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患者体检发现肝右叶直径2cm大小血管瘤,很紧张,问大夫:我这血管瘤严重吗?需要手术吗?大夫说,不用紧张,观察就行了。

肝血管瘤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男女都可发病,以女性多见,年龄多在40-60岁之间,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症状,常在体检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当肿瘤较大时,可出现腹部包块,右上腹隐疼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压迫临近器官可出现相应症状。没有确切证据表明其有恶变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肝血管瘤在组织学上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

病理表现

肿瘤被覆结缔组织包膜,与周围肝组织分界清楚,由充满血液的血管囊腔构成,囊腔间有纤维性分隔。

影像学表现

CT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低密度灶,增强检查由边缘向中心填充。磁共振表现为短T1长T2信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鉴别诊断

肝囊肿和血管瘤在CT和磁共振上表现相仿,需要增强检查加以鉴别,或者在磁共振平扫上鉴别。

在磁共振平扫图像上,肝囊肿呈圆形,具有张力感,血管瘤可分叶;血管瘤在T1上呈灯泡征,比囊肿信号高;T2上两者都呈高信号,宽窗观察,血管瘤信号不均,囊肿信号均匀;重T2扫描囊肿仍呈高信号,血管瘤信号明显降低;FLAIR序列囊肿低信号,血管瘤高信号;DWI序列囊肿低信号,血管瘤稍高信号。当然磁共振检查还有一些方法对二者进行鉴别诊断。

作者:苑影绘惊鸿,公众号影像黄金瞳,医学科普,为大众普及医学知识。

参考文献:

[1]房泽辉.肝囊肿和血管瘤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16(5):409-413.

[2]李鼎胜.核磁共振技术应用在肝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3(6):0119-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