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双11年度电商大促正式落下帷幕,和往年的双11大促销相比,今年的双11有些冷清,往年双11不少业绩爆棚的商家今年却显得有些低调,甚至对成交额等数据选择秘而不发,或者刻意回避这个话题。不少商家戏称今年的双11是史上最惨的双11,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到底是经济不景气还是民众消费观日趋理性,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双11大促活动源于2009年,当时只有27个品牌参与,成交额也只有区区0.5亿元,还不及后来单品促销几分钟的成交额。随着电商经济的发展,双11大促参与品牌日渐增多,成交额也扶摇直上达到几千亿,参与双11的电商平台也从独家生意到天猫、京东、拼多多三足鼎立,后来直播带货也加入其中,形成今日电商平台的四大主力。

早年的双11大促活动只有11月11日一天,后来尝到促销甜头的平台和商家便开始了“电商造节”行动,除了既有的双11,38大促(3月8日)、618大促(6月18日)、99电商节(9月9日)、双12(12月12日)也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每隔一段时间电商大促的狂欢便在全国各地上演。

今年被称为史上最惨双11,有人认为是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所致,个人认为这种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不是最主要原因,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民众的消费观日趋理性,盲目消费现象有所减少。不少消费者认为,电商平台所售的不少商品和实体店铺价格和性价比区别并不大,甚至个别商家打着双11大促的旗号,先是涨价然后再进行打折促销,算下来和平时的价格没什么两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电商平台日渐增多,早年只有阿里系和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后来拼多多横空出世,凭着极其低廉的价格分流了阿里系和京东的不少流量,直播电商的出现更是对电商行业进行了一轮新的洗牌,从而使消费者的选择性更加广泛,电商流量日趋分散。

面对这一局面,电商从业者需要严格把控所售产品的品质,不断提高售后服务水平和便利度,针对市场和消费者实际需要进行销售,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电商世界赢得一席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