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类的思想足迹有多远,阅读的空间就有多广。读懂奋斗,才能一往无前,无坚不摧。读懂责任,才能中流击水,担当重任。

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策划推出《青年先锋号》栏目,转载《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作家报》等青年主流媒体文章,开拓青年视野,探寻动人故事。让我们每周相聚于此,把阅读当作生活必需品,用不一样的视角品读多彩青年生活,用好奇与新知照亮前行的路。

让我们一起阅读,走进无尽的书籍世界,吹响争当青年先锋的号角,寻觅通往更大世界的千万条路。

北京豆汁儿

作者:何铱航

朋友,若你来到北京,已参观故宫、天安门、颐和园……登上了长城,走遍了中轴线,那么一定要再品上一碗正宗的老北京豆汁儿,体会这独属于北京的风土人情,这趟北京之旅才算圆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汁儿是不少老北京人的心头爱,很多外地朋友却难以接受,就是因为豆汁儿的味道太独特了“酸臭味”!那我不妨来和您说说这豆汁儿,您也不妨尝试着去品一品,看看能不能品出这老北京的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豆汁儿,我脑海里一下子就有了画面和味道了。当你端起一碗热腾腾的豆汁儿,透过热气就会看见豆汁儿的颜色是灰绿色的,比豆浆更稠一些,仔细看其中有细小的乳白色颗粒漂浮着。随着热气的升腾,一股淡淡的酸臭味钻进了鼻孔。我并不讨厌这气味,反而喜欢在这混合气味中去探索那隐藏在最深处的豆香味,不禁会再提鼻子多闻一闻。就着这热乎劲儿,你喝下一口豆汁儿,酸涩味入口入喉入胃。可能你一开始确实接受不了,但当这酸涩的味道随着暖流一路涌入你的身体时,会觉得你的身体被这股刺激的味道打开了,咂摸嘴回味一下,一股淡淡的回甘在口中徘徊,这时你的心就好似泡在一池清泉之中,感到舒服和放松。一碗热腾腾的豆汁儿喝下来,在酷热的夏天出一身汗,你会觉得全身通透,嗅觉开了、胃口开了、毛孔开了、心里也打开了。

我想这就是老北京人爱喝豆汁儿的原因吧,有种苦中作乐的劲儿。这豆汁儿本是穷苦人民发明的,就是做豆腐、做粉条的剩余残渣不舍得扔掉,而将这些发酵做成了豆汁儿。看似原料简单,但对身体可大有益处,能解暑、解毒、开胃、延缓衰老。据说这豆汁儿早在辽宋时期就已在北京盛行,深受北京底层人民喜爱;到了清乾隆年间,豆汁儿被引进宫中,被皇帝连连称赞,成为一道宫廷饮品。我们熟知的现代名人中也有不少爱喝豆汁儿的,比如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就对豆汁儿情有独钟,给自己冠上“喝豆汁儿的脑袋”的名号,另一位北京名人梅兰芳先生也是豆汁儿爱好者,每天都要喝上一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作为北京人,也是一位爱喝豆汁儿的主儿。告诉你一种豆汁儿的传统吃法,就是豆汁儿配焦圈和咸菜。先咬下一口油香的焦圈,再添一筷子咸菜,紧接着喝一口豆汁儿,这样嘴里就五味俱全了,豆汁儿的酸涩、焦圈的脆香、咸菜的咸辣,都混入口中。这种多层次多口感的交融与撞击,这种新奇感、满足感,我想是其他食物很难带给你的。这不正有点像北京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新潮的融合碰撞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老北京的豆汁儿深受北京人的偏爱。一碗豆汁儿,这最接地气儿的老北京小吃,融入了北京的历史与文化,体现了北京人朴实与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北京的融合与包容。

朋友,来北京别忘了享受这京味儿佳肴,体会一下这燕都文化。

来源:广州市机电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