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21年,嘉靖皇帝继位,明朝正规军卫所军更加不堪一击,明朝统治者一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强兵这个问题,将士们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浑浑噩噩过日子。公元1555年6月,72名“倭寇”(也有说是53名)临时结成一支敢死队,从浙江绍兴上虞县登陆,开启了“大杀四方,狂扇明朝嘴巴子”的“东南劫掠记”。
根据记载,这72人从浙江杭州湾登陆,之后一路向北进发,在浙江地区横行三个月,一路上杀死杀伤约4000多名明军,而且最后与守卫南京的南京守军交战,还杀死900多名守军后全身而退,最后还是派遣了一万多名士兵才将其剿灭,要知道这股“倭寇”仅仅只有72人,却能与人数上占绝对优势的明军厮杀,还能杀死这么多明军,这种情况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十分少见。
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中曾提及这一案例,抛开爱憎对错,黄仁宇先生“高度评价”这次军事行动,称其为“世界军事史上的奇迹”。不过他并没有深入剖析这奇迹是怎么创造的,为什么会这样?鄙人研习历史,想在此班门弄斧一下,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与大家共享:
我认为这些人不是“倭寇”,而是海商(盗)们组织的浙江沿海当地人对明政府的一次报复行动。“倭寇”的战斗力并不是很强,戚继军的军队与倭寇曾打出1比10的交换比,倭寇从来就没有胜过戚家军。在与大明的其他军队交战中也没有取得什么战果,也就是抢点东西,还总是被明军追着屁股打。而这72人不同,虽然打扮成“倭寇”的模样,但是更像久经战阵的特种兵:组织有序,执行有力,进退有距,战法有谋。他们轻装上阵,把特种作战发挥到了极致,我们从作战过程来分析,为了叙述方便,我还用““倭寇””来称呼他们。
组织有序。这72名“倭寇”从上虞县登陆后,试探性攻击会稽,占领一座民宅,闻讯而来的官军将其层层包围,理论来说,这72个人面对这种局面应该吓破了胆,或分开逃窜,或投降。然而,绍兴知府刘锡,卫所千户徐子懿带领上千人攻打了一天,愣是没有攻进去,这两位领导可以都要怀疑人生。
天黑以后,“倭寇”用夜色掩护,向外突袭,乘坐木筏由东河突围而去,返乡的御史钱鲸不幸被杀害。可见有这强大的组织能力,绝不是一般的“倭寇”可比,就好像经过多次演练一样,没有一点漏洞。组织能力不是个人能力,而是一个团体通过整训,发挥整个团队的战斗力,而且这种力量是可持续性的。
执行有力。挫败刘锡、徐子懿之后,他们大胆杀向浙江的首府杭州,而省级首府的驻军竟然一触即溃,眼睁睁看着“倭寇”在杭州城内杀戮劫掠。冲到城外,跑到于潜、昌化二县烧杀抢掠,搅得两县鸡犬不宁,接着结队西进,攻进淳安县。沿路官兵一路围追堵截,被消灭了12个人,“倭寇”此时只剩下了60人。
这些人应该不是劫掠,而是为杀戮而杀戮。如果这些人劫掠,抢到的东西很快会成为他们的包袱,影响战斗力。而面对那么多的金银财宝,美女娇娘,这72人能够隐忍,足见其执行力是非常之大。据《明书•日本传》记载:这次军事行动,没有用“奸淫”这个词,这与真“倭寇”的作风是不符的。说他们“劫掠”,那财物怎么处理呢?我认为不准确。
进退有据。“倭寇”60人继续向帝国内陆大胆挺进。他们冲出浙江,打到徽州府歙县,转入南直隶境内,犹入无人之境,连战连捷。徽州守卫关隘的500名官兵不战而逃,一路烧杀,打到宁国府泾县时,再度击败知县丘时庸的队伍;“倭寇”进军到南陵县,县丞莫逞派三百人防守关隘分界山,这支队伍见到“倭寇”来袭同样全部逃窜,南陵县也被一通蹂躏。
建阳卫指挥缪印、太平府当涂县丞陈一道、太平府知事郭樟等5个百户卫所长联合率军增援,结果500多名官兵没有近射格斗,远远地射了几箭,被“倭寇”接住,一帮人吓得魂飞魄散,一哄而散。显然,这主要是因为所用的弓弩都磅数太低,根本无法对远距离的目标缺乏有效杀伤力。能射出几箭,实属不易。
陈一道率领的芜湖兵士不信邪,留下与“倭寇”死磕,结果被身经百战的“倭寇”全部砍杀。沿途失去官兵保护的乡镇平民只要是躲避不及全遭杀戮。
“倭寇”接着北上到太平府芜湖县,对官兵失去信心的芜湖市民自发行动起来,他们与“倭寇”展开激烈巷战,事实证明,“倭寇”也不是神勇无比,据《明书•日本传》记载:“各商民义勇登屋以瓦石灰礶击之,贼多伤者,遂奔去,各商兵下屋生缚二倭,斩首十级。”
“倭寇”见打不过这里的民间武装,就改变攻击方向,转攻太平府城。驻防太平府城江都御史史褒善派出乡兵对战“倭寇”,结果被打败。史褒善吓得砍断护城河绳索,闭门坚守不出。“倭寇”面对高高的城墙和厚厚的城门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这50人如果不是对当地民风、官风与地理环境极为熟悉,靠几个真正的倭寇根本就打不出这种结果。要知道当年交通极为不便,而且没有GPS或北斗为他们定位与导航。他们的原则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走,或换一个地方再打。不是乱毫无章法的乱来,而是进退有据。
战法有谋。遇到挫折,他们转而向北攻击,目标是南京应天府,50名“倭寇”仅在江宁1地就斩杀300名官兵。途经秣陵关时,50名“倭寇”毫发无损杀至南京城下,开始进攻南京城。这是明军历史最大的耻辱,没有之一。
明南京城是明朝京师应天府(南京)府治所在地,亦是明朝前期首都,后期陪都,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规模最大的都城,其规模之大,史上诸城均难望其项背,面积逾230平方千米。明代中叶,南京城人口达120万,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终明一朝,南京一直是全国的经济、文化中心,南方的军事、政治中心。经过查阅史料,当时拱卫南京的明军超过12万。所以,后来黄仁宇先生也感慨万千,不可思异。这不是发动自杀攻击,做“螳臂当车”的事吗?在笔者看来,这50人根本不是什么“攻城”,完全就是为了制造影响,把动静搞得越大越好。
最后结局:南京城受到攻击,朝野震动!当皇上得知攻城的只有50名“倭寇”,龙颜震怒,顿起杀心。邻近各省的军政大员再也无法坐视不理,苏州巡抚应天都御史曹邦辅率领大军从太湖方向前来驰援。“倭寇”攻城被火器部队打退,派出的间谍也被抓获,他们于是放弃攻城。
当得知明朝有官兵从太湖方向前来增援,“倭寇”认为攻城不利于自己,但是可以与明军最后一博。此时他们完全可以凭借对地形的熟悉撤到海边,然后从海路逃走。可是他们放弃生路,而是沿着官兵增援的方向攻击前进,途经秣陵关时,竟然将刚刚聚集起来的数千名官军吓得四散而逃。
“倭寇”一夜狂奔一百八十里,到达苏州府浒墅关,与几十倍于己的官兵遭遇。我估计50名“倭寇”到了体力的极限,官军则以逸待劳,经过一番血战后,50名“倭寇”被1万官兵KO。
行文至此,笔者也感慨万千:我是比较倾向于王守稼《嘉靖时期的倭患》的观点,明帝国与倭寇的战争,其实是一场内战,是一帮被“禁海令”搞得没法生存的百姓,纠集日本海盗进行走私、明帝国反走私的双方之间的斗争。现在很多人对“禁海令”口诛笔伐,其实那是不懂得历史经济学,“禁海令”其实就是明政府垄断对外贸易,掌握金融权。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就不展开了。
胡宗宪用诡计诱杀了“倭寇”首领汪直、徐海;戚继光则训练了一支戚家军,与倭寇的战斗打出1比10的交换,然并卵,并未彻底消除倭患;真正解决倭患的是嘉庆死后,隆庆帝继位,实施了“隆庆开关”的国策,明帝国不得不让利于民,大家都可以合法的赚钱,何必要去拼命呢?
可见伟人说得没错:闭关锁国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才是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