图为我们所熟知,但它并没有真正捕捉到“ikigai”的原始本质。

日本的“ikigai”概念是由神谷美子在1966年出版的《Ikigai Ni Tsuite》一书中提出的。她经常被认为是“ikigai”心理学的先驱。她将其描述为一种寻找能让我们坚持下去的日常小乐趣的方法。

“Ikigai”可以很简单,比如享受清晨的一杯茶、品尝自己喜欢的饭菜、喝杯咖啡或与宠物共度时光。在日本,“ikigai”通常与个人的职业或工作无关,但如今,用维恩图来表示“ikigai”的想法更加流行。

让我们看一看另一项研究,它解释了我们对幸福的看法从何而来,如下图所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幸福是如何产生的?图片来源:Medium

在完全理解幸福的含义之前,我们要经历四个阶段。通过观察上图,我们可以发现,在第二阶段,有一种叫做“满足需求”的东西,这意味着人们自然而然地想要追求更多。

在第三阶段,随着经验的积累,我们逐渐意识到现实并不总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在接下来的第四个阶段,我们要学会与现实和解,变得知足和感恩,直到最终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为什么不同地区在定义幸福时往往具有相似之处?在第三个阶段,我们开始基于周围人的信仰和行为来思考幸福,这使得我们对幸福的看法与周围人有所相似。

我经常看到我那些成就斐然的朋友,被那些认为自己平庸的朋友调侃为“野心家”。这就好像拥有梦想是一件坏事一样。另一方面,有梦想的人有时也会瞧不起那些安于现状的人,说他们“懒惰”或“软弱”,好像人必须要有所作为似的。

当然,正如许多研究表明的那样,过于执着于取得成就,对我们并没有好处。但这里有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我们每天早上喝同一杯茶,没有任何挑战、新事物或问题需要解决,我们会开心吗?还是我们会厌倦,想在某天尝试不同的饮料?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也许在不知不觉中,我们还是进入了“更多”阶段。

“幸福感”与“满足感”,哪个更重要?

安德森的研究强调,渴望更多的人往往会体验到快乐,而那些认为自己已经得到足够多的人,往往会找到满足感。

安德森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足往往会带来一种平静感,这一点可以从心率降低和放松指标中看出来。相比之下,快乐似乎与心率加快以及血压和呼吸加快等兴奋指标有关。

乍一看,满足感似乎有更积极的作用,我还看到许多研究主张追求满足感胜过追求幸福感。

虽然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错,但确实让我怀疑自己是否真的只能选择其一。

我偶然看到一项研究表明,我们不应该把幸福和满足视为竞争对手,相反,我们应该把它们看作是互补的。

我发现这种方法更容易实现,因为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们实际上既需要快乐,也需要满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图片来源:researchhistory.org

在最上面的两个层次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尊”,其中包括成就等因素,最顶层是“自我实现”,这两个方面与“更多策略”更相关。而最下面的三个层次则属于“足够策略”的范畴。

理想情况下,我们是从最低层次开始满足各种需求,然后在这些需求得到满足后,再往上爬,强迫自己达到最高水平。但在现实世界中,我们不可能总是从底层开始,然后一步步往上走。那么,我们该如何取得平衡呢?

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两者之间取得平衡。

激素平衡

实际上,我们的身体会自然产生让我们感到幸福的荷尔蒙。主要有四种荷尔蒙会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

  • 多巴胺(Dopamine,能量控制)。当我们完成某件事时,多巴胺就会释放出来,驱使我们寻求更有意义的经历。
  • 血清素(Serotonin,情绪控制)。运动和接触阳光等活动可以提高血清素水平。
  • 催产素(Oxytocin,化学和亲密关系)。在亲密时刻、身体接触以及与我们关心的人亲切交谈时释放。
  • 内啡肽(Endorphin,缓解疼痛)。内啡肽可以通过运动、开怀大笑或听音乐等活动自然释放,带来欣快感。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将这些激素与需求层次联系起来:

幸福荷尔蒙与需求层次之间的结合。图片来源:Medium

你可以利用与幸福区有关的多巴胺来实现自己的长期目标。当你参与满足区的活动时,可以自然释放催产素、血清素和内啡肽等激素,这些是你的支持系统和日常动力来源。

把感恩作为追求梦想的支持系统

我逐渐意识到,满足感和更多的渴望其实是可以并存的。如果你读过朗达·伯恩(Rhonda Byrne)写的《秘密》(The Secret),就会知道,实现愿望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练习感恩。

研究表明,练习感恩可以对我们的大脑产生深远的影响,能促进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分泌,这些令人愉快的“感觉良好”的神经递质与动机、快乐和我们的幸福感密切相关。

大脑化学的这种积极变化,可以激励我们在追求梦想的过程中变得更自信、坚韧和乐观。

梦想成真通常需要时间。感恩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耐心,让我们欣赏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和已经走过的路程。这意味着,即使感觉什么都没发生,我们也会坚持下去。

超越自我

“想要更多”并不总是一种自私的欲望。

著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四个层次有着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真正的幸福超越了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

他说,当你关心别人,让世界变得更美好时,才是最好的幸福。

  • 基本幸福(Laetus):这是最简单的快乐形式。当你享受一些小事,比如最喜欢的冰淇淋或阳光明媚的日子时,就是基本快乐。这种感觉很好,但持续时间不长。
  • 成就幸福(Felix):下一个层次发生在当你设定目标并实现的时候。这就像参加考试或赢得比赛一样,你会感到自豪和快乐,因为你为之付出了努力。
  • 使他人幸福(Beatitudo):这一层次是在“让他人幸福”中寻找幸福。比如,当你帮助朋友或为别人做一些好事,当你看到别人微笑时,你会感觉非常好。
  • 终极幸福(Sublime Beatitudo):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幸福是过上美好的生活,充满善意,做正确的事。你感觉自己很了不起,因为你是一个好人,在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无论你目前在幸福阶梯上的位置如何,我都坚信,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绝不是自私。

同时,这也意味着你有机会在前进的道路上为更多人的生活带来积极的改变。

有了受众,你就可以发起慈善运动。有了资金,你就能以各种方式帮助贫困的人。成为某一特定领域的专家,你就有能力为世界的积极变革做出贡献。

想要“更多”并不仅仅意味着更多的钱,也可以意味着做出更大的改变,拥有更多的自由,感觉更安全、更健康,以及许多其他的事情。

想要“更多”完全没有问题,只有当我们把自己的欲望强加给别人时,才会成为一个问题。

既要珍惜现有的一切,也要追求更多。当你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时,就会产生最幸福的感觉。

译者:Jane

来源:神译局

编辑:主观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