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之第一孝:孝感动天
【原文:】
虞舜,瞽瞍之子。性至孝。父顽,母嚚,弟象傲。舜耕于历山,有象为之耕,鸟为之耘。其孝感如此。帝尧闻之,事以九男,妻以二女,遂以天下让焉。
【译文:】
五帝之一的舜帝(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是瞽瞍老汉的儿子(瞽瞍,盲人也)。天生就懂得大孝。他父亲脾气古怪,继母性情变化无常,同父异母的弟弟名字叫象,非常不懂事(他们多次设诡计陷害舜,但舜毫无嫉恨,总是以德报怨)。舜每天去历山耕田种地,干活时有大象跑来替他拉犁,小鸟飞来如他播种,是他的孝行感动了上天才会有这样的景象啊。尧帝听说舜的事迹后,让自己的九个儿子拜舜为师(在舜手下做事、学习),把自己的二个心爱的女儿(娥皇、女英)同时嫁给舜为妻子,最后把天下禅让给了舜。
史书记载中告诉我们,在虞舜很小的时候,他的亲生母亲就死了。瞎眼的父亲给他娶了个后娘。后娘心胸狭隘,嫉妒心强,对虞舜很苛刻,很狠毒,动不动就骂,就打。当后娘给虞舜生了个叫象的弟弟后,后娘对虞舜更厉害。弟弟在他后娘的教育下,也横蛮而不讲理,常常欺侮哥哥,愚顽的父亲、狠毒的后娘、骄横的弟弟多次欲将虞舜置之死地而后快,以至于虞舜尚未成年就被扫地出门,在妫(guī)水转弯的地方筑了个茅棚安生,并且开始到历山开荒种地。秋收时打下的粮食,虞舜选最好的首先满足父亲、后母和弟妹。虞舜尽管受尽虐待,但是没有怨言,小心笃谨地善待父母、弟弟,以孝心来感化家人,没有半点松懈。史书毫不含混地肯定了舜以孝立家。
如果没有虞舜“以孝立家”的环节,就不会有“孝感动天”的存在,就不会有一系列关于虞舜至孝的故事。
因为舜的孝心感天动地,所以舜能被世人尊敬、拥载、效仿;所以得以被尧看重。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虞舜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山野村夫成为“帝”,其根本原因在于他的“孝感动天”。
“百善孝为先,孝为百行首”。作为舜帝,生活在一个家庭环境极为恶劣的环境中,父亲非但眼瞎,而且顽固不化;继母又是一个心地十分狭隘且歹毒的泼妇,弟弟狂傲顽劣,无所不为。就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在三番两次受到迫害的情况之下,舜始终遵守孝道,敬重父母,友爱弟象,以德报怨。纵使被帝尧举用,身事朝廷,仍然受到迫害,舜一如既往,不计前嫌,孝顺、友悌[tì]如初。
中华民族从尧舜开始,治国以德,治家以孝。孝生礼,孝生忠,孝生博爱,孝生顺从。孝,千百年来成为华夏大地“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
李来万 九嶷山文旅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