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系【医学人物周刊】原创,如需转载请添加文末微信。

全文2535字,阅读时长约5分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阳火车站

数月前,吴静因为身体不舒服、贫血去医院检查,当看到检查结果是肠癌时,她的整个世界都塌了。之后情况快速恶化,仅一周时间,肠癌就进展到出现腹水阶段,医生告诉她生存期只有20周左右,最差的情况可能只有数周。如此年轻的生命却突然进入了倒计时,吴静不想就这样放弃,她用尽全力要让自己振作起来。在家人的陪同下,吴静辗转咨询了多家医院,可得到的回答却都是“建议放弃治疗”。

来到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沈阳五院”)时,吴静几乎是不抱什么希望的,她已经习惯了被安慰性的婉拒。接诊她的是沈阳五院肿瘤科主任,也就是两年前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的“肿瘤门”事件的当事人陆巍医生。一年多前经历过“肿瘤门”的是是非非后,身心俱疲的陆巍从上海远走东北,这是他在沈阳五院工作后印象较深的一位病例。

在给吴静做了检查后,发现其腹水严重,多名医生还是建议放弃。但陆巍觉得哪怕还有一丝希望,就该为患者争取,哪怕风险很大。于是,陆巍力排众议,做出了这次超越常规的医疗决策,冒着风险给吴静快速安排了手术,在对肿瘤进行根治切除后又迅速转去化疗。结合后续的一些治疗,本来觉得生命已经所剩无几的吴静,如今已经康复了,至今未见复发。

在经历过命运爆锤,在人生低谷痛苦徘徊了很久的陆巍,如今更多的是一份阅尽千辛的淡然。他不想去形容这样的病例是创造了奇迹,尽全力去挽救生命只是出于作为医生的本能。再次拿起手术刀,能为患者做点事,便是他最大的欣慰。

作者 | 人物君

纷扰之后

这也是在去年初与陆巍医生在北京相见后的再度重逢,那次陆巍恰是在上海因新冠疫情封城前的一周来到的北京。按他所言,他想为自己无端被摧毁的职业生涯讨个说法。2021年,那场由当时还在北医三院肿瘤科的张煜医生攻击时为上海新华医院陆巍医生过度治疗的“肿瘤门”事件,在全国闹得沸沸扬扬(此事件之前的报道已有很多,在此不再赘述)。

后来虽经国家卫健委组织专家对陆巍的治疗方案鉴定后,表明没什么问题。但事件随着网络的发酵已完全不受控制,吃瓜群众热衷的是看热闹,没人关心专业的治疗方案到底该如何。那阵子,因为上海疫情封城回不去的陆巍,在北京一待就是两个月,一个人窝身于二环西直门附近的小酒店里。那时候他的状态很差,按他所说的,工作、生活已被彻底撕碎了,再也回不去了。

后来机缘巧合,他被沈阳五院聘为肿瘤外科主任,虽是与上海远隔千里,但当时的他已顾不上想那么多,只想着能重归临床,拿起自己熟悉的手术刀。

这一次再相遇,看到他如今的状态,确是好了很多。

“心境平和了很多,我相信事实自有公论。现在只想专心救治病人 ,那是自己最熟悉也是最喜欢的事……”

柳叶刀梦

此刻的陆巍思绪万千,往昔的点点滴滴犹如电影胶卷般在眼前重现。

今年是陆巍的本命年,48岁的他倒也未显苍老,可一细想自竟己已在手术台前站了二十多个年头。尤记得17岁那年,自己站在人生的分岔路口,面对高考志愿填报的迷茫,是父母帮他做了报考医学院校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陆巍(右一)与同事在手术中

“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对医生有着懵懂的向往。因为父亲也是外科医生,多少有点耳濡目染吧。”

于是,陆巍报考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那时候的他想法很简单,就是想成为一名拿起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但他显然低估了这一行当学习和工作的难度。

摞起来有一人高的专业书、繁杂的知识体系、枯燥的基础课,随便单拎出来一个都足以让人头大,但这条荆棘之路却是医学生们必须趟过的。渐渐地,陆巍对于老师上课时讲的一些非常“烧脑”的临床病例倒是越来越有兴趣,他最喜欢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步去探寻这些复杂病例背后的原因。

“我记得当时有位讲课形象生动的老教授,在课上与我们探讨分析病例。比如患者在过去5年中出现了什么情况,将这些加到现有病史中,然后再对该病例进行分析,就会得出另外一个截然不同的诊断。”

这让陆巍觉得妙趣横生,也是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他极其重视临床经验的积累。作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陆巍那时不用背负考研的压力,顺利来到学校附属的三甲医院实习。这之于他而言是一个博闻强识的机会,实习阶段可以将基础学习阶段很多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做到融会贯通;同时,三甲医院收治的很多疑难复杂病例,极大程度打开了他的眼界,让他得以快速成长。

陆巍至今还清晰记得当时带教他们的老师的严苛要求,实习生要求汇报病史,答不出的话会受到严厉批评。多年后的某个瞬间,陆巍突然意识到带教老师的良苦用心,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一切要以患者为中心,在床边观察患者和病情才是最重要的。

往后的漫漫从医路,这句话总是无声地警醒着他。

只有医生才懂的成就感

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的学习后,陆巍成了一名真正拿起手术刀的外科医生。从上海的中山医院、新华医院再到如今的沈阳五院,他始终谨记“将患者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为不同患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努力将一个个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拉出深渊。

可陆巍未曾想到,一直努力将别人拉出深渊的他,却因为2021年那场突如其来的“肿瘤门”事件,而让自己跌入了舆论的深渊。虽是经官方数月调查后,得出“肿瘤事件治疗基本符合规范”。但由此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在很长时间难以消除。

“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无人愿意思考事实逻辑如何,他们只是天然对负面感兴趣。”

那段时间陆巍只能无言面对网上的谩骂,是那些曾经他治疗过的患者给予了他最大的安慰,“这也是支撑我继续当一名医生的决心。”

陆巍说,有些事情是医生才懂的成就感,看着患者从入院时的形容枯槁到出院时的容光焕发,是最让医生高兴的事。

“管那风波继续,清者皆未惧。”

如今在沈阳五院,重回手术台,帮助一个个患者战胜病魔的陆巍,找到了作为一名医生久违的幸福感。他也将自己总结和理解的“诚信、细心、坚韧、理性”外科医生八字箴言,传递给他们团队的每一位医生。希望他们能永远将患者放在第一位,真诚对待每个患者,以扎实的外科基本功帮助患者们逃离病痛的折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雪后的沈阳浑河桥

“一年半前刚到这里时举目无亲,多多少少还没从网暴中走出来。但现在好多了,远离喧嚣,简简单单地只考虑治病救人挺好。有空了在网上给大家做做科普,晚上没事时约着朋友一起撸个串……”

责编 | 念 知

校对 | 苏 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