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忘己利他 ———

每自作是意 以何令众生
得入无上慧 速成就佛身

法华偈,佛学听我的-佛咒

(续上期)法华经·穷子喻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云:“诸佛菩萨唯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

诸佛菩萨到这个世间,就是为了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也描述了众生应以何身得度者,观音菩萨即现何身而为说法的众多例子。

《二观察续》说:“末世五百年,我现阿阇黎,作意彼为我,尔时当恭敬。”这里是说佛陀末世时会示现阿阇梨相。

所以佛在哪里?佛并不是在高高的山上,也不在大雄宝殿里面,佛陀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众生的身边

因为佛陀的任务就是要去帮助众生,所以只要有众生的地方,就一定会有佛陀。他可能是你的父亲,也可能是你的母亲;可能是你的伴侣,也可能是你的孩子;可能是你的同学,也可能是你的朋友,或者老师。

有些同学学了传统文化、佛法,觉得很好,就喜欢去跟别人讲,别人听不进去,就马上生气了:“这人太愚痴了,业障太重了,以后再也不理他了!”

仅仅讲了一次、两次,就准备要放弃这个众生了;而佛陀生生世世教化我们,无论我们多么愚痴,佛陀始终慈悲我们,不放弃我们。

《梵网经卢舍那佛说菩萨心地戒品第十》中说:“尔时释迦牟尼佛。从初现莲花藏世界。……吾今来此世界八千返。”

释迦牟尼佛已经八千次到这个世间上示现成佛。只要我们还没有觉悟,佛陀就还会再来,像大富长者一样脱下自己的珍宝衣服,装扮成和我们凡夫一样的形象来接引我们。

所以,佛陀在我们身边不会看起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可能会看起来像平常人一样。

因为他为了亲近我们,为了跟我们打成一片,为了让我们能够接受他,他脱下了珍宝衣服,放下自己在净土里面所有的受用,放下自己所有的相好庄严,“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观音菩萨是这样,释迦牟尼佛和一切的诸佛菩萨都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了解了《法华经》以后,才知道佛陀有多么地慈悲。所以,不读法华不知佛陀的慈悲。

我们在六道轮回的时候,虽然非常愚痴,一片无明,但是佛陀从来没有放弃我们。佛陀生生世世跟随在我们身后,不断地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引导我们,带领我们走向究竟的觉悟和解脱。

《佛陀始终慈悲我》这首歌词,也可以说是我对《妙法莲华经·信解品》的一个心得。因为有了一点点对佛陀的慈悲的了解,所以我写下了这首歌词。可以说是我读《法华经》、学习佛法的一个心路历程。虽然我读《法华经》也没有什么证悟,但是有的时候读《法华经》确实非常地感动,非常地感动。

回向文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责编:彩虹丹青|校对:普普君|美编:南宫铁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