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是家中的长女,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农村家庭。外公外婆在她小时候就已经明确表示,他们更看重她的两个弟弟。因此,当母亲年仅14岁时,她就被逼迫辍学,离开家去外地打工。

她一点怨言都没有,就像一个坚强的少女,听从外公外婆的安排,到哪里工作就到哪里工作,每个月挣来的钱,都毫不犹豫地交到家里。这些挣来的钱,不仅用来支付生活开销,还被用于支持我的两个舅舅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我的两个舅舅都在上高中,他们因为需要到镇上读书,生活费用很高,所以外公外婆就嫁掉了母亲,用她的彩礼来支持舅舅们的学业。而当时,我的母亲才19岁。

然而,母亲的第一次婚姻却是短暂的。她嫁到那个地方后不久,因为丈夫突然离世,婚姻证书还没领取,她就被婆家人赶回了娘家。这个丑闻使得外公外婆非常担心,他们怕母亲再婚的机会会越来越小,于是他们通过亲戚,介绍了我父亲。

当时,我父亲已经三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他遇到了我母亲,一个年轻且容貌出众的女人,没有多加考虑,花了1000元将她娶回了家。我母亲在面对这个来自外地、年龄比她大9岁的陌生男人时,没有丝毫怨言。她听从我父亲的安排,毫不犹豫地随他离开了娘家。

虽然我父母之间没有经历过恋爱,但我父亲却对母亲充满宠爱。母亲婚后,父亲主动将家中的大权交给她,让她成为家庭的主妇,经营家庭、种菜、养鸡鸭,还有照料我们的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我的爷奶却不喜欢母亲,因为得知母亲是二婚,并且第一次婚姻短暂。他们认为母亲非常不幸,而且看到母亲不出去工作,依赖我父亲做木工谋生,更让他们对母亲没有好脸色。

父亲一直是一个护妻子的男人,为了让母亲少受气,我四岁的时候,他带着我和母亲搬到了县城谋生。在城市,父亲的木工手艺非常受欢迎,家家户户找他修理家具,甚至有一些定制家具的活。母亲也学会了裁缝的技能,不久后我们就开设了一家小店。

主要的生意是由父亲的木工店经营,他为人们修理木制家具,并承接了一些定制家具的工程。而母亲在店铺门口为人们缝衣服。

虽然我们的手艺不错,每月的收入也不菲,但我们却没有购买房屋。直到我十九岁出去工作后,他们才决定在城市买房。这之前,他们一直用主要的收入寄给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

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母亲一直在"扶持娘家",帮助他们改善生活。每个月,除去家庭开销,她还要支付固定的赡养费用,将大部分钱寄回外公外婆那里。

这样的行为使得外公外婆和两个舅舅生活变得更好。原来破旧的小瓦房被改建成了两层楼房,而舅舅们结婚的资金也多亏了母亲每月的支持,否则依靠外公外婆在农村的微薄收入,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娶媳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母亲的这种行为却引发了家庭内部的不满。而我父亲从未反抗过,一直默默地工作,将所有挣来的钱如数上交,没有私藏一分。他在家庭外表现得坚定,但对母亲却柔情似水。

母亲的情感也复杂,虽然外公外婆明显更看重她的弟弟们,但她一直忧心着娘家的情况。只要娘家有什么事,她都会回去帮忙,即使我们住在离外婆家400公里的地方。无论条件如何,她每年都会回娘家一次。

然而,对我爷奶家的事情,她就不那么操心了。很多次,我爷奶生病,她都叫我父亲回去照顾,而她总会找借口留在城里。我父亲这些年为了养家,也为了支持母亲的"扶持娘家",一直勤劳努力,根本没有好好休息过。现在,已经接近70岁的他,仍然在做木工,而母亲在50岁领取养老金后就不再工作。

母亲是否工作并不是关键,毕竟我也出去工作,有能力赡养他们。只要她过上舒适的生活,和我父亲幸福地度过晚年,那就足够了。但是母亲一直心系娘家,只要外公外婆有什么事情,她都会马上回去,比我两个舅舅还要积极。这一点让我逐渐变得反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八年前,外公生病,两个舅舅都去城里发展,家里只剩下外婆一人。母亲非常孝顺,接外婆到我们这里住。但外婆住在城里非常不习惯,几次之后就不再前来。

母亲非常放心不下,隔一个月或两个月,她就会回去陪外婆住十天半个月。很多次过节,她都让我们一大家子回外婆家。

这一切我都能够理解,毕竟外婆是她的亲人。但我无法接受的是,六年前,外婆意外摔倒,导致瘫痪。在外婆的情况变得越来越糟糕之后,母亲还要去照顾她,即使两个舅舅也同意送她到城里养老院。

我试图劝母亲,但无论我用了多少方法,都没能劝住她。最终,她撇下我的孩子,自己买了回娘家。我本以为当时78岁的外婆,身体已经如此不堪,大概不会再活多久。

然而,我错了。尽管外婆身体日益恶化,但她坚持了五年之久。这五年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母亲都没有回来。

去年,我父亲住院了,我打电话要她回来看看,但母亲以没有人照顾外婆为由拒绝了我的请求。

我提出请保姆来照顾外婆,甚至舅舅们愿意负担大部分费用,但母亲坚持认为外人不能照顾外婆。

在电话中,我情绪激动地责备了母亲,但她没有受到我的感情攻击,而是直接挂断了电话。此后,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主动联系母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今年的五一节,父亲突然感到想念母亲,于是决定开车去外婆家探望她。我也陪同前去。

当我们来到外婆的村庄时,发现那里已经没有什么年轻人了,大多数居民都是与外婆年纪相仿的老人。

当他们看到父亲时,纷纷前来夸赞母亲的孝顺。他们赞美母亲是整个村庄里最孝顺的人,认为其他家庭的子女去了城市后,都不再照顾老人,而母亲却守在外婆身边,日夜伺候这么多年。

听到这些赞美,我父亲的眼泪不停流淌,但我心中却没有感到欣慰,反而更感到不满。因为那一次的家庭聚会,我得知外婆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严重痴呆,失去了意识,无法自理。无论是谁去照顾她,情况都是一样的,而母亲却仍然坚持亲自照顾她。

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要坚守这个责任,尤其是在外婆已经无法感知和回应的情况下。我开始对母亲的行为感到困惑和不满。外婆虽然曾经对母亲不公,但母亲为何还要如此守着这个不再有意识的老人呢?

母亲的坚持引发了我的不满,我开始质疑她的行为,认为送外婆去养老院才是对她最好的选择,也是对我们子女和孙辈最好的决策。母亲一直为娘家付出,但现在外婆已经无法理解这一切,我认为母亲应该回到我们家庭,与父亲一起享受晚年。不管别人如何赞扬母亲的行为,我都无法理解和接受她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