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提起母亲,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到那个为你操劳了半辈子人,然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母亲其实包含着两个形象,分别是现实中的母亲和母亲的原型。

你在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亲生母亲就是现实的母亲,她是生命的创造者,更是生命的养育者,无论对于何人来说,母亲都是无法被替代的人。

那母亲的原型又是什么呢?心理学所说的母亲原型其实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它所寻求的是滋养与保护,只有母亲角色可以通过相关的意象显现出来,进而满足人们的内心所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大家需要清楚,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母亲都并非百分百纯善的角色,她集结了善与恶,隐藏着复杂的内涵,所以母亲既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幸福,同时又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痛苦。

母亲具有双面的心理属性,她有的时候温暖善良,给予我们无限的力量,有的时候又恶毒阴冷,让人们不寒而栗,正是因为母亲的角色足够复杂,所以她对孩子成长中的影响往往是无法估量的。

在得知了母亲角色具有双线性之后,我们一定要清楚,你和母亲的关系其实预示着你的命运,并且一旦形成就难以改变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可以了解一下精神分析学派的弗洛伊德的理论,并针对母亲与个体联结的理论进行分析。

母亲对孩子产生的积极影响

人们常说母爱是伟大的,因为母亲对孩子的爱向来不求回报,为什么母亲愿意把那么多的爱付出给孩子?其实原因很简单,仅仅是因为两个人存在着血缘的连接,而他又刚好是她的孩子而已。

母亲对孩子的嘉奖并非来源于孩子做对了什么事,它的原因同样如同上文中所说的,仅仅是因为孩子是他本身。

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会让尚处于童年时期的孩子获得胜利感与成功感,而这种感觉将会对他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功感促使着人们不断前进,从而找到自己的天赋和能量,而孩子在意识层面得以觉醒恰恰来自于他意识到了自己可以成为自己,自己可以成就自己。

母亲给孩子产生的消极影响

母亲对孩子无条件的爱也并非全然是好处,有时也会展示出消极的一面,尤其是对于那些心智尚幼、还不能辨清是非的孩子而言,当爱变成了无条件的,赞誉也是毫无缘由的之时,他就会产生莫大的压抑感和不安定的感受。

婴儿在刚刚出生的前三四个星期里还无法拥有完整的自我,此时他依旧觉得自己和母亲是一体的,纵使感受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比如胸部,脸部,嘴巴和手,但他仍无法视自己为一个人,因为他没有完整的客体,也没有完整的自我。

对于儿童而言,客体关系指的是人际关系,在婴儿出生的第3~8个月时,婴儿会变得极其依赖母亲,并且不遗余力的想与母亲实现完全同步。

在第4个月或第5个月的时候,婴儿将首次体验分离的感受,而这也正是分离和分化阶段的关键节点。

直到幼儿成长到三岁左右,他们才能对自我和他人有所区别并加以认知。

在这一年的阶段,孩子们将渐渐了解到自己和母亲以及其他人是独立的个体,他开始试图用自己的身份与外界环境建立关系,此时他将消除失去自己的恐惧,逐渐变得勇敢起来。

在婴幼儿的成长阶段中,母亲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无论是婴儿完全无法感知个体的存在的环节,努力与母亲达到共生共知觉,了解到母亲并不会消失、是外部环境的其中一部分环节,还是个体与母亲相连结的环节和细节等各个阶段,母亲和他的相处模式都决定了孩子和世界的相处方式。

习惯就是持续性且有规律的作者同一件事,假如母亲经年累月的用同一种方式呵护着孩子,孩子就会渐渐形成与母亲相同的思维和行为习惯,就连价值观也都保持着一致。

所以一个人与母亲相处的和谐温暖,那他与外界环境的互动也会是美好而和谐的,但假如一个人常常和母亲爆发矛盾且争吵不断,那他与其他人相处的时候也会展现出暴躁的一面,就算走入了社会,其本性中暴戾的一面也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