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

初闻此话,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身边许多朋友的身影,他们无一例外是性格内向。

当然,我从未向他们表述过贬低内向的观点,而是尽量引导他们摆脱对于外界妖魔化“内向”一词的恐惧。可以用心理咨询师吴冕的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观点:“内向不是性格的缺陷,它只是性格的一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我看来,性格各异的人才构成这个有趣的社交世界。

不同性格的人在社交中相互碰撞、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有趣的互动和关系。如果每个人性格一模一样,都是外向型的,那跟商业标品有什么区别,复刻克隆罢了。

所以,对于那些正迫于外界的压力而尝试改变未果的内向者,我想说:“为什么非要和自己的性格作对,为什么非要变成一个自己都不喜欢的人呢?”

心理咨询师吴冕的这本《对不起,我可能对人过敏》,其内容不仅回答了我的问题,还给内向者们提供了一些专业的心理疏导,包括在人生中必定会遇到的社交关系问题的应对思路。

可以说,这本书就是内向性格者的指明灯,它准确地给出一个观点:内向不是牢笼,而是内向者的力量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很多人对内向性格有误解,认为它是一种缺陷。

但这本书让我们明白,安静的人拥有独特的力量,千万不要低估一个内向的人。

因为内向的人更独立、更专注、更理性,他们在处理事情时的深度思考能力往往是外向的人难以企及的。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爱因斯坦、甘地、村上春树等,他们都是性格内向的人。可以说,内向者安静的外表下,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能量。

我太太也是性格较为内向的,不过在面试场景或重大场合的时候,她却表现出极强的控场能力。而我自认为是外向者,但一上场,面对台下密密麻麻的观众,或进入面试考试时,会不由地紧张出汗,甚至是忘词。我的心理素质太差,还时常被我太太当成例子拿出来“鞭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觉得对于内向者,面对冲突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害怕让对方不开心,无法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不会去跟别人争吵。

但事实上,人的本能是追求快乐,回避痛苦,谁都不会喜欢吵架。所以在面对冲突时,没有人能够保持淡定。

因此,作为内向者的你,不必急于改变自己,更不用妄自菲薄。正如作者吴冕在书中的精辟剖析:“你不必讨人喜欢,你需要的是被讨厌的勇气。”

不管是内向者还是外向者,只有对自己耐心一点,允许自己的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展开,你才有机会打开那扇通往自己天赋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