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食用油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对于食用油的烟点,大家了解多少呢?在百科上,烟点是这样定义的:指在不通风的条件下加热油脂,观察到样品发烟时的温度。而对于食用油来说,烟点则是把油加热到一定程度,油开始冒烟时的温度。 那么问题来了:烟点的高低对食用油有什么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别小瞧食用油加热冒烟,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的,油烟点高的颜色浅,烟点低的颜色深。烟点在食用油使用过程中的指导意义:
1、在此温度之下,一些挥发物质如水、游离脂肪酸、氧化降解之短链产物会从油品逸散出来,产生可识别的青烟。
2、油在此温度成分出现变化,开始变质冒烟,尤其会产生各种有害健康的物质、致癌物。
3、某些没有良知的厨具厂家会吹嘘自己的厨具无油烟,这绝对是骗人的,因为任何食用油超过烟点后都会冒烟,都会分解。但是,较好的厨具能让锅里的食用油受热均匀,不会因局部过热而导致部分食用油冒烟。
怎么选择食用油的烟点?
当食用油的烟点高于烹饪时的温度,才是安全的。通常小炒的温度会高过100摄氏度,中炒达到160-180摄氏度,大火炒或煎炸甚至会超过200摄氏度。烟点高的食用油推荐用于炒菜、油炸,比如:菜籽油、猪油、精练花生油等。烟点低的食用油推荐用于凉拌、生食,比如:橄榄油、亚麻籽油等。
一般来说,油的烟点越高,越稳定,烹饪中越不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通常情况下,市面上大多数精炼油的烟点都达到200摄氏度以上,初榨或压榨油普遍在100-200摄氏度之间。
温馨提醒:警惕市面上打出的无烟油,食用油都有烟点,只是有高低之分,所以千万不要被虚假广告给骗了,如不清楚可以详细咨询导购员,切勿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