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

——《管子·轻重戊》——

大家好,我是姬为毅。

在上集,我们简单介绍了商部族的始源,以玄鸟后裔自居的他们,是如何走上崛起之路,最终取代有夏社稷,成为中原共主的呢?在接下来的三个视频中,让我们从三个不同的维度,了解这个曾经人畜无害的商部族,是如何一步步做大做强,定鼎天下的吧。

话不多说,进入正题。

01商人是靠什么起家?

自大禹铸九鼎而定九州,这三足之鼎便成为国之重器,是中原王权的绝对象征,唯有君王知其轻重。而要说商族人凭什么也能问鼎中原,我们不妨就以鼎的器型作比——正所谓“三足鼎立”,商王朝的六百年江山,离不开支撑其国运的三大鼎足。

而这第一只鼎足嘛,就是贸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集提到过天命玄鸟,降下商朝始祖殷契的神话。商人为了怀念这位共主,在祭祀时,将他尊奉为“玄王”。在殷契之后,商部族先后经历过几代先公,其中昭明、昌若、曹圉、冥、王恒等先公名字,都带有明显的日字偏旁,可以看作商族延续东夷人太阳崇拜习俗的又一个证明。

不过,这些先公只是留下名字而已,他们世系模糊,事迹也已大多杳不可考。商族经历的部落时代茫昧而漫长,其中值得着重提及的,反倒是两位名字与太阳关系不大的先公,他们在商族发家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位是相土,一位则是王亥。

有趣的是,在甲骨卜辞中,王亥的“亥”并不写作十天干中的亥,而是一只鸟的形状,与《山海经》中“王亥两手操鸟”的记载完全吻合。如此看来,《山海经》的确不只是一本神话书。

有人曰王亥,两手操鸟,方食其头。(《山海经·大荒东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世本·作篇》中说:“相土乘马,王亥服牛”。

《作篇》是篇很有特点的文章,相当于画出了先秦时期的科技树。古人把自开辟以来的所有重大发明都罗列出来,再将它们同各部族的首脑人物玩了个连连看,于是乎,每一项闪烁着先民们集体智慧的创造,都成了上古明君贤臣的发明专利。

不过,这是泱泱华夏古朴的世界观,带有东方文明特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说回正题,在工业革命以前,马和牛始终是最有经济价值的牲畜,古人一致认为,驯服牛马是商族先公相土和王亥的功劳。这足以证明,商朝人最初的种族禀赋,是畜牧业。成书于战国至秦汉时期的《管子》一书,蕴藏着中国最早的经济学思想,在其《轻重戊》篇中,管仲也将殷商王道的源头,归功于商族先民修立栅圈,驯养牛马之上,从而藏富于民,天下归化于商。

殷人之王,立皂牢,服牛马,以为民利,而天下化之。(《管子·轻重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掌握先进畜牧业的商族人,是如何将手中的核心资产变现的呢?

02商人何以富甲天下?

按照经济学规律,商族人拥有着先进的第一产业,并且不断积累物质盈余,久而久之,就会寻求与其他部族以物易物,这就是最原始的贸易活动。而在上古时期,第一个吃到贸易红利,赚取大量贸易顺差的部族,很有可能就是商族人。

《尚书·酒诰》中,周公同殷商遗民追忆商族发迹的故事时就说,“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可见,早期的商族人就已经具备了驾驶牛车、载运货物到远方,进行长距离贸易的能力,不仅养活了自己,还有余力赡养部族中的老人,这就是周人《礼记》中高度推崇的“养老”之风。

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周人修而兼用之。(《礼记·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商族的先公王亥,就曾领着商队,来到有易氏部落贸易,其地望大约在风萧萧兮的易水附近。

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以物易物的方式太过笨拙,这时,更便携、更保值也更易储存的一般等价物就会出现。而当时,能充当贸易媒介的天然物品,当属玉和贝。相比于稀缺的玉,东海之滨的海生紫贝壳显然更具备原始货币的属性。

在商朝的甲骨卜辞和金文中,就有“赐贝一朋”、“赏贝二十朋”等记载,足以证明,贝在当时已经被用作货币,并以“朋”为计算单位,十枚货贝,是为一朋。而朋友的朋“字”之本意,就是两串贝币系在一起的意思。而这些货贝,就曾经在殷墟的高等级墓葬中大量出土。比如著名的妇好墓,就发掘出6880枚货贝,这些随葬品浮夸、奢靡,但在商人看来,却是去往天界必带的重要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在当时大部分部落都吃不起牛肉时,商族人从不吝惜用牛牲祭祀,还发明了用牛胛骨占卜的“黑科技”,可以说,牛在路边看见商族人时,都忍不住要抖上三抖。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富甲天下的商族人,自然具备了买买买的钞能力。

著名学者张光直先生在《商文明》一书中认为,商族人精通于商品贸易,其后人也大多以此为职业,于是“商”字逐渐代替了“贾”字,成为了这个职业的代名词。时到如今,大家耳熟能详的“商品”、“商业”、“商人”等概念,就是三千年前商族先民的馈赠。

然而,就在有钱、任性商族人准备买遍华夏时,一场灭顶之灾,却已悄然降临……

03商人财货有何灾殃?

商族先公财商过人,赚到了发家致富的第一桶金,但在弱肉强食的上古社会,对此眼红的人不在少数。有易氏的首领绵臣,就是丛林法则的忠实信徒,他获取财富的方式也只有简单粗暴的四个字——杀人越货。而他的打劫对象,便是商部族声望最高的首领,王亥。

古本《竹书纪年》说,王亥当时正率领商团在有易氏进行贸易,本是被好吃好喝好招待,可王亥却好死不死,竟和有易氏之女发生了不可描述之事,因此被有易氏的首领绵臣所杀。

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古本《竹书纪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屈原的《天问》中,更是还原了其中的香艳情节——说王亥又是看了极具诱惑性的“干舞”,又是近距离观摩了有易氏之女的“丰X肥X”,最后被击杀在床笫之欢中。

干协时舞,何以怀之?平胁曼肤,何以肥之?(《楚辞·天问》)

不过,屈原诗中的历史故事,多数只能当神话来看。

再说,有易氏要杀王亥,欲加之罪,编几个理由又有何难呢?

总而言之,王亥死了。有易氏杀了远道而来的商部族首领,不仅坏了待客之道,更无疑是向所有商族人宣战。而一旦商族人无法做出有力回击,那么商部族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财富,就会被来自四面八方的觊觎者所瓜分。就在这危急时刻,商族历史上的第一位猛人,横空出世。

古本《竹书纪年》中记载:

是故,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也。(《大荒东经》注引《竹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简单翻译下,就是有易氏的绵臣,还没将抢来的钱财焐热,商族的新首领就从河伯那里借到兵马,灭掉了这个连基本的外交礼节都不讲的强盗头子。

而这位名叫上甲微的商族先公,正是被害的王亥之子。

尽管上甲微大仇得报,但王亥之死,显然给商部族敲响了沉重的警钟——没有武力保护下的贸易活动,就像三岁小孩怀抱黄金、走在闹市之中一般。而商族人在有易氏一战后,或许也尝到了以暴制暴的甜头,从此解锁了另一个重要的种族天赋——战狂。

而商族人的充沛武德,就是商朝国祚大鼎的第二个鼎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商朝人的天下,光靠钱财是买不出来的,还需要商族勇士们前赴后继,刀头舔血,用无数的生命换来。至于这些,我们下集再聊。

我是姬为毅,《大周八百年》,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