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30日,在江西省南昌火车站拥挤的春运人潮中,新华社的一位记者用镜头记录下了一位女子的身影,照片一经刊登后,便引来了无数人的关注。

这张照片有何特别之处?而这个女子又为什么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被记者选中并拍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那位记者本人的回忆,当时的他正举着相机为春运的新闻报道拍摄素材,这时人潮中一个高耸的灰色编织袋成功吸引了他的目光,紧接着,一个怀抱婴儿、弯腰驼背的年轻女人走出了人群,亦步亦趋地慢慢向记者走来。

女人有着一张红扑扑的脸,头发有些凌乱,身上披着黄色的旧毯子,一只手紧紧拎着一个背带打了结的背包,看起来风尘仆仆。

而和她略显狼狈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她怀中那个裹着整洁浅蓝色棉衣的婴儿。

负重前行的年轻母亲,温暖整洁的小小婴儿,嘈杂拥挤的火车站,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一幅深入人心的画面,而后通过记者相机的记录,成功传递到了全国人的面前,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许多人对这名年轻的母亲表达了好奇和关心,想要知道她的更多信息,但由于只是车站的匆匆一瞥,又赶着春运的大潮,记者也没来得及了解这名女子的任何信息。

而中国这么大,仅凭一张照片去找人,莫过于大海捞针,大家的关心就好比石沉大海,永远无法传递到照片主人公身边。

随着时间流逝,人们也渐渐淡忘了这张照片,但有一个人,却始终没有放弃寻找,他便是拍摄照片的那位记者,周科。并且他这一找,便是11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1年,在新华社和热心网民们持续的支持下,周科终于找到了当年那张照片中的年轻母亲。

然而时过境迁,当记者再一次见到她时,从女子那里得知的消息却让他深感揪心和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无意中抓拍的照片,竟是她与孩子的最后一张合照

记者周科对照片中女子的执念,还要源于他见到她第一眼时产生的感触。

周科说,女子背着重重行李却还紧紧护着孩子的样子,让他仿佛看到了自己的母亲,当年他的母亲便是这样背着行李送他上学,风雨无阻,不求回报。

而反过来,之后每一次想到自己的母亲,周科就会相应的想起这位“春运妈妈”,并为没能在火车站鼓起勇气留下那位年轻母亲的联系方式,而深感后悔遗憾。

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他决心找到这位年轻母亲,不管要花多久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在关注此事的并不只有周科一人,新华社的其他同事,以及当初被这张照片打动的广大网友,都为周科提供了不少帮助,并通过这张照片搜寻到了不少零散的信息。

当然,仅仅依靠一张照片,能找到的线索少之又少,其中大部分还都是镜中花水中月,但周科也从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即使扑空许多次,还是没有放弃希望。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经过了十一年的寻找之后,周科终于在网友的帮助下得知了这位母亲的可靠讯息,并顺着线索查到了更多的详细信息。

原来,这位打动了中外无数网友的“春运妈妈”来自四川大凉山,是一位彝族姑娘,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做巴木玉布木。

周科激动万分,立马决定要亲自去凉山见一见这个让他记挂了十一年的春运妈妈。

周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1年春节前,又是一年春运,周科一如十一年前一样走进了火车站。只不过这一次,他不再是那个观察记录春运旅客的记者,而是成为了旅客中的一员,坐上了前往大凉山的长途火车。

经过了漫长的旅途,火车终于驶入了凉山境内。周科看着车窗外的茫茫大山,听着火车的轰鸣声,心中思绪万千,有激动,有期待,也有紧张。

周科的第一站是凉山州的首府西昌市,在这里短暂停留后,他继续出发,前往此行的真正目的地,一个位于凉山越西的贫困山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车马劳顿、几经辗转之后,周科终于来到了巴木玉布木所在的村子。此时正值冬末,虽是个阳光灿烂的晴天,但山村里的景象一片萧条,北风带着寒意掠过周遭枯黄一片的山头,吹过眼前零散分布的一座座平房。

周科沿着村口的水泥路走了没几步,一个披着驼色大衣、戴着棕色帽子的女人领着几个孩子向他走来,正是得知消息前来村口迎接他的巴木玉布木。

周科带着几分激动快步上前,眼前的女人面色红润,但和照片上相比还是消瘦了许多,只是那双眼睛依旧和当年一样坚定明亮,周科通过眼神一下就确认了对方的身份,一句憋在心里许久的话脱口而出:

“我找了你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闻言,女人脸上露出惊讶又腼腆的笑容,有些不敢相信,而周科盯着她的脸,说了句“你瘦了”,随后便掏出手机向她展示当年那张轰动一时的照片。

这是身处大山深处的巴木玉布木第一次知道自己照片的由来,知道自己原来早在不知不觉中,就火遍了大江南北,甚至火到了国外。

随后在她的讲述下,大众终于得知了这位“春运妈妈”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于大凉山贫困山区的巴木玉布木有着一个不幸的童年,幼时家中常常吃不上饭,兄弟姊妹又多,于是和其他彝族姑娘一样,她没上学,也没机会识字,能跑能跳后就要帮着父母照顾弟弟妹妹,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

然而她的村子所在的地方土地贫瘠,地里的石头比泥巴还要多,一年到头就是抡圆了胳膊干,也不见得能收获多少粮食,家家户户都随时饿肚子。

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巴木玉布木刚到了十几岁的年纪,就定下了亲,早早嫁了人。但结婚不能改变艰难的现状,只是守着石头山的话,不过是走父母的老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两人的第一个孩子长到能够自理之后,生活的压力骤然增加。为了生计,巴木玉布木与丈夫选择了外出打工,但由于是少数民族,他们在邻近的大城市很难找到工作,为了获得更多机会,她与丈夫只能分头前往更远的城市寻找工作。

在2009到2010年,怀着二胎的巴木玉布木在南昌的一家砖厂干苦工,一个月挣五六百块钱。

年底时,孩子出生,巴木玉布木也不得不带着孩子一起工作。砖厂的条件艰苦,到处都是粉尘和碎砖,或许正是这个原因,孩子没多久就开始生病,但巴木玉布木微薄的收入无法承担在大城市的医疗费,只得带着孩子返回凉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问起她带着孩子为什么还要背那么多行李时,巴木玉布木笑着说那里面都是被子棉花,因为穷,旁人看来不值钱的床上用品却是她需要随身携带的重要财产,不管去哪儿打工都会背着。

而当周科转而问起当时怀里那个裹着崭新棉衣的孩子现在如何时,巴木玉布木的眼神黯淡了下去,周科心里咯噔一声,紧接着就听到了一个让他揪心的答案。

回到凉山的老家后,巴木玉布木就第一时间带孩子去看了病,但是由于当地医疗水平的落后,孩子在五个月后还是不幸夭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结果无疑是让人痛心的,周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孩子在母亲怀里被小心呵护的场景,即使被行李压得直不起腰,即使身上衣服破旧沾满灰尘,巴木玉布木都还是那样小心翼翼抱着孩子,眼神坚定。

而更让人吃惊和感慨的是,当时的巴木玉布木,也才年仅21岁而已,正是花一样的年纪。

谁又能想得到,在同龄女孩都无忧无虑享受青春的时候,她却已经成为了两个孩子的母亲,用坚强的脊背承受了如此多的苦难与痛苦呢?

而周科那机缘巧合下拍下的照片,竟成了她与孩子的最后一张合照。

周科不由得对这位母亲心生同情,为她感到深深的难过,但接下来巴木玉布木的一番话,却让他对这位目不识丁、历经苦难的女人感到了由衷的钦佩与尊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穷人多生孩子就是愚昧?“春运妈妈”的回答引人深思

周科没想到当年照片上被母亲小心护在怀里的孩子竟然已经不幸夭折,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余年,但旧事重提对于一个母亲而言无异于在伤口上撒盐,对此他感到有些愧疚。

但周科还来不及表达歉意和遗憾,就见巴木玉布木本人已经收起了悲伤,一张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脸上露出乐观的笑容,说出了一句让周科十分敬佩的话:

“我慢慢振作起来,不管我们家里困难或者发生什么,坚强起来,振作起来,都要往前走。”

周科彻底被她的乐观和坚强打动了,他本来以为这位母亲会被生活打击得消沉,但在交谈中,巴木的一言一笑都深深地感染着周科,让他这个来自发达城市的人受益良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十年时光匆匆而过,三十多岁的巴木已经有了四个孩子,当初的失子之痛也都被这位坚强的母亲转化为了对其他孩子的爱,变成了四个孩子脸上幸福的笑容。

不过看着消瘦了许多的巴木,也有人对她生这么多孩子的决定感到了不解,认为在贫穷的处境下,生太多孩子无异于是雪上加霜,而她十年后依旧贫穷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但事实上,对于生活在大凉山的广大少数民族同胞尤其是彝族同胞来说,孩子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希望。他们的贫穷是事实,但不代表他们应该甘于贫穷,而孩子,就是他们走出困境的最大希望。

的确,因为贫穷,他们曾失去了一个心爱的孩子,但他们没有屈服于贫穷,而是用实际的行动给出了一个能击碎旁人质疑的答案,这个答案便是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巴木和丈夫都从未接受过正规的教育,因为他们的父母挣扎于温饱,无暇顾及教育,但是他们却没有让自己的孩子走这条老路,不管贫穷与否,都坚持让自己的孩子去接受教育,并告诉孩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虽然在教育落后的凉山,他们的孩子无法接受到和城市孩子一样的精英教育,但是从几个孩子挂满阳光笑容的脸上,能看到他们精神上的健康与富足。

看着这位母亲和簇拥在她身边的四个健康孩子,希望的光芒在他们眼中如同钻石一般时刻闪耀,你不得不相信,不管贫或富,孩子都不是负担,而是生活的希望。

令人欣慰的是,命运没有亏待坚强的巴木一家,在经历了最黑暗的时期之后,他们的生活迎来了一场新的转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现实版的《山海情》,希望之花盛放大山

正如电视剧《山海情》中讲述的故事一样,巴木玉布木的家庭和她所在的村庄并没有一直困在贫穷的桎梏里,而是在国家的一系列扶贫政策引导下,靠着勤劳与努力一年年走出了穷困。

2014年,巴木一家被纳入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基本的生活开销得到了保障,夫妻俩的生计压力大大减轻。

紧接着,在当地的政策扶持下,巴木所在的桃园村引进了更适宜当地土质气候的烟草种植,巴木意识到这是一个改变奔波打工现状的好机会,于是劝说丈夫加入了烟草种植户的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没有任何经验,但两口子还是凭借着自己的勤劳,从零开始慢慢种出了十几亩的烟草,为家庭带来了每年四万的收入。

这四万在城市家庭看来不算什么,甚至显得有些寒酸,但对于巴木一家,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再加上两人农闲时外出打工的所得,完全可以让全家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

到周科找到巴木的时候,也就是2021年,她们一家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十万元,彻底摆脱了贫困户的标签,并且还在国家的建房津贴帮助下翻修了自家的土坯房,住进了白墙黑瓦的水泥新房,再也不用为“住不暖”而发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桃园村,像巴木一家这样走出贫困的家庭还有很多,那一座座看似不起眼的平房就是最好的证明,虽然它们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比起过去遍地土屋的破败样子,如今实现通水、通电、通路、通网“四大通”的桃园村可说是焕然一新。

“春运妈妈”巴木玉布木一家的经历,可说是整个凉山乃至全国贫困地区家庭的缩影,好在如今迎来的是一个美好的时代,人们不灭的希望终于等来了甘霖,在大山里开出了美丽的花。

让我们祝福这位坚强美丽的“春运妈妈”,愿天下再没有苦难和贫穷,每个孩子脸上都能绽放出幸福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