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赵世峰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11日在航空自卫队入间基地举行的航空阅兵式上,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发表训示时称,将在2027年之前将航空自卫队更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日媒报道称,这将是日本自卫队自1954年创建以来首次改名,此举旨在强化日本太空防卫力和遏制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截图

岸田强调,“情报收集、监视、通信等对太空的利用,在战略上极为重要。”他还表示,“将强化自卫队的太空作战能力,在2027年之前将‘航空自卫队’打造为‘航空宇宙自卫队’。”日本政府在2022年底制定的《国家防卫战略》中曾写明更名方针,但没有明确提出更名时间。

日本《读卖新闻》2020年1月曾发表题为《航空自卫队改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的报道,称日本政府朝着将航空自卫队改名为“航空宇宙自卫队”的方向启动调整工作。

据报道,日本航空自卫队定员约4.7万人,通过推进警戒监视活动无人化等措施,现有人员的70%%就足以应对传统的航空自卫队任务,其余30%人员负责太空等领域的新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0年,时任防卫大臣河野太郎(左)为“宇宙作战队”授旗。

一般来说,太空是指距离地面100公里以上的宇宙空间。日本自卫队2020年5月创建首支太空部队“宇宙作战队”,规模约20人,并在山口县山阳小野田市建造了用于太空监视的雷达。在日本防卫省举行的授旗仪式上,时任防卫大臣河野太郎称,“为了尽快适应新的安全保障环境,必须尽早构建太空情况监视等体系”。

据共同社报道,2021年2月,时任防卫大臣岸信夫访问了位于东京都的航空自卫队府中基地,视察“宇宙作战队”训练情况。当时,岸信夫表示,“期待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以及美国太空军紧密合作,尽快建立实时监控体系。”

在构建地面监视系统的基础上,日本航空自卫队还新成立了“宇宙作战群”,自2023年度开始监视太空,规模扩至120人,任务包括监视太空垃圾、陨石、日本及他国卫星的运行情况,防止他国卫星对日本卫星造成干扰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拟在驻日美军司令部所在的横田基地设立“驻日太空军”。

日本政府2018年底在内阁会议上确定的《防卫计划大纲》,正式提出“跨域作战”理念和“多域联合防卫力量”建设目标,将太空、网络、电磁等领域新作战力量建设列为防务发展的优先事项。

日本政府自2019年夏季着手改革航空自卫队组织架构,时任首相安倍晋三2019年9月在自卫队高官会议上表示:“向‘航空宇宙自卫队’的进化已经不是梦。”按照日本政府的计划,2026年发射从太空对可疑卫星等进行监视的卫星,还将探讨部署保护人造卫星免受“卫星杀手”攻击的防护装备。

2019年12月,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成立太空军,此后日本航空自卫队与美军强化合作,积极参加美军实施的、旨在监视太空的多国桌面推演等。去年6月,自卫队派出两支部队和10余名专家参加了“环太平洋-2022”联合军演的“空天防御”和“网络安全防御”等桌面推演和论坛,旨在提升新领域联合作战能力。

今年9月,日媒披露美国拟在日本设立“驻日太空军”,与航空自卫队府中基地的“宇宙作战群”合作,强化驻日美军能力。据称,驻军地点设在驻日美军司令部所在的东京都横田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5日晚,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从东京羽田机场出发,赴美出席APEC会议。

日本政府去年底正式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三份安保政策文件,日本战后安保理念和防务政策发生重大转折,正式提出将航空自卫队改为“航空宇宙自卫队”,以强化太空战力,并将依次扩大太空相关部队。

航空自卫队更名“航空宇宙自卫队”,绝不是增加“宇宙”二字这么简单。日本政府希望快速发展其太空作战能力,尤其是太空态势感知体系,与中远程导弹相结合,实现天地察打一体作战能力。

航空自卫队改名是日本政府突破和平宪法“专守防卫”原则的步骤之一,反映出日本借提高太空安保能力之名,蓄意发展太空进攻型力量、推进太空军事化之实。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