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地产调控以来,这五年我们深处行业巨变。房地产开发大概率走向精耕细作,而不是大开大合;大概率走向城市更新,而不是再建新城;大概率走向品质和品味,而不是规模和土豪;大概率走向少数央国企垄断经营,而不是百舸争流。而今年,房地产市场又出现一个变数政策,即保住房,文件并未公开,从媒体上看,其政策要点归纳如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保障对象:城区人口超过300万的35个城市,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央国企、高企引进人才等有固定工作、有稳定收入的家庭。

2. 住房市场分层,即商品房占比40%、保住房占比20%、保租房占比20%、公租房占比20%,未来,60%的房子为保障性住房,需要封闭管理,不能流入商品房市场,商品房恢复其投资属性。“14号文”还要求与城中村改造、城市更新、危旧房改造等工作结合,稳妥推进。

3.土地供给以划拨方式为主,仅支付相应的土地成本。同时,要充分利用依法收回的已批未建土地、房地产企业破产处置商品住房和土地、闲置住房等建设筹集保障房。并提出有条件支持利用闲置低效工业、商业、办公等非住宅用地建设保障性住房,变更土地用途,不补缴土地价款。

4. 税收政策,减免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关土地使用税、印花税、增值税、契税及个人购买保障性住房契税。

为了防止出现“大干快上”、盲目建设等现象,“14号文”特意强调稳慎有序、以需定建、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支持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率先探索实践,具备条件的城市要加快推进,暂不具备条件的要做好政策和项目储备。”,也就是说,这个政策的试点、推广,将会对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消费市场带来巨变,必须先摸摸石头、走走看看。我们显而易见就想到的几个难题:

1. 谁来建造保住房、谁来保障房子的品质?

2. 住房刚需市场还在吗、哪些类型房子率先急跌?

3. 地方政府土地收入骤减、财政收入从哪里来补?

4. 土地、规划、建管新老产业政策如何衔接?商办、文旅等产业政策也会变吗?

5. 房地产行业相关的税收体现、银行等金融等体系如何做相应调整?

不管房地产市场未来如何变化,可以肯定的是,新市民、年轻人将逐步告别房奴时代!

11月17日,第四届 中国住房租赁美好租住峰会将在上海举办,数十位资深专家莅临分享,数百家国企骨干汇聚一堂,这是一场专属住房租赁行业的高端论坛,欢迎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