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年全国房地产市场的走势基本上已经出来了。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国家统计局这两天发布的房地产数据。

你只需要看一下每个月的销售面积,就能领会到这一年的艰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这一张图可以看出:全国新建住宅月度销售面积最高的,是3月份(12864万㎡)——这得益于2022年末的救市政策与疫情放开在春节之后形成的叠加效应。

4月份便急转直下,仅仅只有3月份的一半(仅剩6715万㎡)。「金三」是有的,但「银四」完全不存在。也就是说,到了4月份,救市政策的效用已经消退了。

为什么6月份的销售面积(10929万㎡)又重新走高?放在从前的年份,6月份(冲半年度销售指标)和12月份(冲全年销售指标)的销售面积都是最高的;但在今年,6月份的销售面积还是弱于3月份——还是那个原因,救市政策的效用已经消退了。

所以到了7月份,你就看到了全年最低的销售面积(仅剩6031万㎡)。于是,7月24日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最高指示都已经说得这么明确了,为什么8月份的销售面积(仅有6188万㎡)仍然没有起色?因为落地政策出得很慢——像「认房不认贷」(2023/8/25)和「降首付比例」(2023/8/31)这样的具体措施,都是在一个月之后才姗姗来迟。同样,那些想要放开限购的地方政府,也是在一个月之后才陆续获得住建部的放行。

虽然9月份的销售面积(8959万㎡)拉出了一根小阳线,但已远远弱于3月份。值得注意是:8月份出台的这些救市政策,其力度强于2022年末的那些救市政策,但效果却越来越差。

到了10月份,救市政策的效用又消退了,而且是以更快的速度消退——10月份的销售面积(6616万㎡)又迅速滑落。

那么,剩下的两个月会怎样?11月份应该会比10月份更差,12月份会有所抬头,毕竟房企还是要冲年度销售指标的(差不多就是加大优惠力度的意思)。但是12月份恐怕无法突破3月份的高点,甚至可能无法达到6月份的第二高点。

◆2023年全国新建住宅月度销售面积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梳理

我们为什么要逐月分析销售面积的变化?我们想说的是:相关部门很可能高估了政策的威力,低估了本轮房地产困境。

用轻药的时机已经错过了,现在该是用重药的时候。如果现在还不舍得用重药,等到明年开春之后,只能用比重药更重的重药,才会有效果——但是,那种副作用会很大很大。

我们只是遗憾。我们只是惋惜。越是贻误战机,副作用就越是不可承受。

这一年只剩不到一个半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