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民满意窗口”标准化创建和信访“家门口”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宝山区友谊路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微网格”治理,划细做实微网格,推动治理单元下延、协同机制下放、保障资源下行,逐步建立“便捷、务实、有序、高效”的大信访工作格局,全力打造细“治”入微的基层治理新局面。

打造“家门口”服务体系
让基层治理更有宽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街道信访办及各信访工作站已规范上海信访标牌、徽标、标识、二维码及工作守则,明确办公空间地域,办公设施齐全,力求硬件到位,服务跟进,统一挂牌。各居(村)因地制宜将微矩阵与服务清单张贴在楼道处,以最醒目、最直观的方式展示服务内容,放大宣传效果。坚持领导联系基层点工作制,变被动上访为主动下访,建立以党员志愿者、人民调解员、社区民警等组成的信访服务体系,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坐堂式”以及上门服务调处的方式,参与信访接待和矛盾纠纷调解,拓展畅通信访渠道,切实为民排忧解难。比如家住宝山区友谊路街道宝山六村的潘女士遇到了难题:不断延伸的树根根系将其家中厕所下水管堵住,导致无法正常排水。树根还造成底楼总下水管道堵塞,对整个楼栋排水产生了严重影响,造成墙面墙皮严重脱落,后续可能造成房屋安全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街道相关部门接到反映后,立即与居委了解情况,区绿化监管中心和街道建管中心、综合行政执法队、信访办相关负责人来到小区进行实地勘查。确认树木影响到居民生活及房屋安全后,相关部门与宝山六村居委会、业委会、物业一起商讨潘女士家门口西侧树木迁移事宜。通过区人大代表提出对关于整治居民区树根堵塞水管情况的建议以及新修订的《上海市居住区绿化调整实施办法》的支撑,有力推进了树木迁移工作。最终在各方部门的努力下,“迁移树木许可证”审批通过,于4月底移树工作顺利完成。

构筑精细管理“微网格”
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依托“两横两纵”主干道形成“九宫格”的一级网格,社区构成二级网格,大型社区内按照约400户为基本单元设置三级网格,建立起覆盖全域的“大、小、微”三级网格,推动治理单元下延,并结合应急管理要求动态调整。纵向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社区党组织—网格支部—楼道党小组”的组织体系,打通治理的“神经末梢”;横向整合97家驻区共治单位、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向网格下沉延伸,形成纵向建、横向联的“治理链条”,从而发挥网格党组织“轴心”作用,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延伸到楼道里,把信访矛盾化解在楼道里。

做实一网通办“微治理”
让基层治理更有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挥党小组长“领头雁”作用,搭建“红色议事会”“楼组会客厅”等平台,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引导广大群众畅论民情小事、参与治理决策,找准网格治理“最大公约数”。完善平战结合机制,推进社会面综合管理平台、智慧党建平台整合,制定属地管理事项主体责任和配合责任清单,根据事项分类协调相关部门,促进实体网格与“智慧网格”融合治理,推动协同机制下放,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

细化绩效考核“微指标”
让基层治理更有力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探索建立信访事项限时办结、跟踪督办、定期通报等制度,及时跟进网格事项办理进展,把网格管理成效纳入年度工作考核,对年度考核位次靠前的集体和优秀网格长给予表彰奖励,营造比学赶超良好氛围,促进网格治理良性循环,进一步健全网格运行“保障+激励”体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微网格”治理,成功为民排忧解难的信访案例在友谊还有不少,友谊路街道将秉承永不懈怠、争创一流的精神,以“微网络”汇聚治理“大效能”,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力度与宽度,努力为家门口的服务体系增效赋能,让居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通讯员:陈曦

编辑:肖璐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宝山官方微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