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山有着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化,有些古老的地名一直沿用至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承载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精神内涵,是锡山重要的地方文化遗产。

7月25日,根据市民政局、市地方志办公室等六部门《关于公布2023年无锡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锡山区锡沪路、迎福桥、新塘桥、万善桥、柏桥、翰林桥、鸭城桥等7处地名入选2023年无锡市地名文化遗产名录。

锡沪路

锡沪路呈东西走向,全长约13公里。该路兴建于民国21年(1932年)10月,建成于民国24年(1935年)7月,是连接无锡与上海的重要公路。当时,锡沪公路自无锡经常熟、太仓、嘉定至上海,时称“江南第一大干道”,也是一条战备公路,便于向上海输送军队和物资。如今因交通变化已不具长途功能,而无锡城中段仍保留锡沪路旧称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迎福桥

迎福桥位于锡山区东亭老街东侧,东西走向,跨迎福浜。因处大西桥(迎祥桥)之东,居民又称大东桥。古语有云,富、贵、寿、考齐备为“福”,迎福亦有招福、纳福之意,该桥取其祯祥如意的寓意,故名“迎福桥”。迎福桥最早可溯至明朝嘉靖年间,华察退居故乡后,以家财出资,为地方新建重建了多座桥梁以济众渡,其中就包括迎福桥。后因水路便利,人口聚集,在桥两侧逐渐形成了繁荣的集市和村落,民国时至解放初期,此地一度为无锡东蚕种产业的主要集聚地之一。

新塘桥

新塘桥坐落于新屯、长大厦的交界处,横跨南兴塘河。最早的新塘桥建于宋代,华察重建为石级拱形桥。新塘桥村在清朝时的无锡县、金匮县远近闻名,清朝初年,安徽凤阳地区遭受严重水灾,有陈思溪率众避灾在此落户,因地处新塘桥南侧,以桥名为村名。1975年为适应道路建设拆除老桥向东200米移地重建。1978年又因河床改道而向南移地重建为钢架拱桥。1998年又因云林路拓宽改建为混凝土平板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万善桥

万善桥,清咸丰十年(1860年),唐懋勋父子在桥堍开办春源布庄,因生意兴隆,木桥被往来频繁的客户挤塌。唐氏在每件土布贸易中提取一枚铜钱,准备积聚3年后用这笔钱重建石桥,后由唐家出资补足费用,重建此桥,因造桥资金出于群众捐款,故取名万善桥,但人们仍习称双板桥,此桥因唐氏春源布庄,曾名闻大江南北。

柏桥

柏桥,古石桥,地处彩桥村柏桥自然村内,南北向,跨柏桥港河面。此桥始建于宋代,年代久远,经过多次修补。有传说造此桥的工匠已造桥百座,故取名百桥,方言“百”与“柏”谐音,后演变为柏桥。元代王仁甫所著《无锡县志》,已有“栢桥”的记载。“栢”,通假字,同“柏”。故此桥建于元代甚至更早时期,柏桥的历史,可追溯到宋朝。柏桥建好后,河因桥得名:柏桥港。此河东起后塘河和月溪河北,西至南北走向的濠河,也称濠桥河(河东岸从前称上马坝),濠河北起白米荡向南至黄塘河再东入鹅湖。

翰林桥

翰林桥原为古石桥,明朝时原名北市桥,后年久失修,于嘉靖年间由华太师(华察)个人出资重修北市桥,《华鸿山传》、明万历邑志均有记载。此桥数百年后年久失修,濒临坍塌。1907年开智小学开办后,为便利学生上学,乡绅薛蔚荪等集资重修此桥,并改桥名为翰林桥,寓意开智小学学子学业有成,金榜题名,也为纪念华太师修桥功绩(华察为明翰林院学士)。1966年更名反帝桥,1973年翻建水泥双曲拱桥桥名取北市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鸭城桥

鸭城桥,位于东亭街道之东,锡沪路北侧,横跨南兴塘河(今更名为九里河)。鸭城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爱鸭,特筑城垣以豢养之,鸭城就是夫差放牧水鸭的地方。鸭城桥古为渡口,在元朝之前建桥。明嘉靖年间,由邑人华启元募建鸭城新桥,隆庆年间又由华察修建,为石拱桥。1976年,无锡县交通局在鸭城桥桥西三、四十米处改建一座跨径45米、宽4米的钢架混凝土拱桥(石桥在新桥改建后拆除)。1993年,随凤威路拓宽而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平板桥。2006年,建筑二泉东路,南兴塘河改道,河东是锡沪路,河西是二泉东路。2009年旧桥拆除,新桥建在二泉路上。

来源:锡山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