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探客007

本文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中国“魔都”上海的街头,前几天涌现了大批庆祝西方万圣节的民众。

各种奇奇怪怪的照片、视频在网络上几乎是铺天盖地,这也让充分见识了什么才叫“魔都”,这个名号的确名副其实。

从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流传的照片来看,今年上海万圣节活动主要集中在黄浦区、静安区的巨鹿路、富民路、长乐路一带,毫无疑问年轻人是其中的主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走到街上,到处“群魔乱舞”,各路妖魔鬼怪纷纷亮相。

这里面有各种经典的鬼怪形象,如安陵容、向太、西瓜人、乙方、佛祖,到更现代的形象,如来自《王者荣耀》的英雄,甚至是各种独特的原创角色,都让人眼前一亮。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个特殊的节日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欢乐。

一些年轻人不仅打扮成中西方的各种鬼怪,甚至不少人还大玩角色扮演,这在中国网络文化中俗称“cos”。还有人做一些现实中人物的装扮或者观念的传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人装扮成举着“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牌子的鲁迅、经典剧集《甄嬛传》的嫔妃奴婢、歌手那英和王菲、主持人小S,以及知名酱料品牌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有人从时下热门话题中取材,譬如一名男子身披“跌跌不休”的上证指数走势图,手持一大把韭菜,也有人身穿印有字句“哪里贵了”的T恤,打扮成最近陷入争议的直播主李佳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举办万圣节是有些来历的。1843年11月17日,根据《南京条约》和《五口通商章程》的规定,上海正式开埠。

自此以后,外国商品和外资纷纷涌进长江门户,开设行栈、设立码头、划定租界、开办银行。上海进入历史发展的转折点,从一个不起眼的海边县城开始朝着远东第一大都市前进。

随之而来的,也有国外的各种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海派文化。上海的万圣节传统就是这种海派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这个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凯尔特人庆祝丰收的节日。

他们认为,每年的10月31日是一年之中夜晚最长的一天,也是农历年的结束和新一年的开始。这一天被称为“萨温”,被认为是通往死者世界的时刻。

古代凯尔特人相信,这一夜间,死者的灵魂会返回人间,与生者共度这个特殊的夜晚。

后来随着基督教兴起和传播,万圣节逐渐融入了基督教的宗教仪式。在公元7世纪,教皇邓桥一世将11月1日定为“所有圣徒日”,以纪念所有已故的圣徒。

前一天的10月31日被称为“万圣夜”,即万圣节前夜,缩写为“Hallowe'en”。这也就是万圣节前夜最热闹的重要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中世纪时期,万圣节成为了一个宗教节日,其与亡灵节和诸圣节类似。教会将此节日定为纪念所有圣人和殉道者的日子,并将之与秋季的丰收庆祝活动结合起来。在这个时期,人们会在家中布置祭坛,点燃蜡烛,并邀请亲朋好友一起分享食物和故事。

到了近代,万圣节逐步演变成了孩子们欢庆的节日。孩子们会戴上各种各样的面具,披上斗篷,装扮成各种可爱的鬼怪,手拿南瓜灯,挨家挨户地去敲门,要求获得糖果和礼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如果主人不给糖,他们就会捣蛋,比如在门口涂鸦,甚至是把垃圾倒在。

因此大家会共同为孩子们准备各种有趣的装饰和糖果。这样,万圣节就逐步演变成了一个社区活动。

传说在这一晚,各种各样的鬼怪也会装扮成小孩,混入群众之中一起庆祝万圣节的来临,西洋人为了让鬼怪更融洽才装扮成各种鬼怪。

这个传说让人们觉得万圣节充满了神秘和诡异。

随着时间的推移,万圣节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充满神秘和快乐的节日。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也随之进入中国。

万圣节流传到今天已经完全没有了宗教迷信色彩,它已经完全成了娱乐的节日,公共场合以及居家周围的鬼脸南瓜灯、白网黑蜘蛛等,也都抹去了骇人的鬼魅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当然,万圣节等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火爆,商家的推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海的万圣节已经成为了一个标志性的节日,但很多人发现,2023年的这个节日已经不再只是一个传统的西方节日,而是一个融合了各种文化、充满创新和活力的现代节日。

由于造型出圈,加上搭上时事以及网络文化的传播属性,有关上海万圣节活动的各种话题,连续多日刷爆各大社交平台,也在网络上引发网民两极化的反应。

有网民认为,万圣节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中国人不应该过!”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很普遍,在很多城市都是如此,甚至有城市发通知不让过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

对于上海万圣节超级火爆的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文化入侵,说在上海街头狂欢的都是“妖魔鬼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也有网民指出,抵制万圣节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现,“有些人永远不明白海派文化的核心就是多元、开放、包容”。上海是一座开放的城市,应该能够容忍多种文化因素的共存。

其实,如果仔细观察2023年的上海万圣节,就可以发现,上海人过的所谓万圣节已经和西方传统的万圣节相去甚远。

其已经大大超出西式鬼怪的范畴,完全演变成了自我表达的工具……不管怎么样,别上纲上线,大家玩得开心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海是个开放性的海派城市,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其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外来人口。这些外来人口带来了各自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形成了海派文化的多元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摄图网

海派文化的这种多元性不仅体现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上,也体现在文化的内涵上。当然这些外来的文化和中国文化交织在一起,才获得了更为长久的生命力,上海万圣节就是其中的一个写照。

如果我国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审视上海万圣节,就不需要过多担心所谓的“文化入侵”。上海万圣节装扮的多样性,倒是突显了上海这座城市的国际化特质。

有人说,上海不仅仅是中国的上海,也是世界的上海。这个号称东方巴黎多多融入世界才是最重要的!

海纳百川,风情万种,这才是上海的魅力和味道,也不愧它“魔都”的称号。

说上海被文化入侵了的人,也还是要淡定一些才好。

本文为原创,申请转载在后台留言。首图来源于摄图网,部分资料图片来源于网络,不能识别具体来源,不妥之处请联系删除,感谢您的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