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286字,阅读大约需要3分钟

好友聚会。公认最潇洒时髦的A都在吐槽40后50后父母吵架,夹在中间左右不是做出气筒。一地鸡毛的话题和她身上的普拉达实在不搭。一聊才知道大家都有苦水可以倒。

“之前我还为主持公道跟所谓过错方大吵,结果一转身两人又和好了。” “听到他们吵架头都炸了!每次都在重复同样的鸡毛蒜皮…”

如果我遇到这种情形,只会像个chatgpt般回复:如果两个人在一个空间里不舒服了,就分开冷静一下。暂时分开也可以,永远分开也可以。可以承担后果就可以。

冰冷的外壳是一层坚固的保护膜。

守护自己的能量,才能利人利己。

我们这些小孩都已成年。虽焦头烂额但不会存在被逼疯的问题。难以想象小朋友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何等的分裂和崩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问妹妹,如果在美国,你喜欢住邱阿姨那边还是徐阿姨那边?

她果断选徐阿姨。

“因为她会像养小狗一样,想起我的时候给我扔两根香肠,或者带我出去溜一圈。如果邱阿姨她会更像个妈妈。我不需要第二个妈妈了。”

听得笑死。

我们家像野草一样恣意生长的娃们,习惯了自由。

我无所谓你们长成啥精致名贵的盆景。每一株野草都有它独有的生命。‍‍‍‍‍‍

徐阿姨表扬我没有过度关注娃。 我说过犹不及。过度了必然损人不利己。

有时候,不被过度关注是一个允许了的自由。

过度关注往往包含了一种期待、一种要求,甚至控制。

要知道我同学那么老了还被父母操控,往家里送各种50年代审美的被套床单,美其名曰“以后死了你们看到这些就能想起我”。这绑架简直了。 理所当然的认为亲生的最容易控制,实现自我权力最便捷。

不是因为你生了我,你就可以对我为所欲为,在我的地盘上拉屎撒尿啊。 先看到自己的懦弱空洞虚荣,再来插手别人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部分父母的眼界格局,也根本没资格给孩子做什么未来规划。不焦虑不搞精神虐待已经万福金安了。‍‍‍‍

听心理医生讲花季少年抑郁的真实案例,惊恐难受之余,觉得他们的父母应该先去跳楼。

“怎么生了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你自己是个什么东西?)

“我们两个都是博士你读不好就是丢全家的脸…”(全家的脸有多少人认识真想多了)

不由分说的打骂,家暴不仅限于男女。真正的爱难道不是全方位的接纳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么。最可怕的还有老了之后还把责任都怪到下一代成年人身上的:“我赌博是因为你不生娃,你只要生娃我就戒赌!”寄生虫心态,也是另一种PUA。

我不够完美的人生,你替我完成。

我走出家门的面子,你替我来撑。

某个角度来说孩子确实是父母最好的作品。但成年后的版权不在父母手里。每个人最好的作品是自己的人生。更何况很多所谓作品的诞生和半夜不小心画个地图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到了既是父母,又是孩子的年纪,瞻前顾后,仿佛同时看到了以前和未来。

怕不怕?

看清楚自己。哪怕老眼昏花了也去努力看清楚自己。

每个人只能对自己负责。每个人都先管好自己。



11月17日周五晚19:30,学院运动风Champion kids秋冬款上新!1919年成立、在美国家喻户晓的Champion,创造了世界上第一件连帽衫,世界上第一条尼龙网眼运动短裤……鞋帽部分码成人也能穿!最低直播价仅为成人同款的三分之一⬇️


怕错过直播或没时间看直播的各位,长按二维码入群直接同步下单⬇️

马晴

前申报时尚总监 娱乐副总监

沪上资深媒体人。十余年来致力于把明星打回人形,用报道伴随明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