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得越来越多的李佳琦,正在离“猪猪女孩们”越来越远。

种种迹象表明,李佳琦大概离凉是不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的2个月,李佳琦一直处于舆论的风暴中心,一共登上了8次热搜,都引起网友激烈的争议。

一、花西子事件(9月10日)

因为“花西子”事件让李佳琦冲上各大榜热搜,掉粉超百万。

一句“哪里贵了”,“有没有努力工作”让猪猪女孩感觉被冒犯到了。

仔细想想,李佳琦不是嘲讽,他说的是内心话。

因为79元对于他来说,不如普通人一毛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年李佳琦年收入18亿,即便他什么都不干存银行,按年化率5%计算,一年躺着就有9千万利息收入,平均一天24.6万,每小时1万,每分钟168块。

也就是说,当他打个盹的功夫,已经可以赚到数百支眉笔了。

的确不贵。

花西子事件的结果是李佳琦3次道歉,在直播间哭了,称自己并没有忘记初心,(连续上热搜榜)但他的形象在猪猪女孩们心中一落千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王海曝光李佳琦直播间卖假和田玉(10月24日)

打假人王海透露,李佳琦直播间销售的和田玉项链为假货,同款产品在某平台的批发价仅需5.5元至12元。

王海调侃称,“李佳琦卖给猪猪女孩们是597元,才加价六十倍,比起眉笔来真不贵”

针对此事,李佳琦所在公司美称以品牌方回应为准。

值得注意的是,品牌方马上否认了售假,且下架了该商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下让网友不爽了:直播本来就是信用背书行为,信任李佳琦才会去买的,出事了推给品牌方,这不是李佳琦的风格。

但王海称会继续跟进此事。

这是否意味着,一波的打假人注意到了李佳琦?

而且这波人的影响力不小,当年糖水燕窝事件同样弄得辛巴焦头烂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底价协议曝光(10月24日)

一款烤箱导致李佳琦方与品牌方的“底价协议曝光”,网友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李佳琦直播间的全网最低价是这么回事!

头号主播靠与厂商签订这种独家合同,手握控价权,不让别人卖,维持着“全网最低价”的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是,这起底价协议事件是京东挑起的,这是否昭示着平台巨头京东盯上了李佳琦,想要掀翻超级头部主播的桌子?

事实上,京东也是这么干的,双十一期间,京东紧盯着李佳琦,直播间明明白白打出““价格低过李佳琦”、“无佣金无坑位费”等口号,与李佳琦争取猪猪女孩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小杨哥的指责和上海反垄断办的声明

事情还没完,

坐拥1亿粉丝的小杨哥同样指责李佳琦“控价”:因产品卖的比李佳琦方便宜,直播间带货过程中疑似收到律师函,商品链接直接被强制下架。

事情至此,上海反垄断办坐不住了,官方明确表示已经展开调查,如果调查确认存在违法行为,他们会依法进行查处。

一下子把李佳琦再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是否构成垄断,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

但有律师分析,底价协议以及小杨哥链接被强制下架的佐证,很大可能构成了限制性竞争。

如果被确认的话,李佳琦或面临破产的风险,顶格罚款的话,按去年销售额215亿计算,要罚款21亿。

舆论持续发酵,官媒人民日报出来定性了:无论是带货噱头,还是玩弄文字游戏,所谓的“最低价”都涉嫌违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公司员工贪腐109万

11月4日,李佳琦再次登上热搜。

这次是公司招商专员,被爆选品贪腐,利用职权便利,为品牌方提供不正当帮助,收受109万的好处费。

这无疑是继李佳琦跌落神坛之后,又狠狠地补了一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人开始质疑,李佳琦公司是否还存在更多的类似贪腐行为?

他的商品是否都是以贿赂的方式进入直播间的,而不是真正经过挑选和使用的?

这显然与李佳琦当初口口声声强调选品非常严苛的承诺大相径庭。

贪腐的案件,让我们看到了李佳琦直播间背后的黑暗面。

原来,李佳琦的直播间,不是一个纯粹的消费平台,而是一个充满贪腐和利益交换的市场。

这样的行为,不仅损害了美腕公司的利益和声誉,也损害了李佳琦的形象,更损害了消费者的信任和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直播间未付先送、收到货是空瓶

近日,很多消费者反馈在李佳琦直播间未付尾款,商品已经送达,怀疑商家为了冲销量故意先送货,变现逼迫网友付尾款。

钱还没付完 货就送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网友疑惑,未付先送违规么?

当然违规了,

未付先送表面上看是消费者受益,实际上消费者未付款有可能考虑是否真实购买,浪费了运输和时间成本。

从另一方面看,如果确实存在未付先送的现象,不但违反了电商领域的法律法规,可能会面临罚款;也破坏平台和品牌之间的规则和秩序,对其他遵守规则的平台或品牌的产生不公正竞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11月8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旗下的官方媒体曝光:在李佳琦直播间购买乳霜,收货后却是空瓶,消费者联系品牌方客服得到反馈是:需要时间,耐心等待。

网友纷纷调侃: “发错人了,这是发给,刷单人的”、“是因为发货太快,临时来不及装,漏网之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有人质疑直播间卖的是假的货,卖的时候才装进去漏装了。因为正规厂家都有严格的品控,每瓶都要称重,很少会出现空瓶现象。

很显然,笼罩在李佳琦身上的阴影又暗了几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头部超级主播李佳琦,会不会在这一轮舆情危机中走向衰亡?

我们还不知道。

但围绕在李佳琦身上一系列事件的曝光,引起了官方和消费者对网络直播行业合法合规、透明性等更深层次的关注。

杭州近期出台的《直播电商产业合规指引》,为各地直播电商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示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早在今年10月初,就有国货品牌控告李佳琦“最低价协议”,说得非常好。

“为什么在直播间成长起来的品牌不管销量再猛,我们始终感受不到灵魂。因为他们只是超级主播们扶持起来的傀儡,赚钱的工具。
所以消费者根本真正买到实惠,只是不得不在头部主播这里买货。
商业的本质是让企业们凭技术、凭品质、凭能力充分竞争,优胜劣汰。但是头部主播们靠着市场支配地位轻而易举地虹吸了社会上绝大部分的财富。”

这一切,于商家于消费者百害而无一利,对国家对人民对商业的推动毫无贡献,他们没有创造任何新的价值!

李佳琦,不是我们不努力工作;你把光明大道都挡住了,我们的努力谁能看得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觉得李佳琦本次双十一能完成网传的300亿对赌协议么?欢迎评论区写出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