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展期已经过半,运行平稳顺利。截至目前,中央企业交易团、卫生健康委交易团、相关地方交易团共举办85场集中签约活动,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共有72个参展方精彩亮相,生动展示了各国优势产业和投资环境。众多品牌都将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首发地选在中国市场,以绿色低碳理念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也成为行业共识。

小编在现场看到了很多企业在可持续发展及造福人类社会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和实践。在此,挑选一部分内容给没能到现场观展的读者一饱“眼”福。

●欧莱雅:

专为手臂活动能力受限消费者设计——超精准智能上妆仪

首先要介绍的是全球最大的美妆集团欧莱雅。本次欧莱雅展出以“‘美’一个你”为参展主题,集中展出了集团最新品牌、科技、产品和投资等近270款展品,数量创新高,包括首次亮相进博的澳洲护肤品牌Asop伊索,以及多个品牌新品全球首发,更有18款美妆科技首次集中亮相,创历届之最,其中4款为亚洲首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莱雅展台中央,一台智能上妆仪器格外引人注目。仪器宛如一只灵巧的手臂,依托内置智能运动控制装置,可以精准抓取口红等日常化妆品为人上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是欧莱雅专为手臂活动能力受限消费者设计的全球首款手持式超精准智能上妆仪,本次进博会是它在亚洲的首发亮相。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协同增效,为消费者创造出更具平等性、包容性以及个性化的产品。我们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而创新企业有极强的技术能力,强强联手,便能为消费者提供最新的活性分子、成分以及配方。”欧莱雅北亚及中国运营高级副总裁潘凯杰表示。

此外,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欧莱雅集团一方面在生产端进行优化,同时也在思考如何保证产品到达消费端时的碳足迹情况以期在市场端能够达成循环闭环。

●爱茉莉太平洋:

“铸就美丽世界”——“Healing Times疗愈空间”

位于欧莱雅对面的是另一家全球知名化妆品集团爱茉莉太平洋的展台。此次,爱茉莉太平洋以“智善共生,耀美未来”为主题,积聚了旗下雪花秀、兰芝、悦诗风吟、梦妆、吕及魅尚萱六大品牌的800余件展品、10余件新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台设计以“美之旅程”(The Journey of Beauty)作为主线,通过“探溯源”“品当下”“耀未来”三大核心区域为主线,为现场观众提供了一趟难忘的沉浸式寻美体验。全方位展现集团深耕中国市场多年在研发创新、绿色美妆等领域的丰富成果,诠释“铸就美丽世界”的庄重承诺。

在展台“绿色承诺区”,通过丰富的影像资料记录和展示了集团在中国市场开展的公益活动,同步展出的还有来自各大品牌带有可持续属性的产品,展现其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

值得一提的是,该展区还特别打造了可供参观者驻足休憩的“疗愈空间”,外层覆盖以青苔,内部循环播放的Healing Times治愈视频,以期帮助忙碌的都市人建立由内而外的“健康之美”;此外,在倡导健康之美方面,不得不提的是爱茉莉太平洋在深入调研大学生群体的心理现状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后于2020年推出的全新心理关护项目“AMORE能量青年”,截至目前,该项目已为数千名高校大学生送去了“心”的温暖与能量,并收到了各高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六年中,我们亲眼见证了进博会发展成与世界共享中国机遇的重要平台。未来爱茉莉太平洋也将与中国市场共同成长,将更多潮流新品、美妆科技和可持续理念引入中国,持续回馈中国市场。”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总裁黄永慜表示。

●赫力昂:

为不同生命阶段提供产品与解决方案——每日健康社区

从全球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GSK)分拆出来的专注消费健康业务的赫力昂以“每日健康社区”为主题,携40款明星产品,包括多款全球首发和中国首发产品,比如专为亚洲人定制的善存海外每日营养包、针对运动健身人士推出的“扶他林动无限”专业运动护膝、护肘、护踝、护膝护具产品线、以及针对痤疮问题的百多邦阿达帕林凝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赫力昂中国还展现了在成为健康中国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领域取得的最新成绩,包括其与权威机构、媒体、专家学者及产业各方共建的创新健康促进行动——“无痛中国”行动、“骨动中国”行动及“健齿中国行”,目标就是通过携手权威平台、专业人士、行业伙伴,推动健康政策环境改善,赋能学科建设,提升公民健康素养,帮助更多的人跨越健康障碍,推动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多方深度合作共建“健康中国2030”。在关爱特定人群方面,赫力昂关注到需要帮助的乡村青少年、城市随迁儿童等群体,发起了“禾苗计划”、芬必得“筑梦”和钙尔奇“阳光增长行动”致力于通过关爱这些群体的身心健康,帮助他们健康增长。

在现场,赫力昂中国还展示了可持续创新包装以及其与行业价值链内企业在可持续领域共同开发的重要成果。

●银蕨农场:

无添加剂,无抗生素——打造世界所需要的农场

作为新西兰领先的优质牛肉、羊肉和鹿肉生产商和出口商,银蕨农场已连续六年参展进博会。今年进博会,银蕨农场以“来自世界所需要的农场”为主题,延续“展品变商品”的策略,首次在中国展出春鲜小牛肉零售样品,以通过进博会平台获取中国市场针对这一产品的一手反馈,探索推入市场的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悉,自1948年建立以来,银蕨农场坚守“从餐盘到牧场”这一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制定并履行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致力于“打造世界所需要的农场,创造人们所渴望的美好”。开放牧场草饲饲养,无添加剂,无抗生素、不进行育肥饲养是银蕨农场坚持的饲养理念。

值得期待的是,银蕨在美国市场率先推出的新西兰首款零碳牛肉也即将亮相中国市场。

银蕨农场中国区总经理陆胜晔表示:“为了契合中国消费者对红肉产品多样化的需求,我们不断创新,致力于打造更符合中国胃和烹饪习惯的本土化产品。自首次参展以来,进博会为我们提供了能够深入了解市场与消费者的优良平台。未来,我们也将继续依托进博平台,紧密联系本土战略合作伙伴,坚持‘展品变商品’的高效路径,持续满足中国餐饮行业以及家庭烹饪的需求。”

●挪威海产局:

出色的可追溯和可持续管理系统——融入中国餐桌

“进博会作为一个构建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国际性贸易平台,为挪威海产局及众多参展的挪威海产品企业打开了通往中国大市场的大门。”挪威海产局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总监童安睿介绍,今年挪威海产局携手12家挪威海产企业参展第六届进博会,参展主题为“挪威海产,融入中国餐桌”,为主题参展,意在呈现挪威冰冷纯净海域所孕育的高品质、美味和富含营养的海产品如何满足中国消费者对食材和饮食习惯的偏好与趋势,使其与中国餐桌更为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挪威海产局发布的《2022年中国进口海产消费行为研究报告》显示,原产地是选购进口海产品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在这样的趋势下,凭借其高品质、营养及美味的特点,以及出色的可追溯和可持续管理系统,挪威海产品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和选择,报告中也显示了挪威是受访者心中最受欢迎的海产原产地。据统计,截至2023年10月,挪威对中国的海产品出口总量达到了12.7万吨,总额高达72.2亿挪威克朗,同比增长了14.6%。其中,三文鱼对华出口表现尤为亮眼,出口量达到3.5万吨,同比增长63.6%。

童安睿表示:“我们对挪威海产在中国市场的发展拥有坚定的信心。过去几年,我们已经看到挪威海产在中国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消费升级和对健康饮食的不断追求,我们相信这一趋势将持续增强。借助进博会这一国际贸易交流盛会,我们希望让挪威海产企业与中国合作伙伴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联系,把品质卓越、对健康有益的挪威海产品推介给这个广阔的市场,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健康美味的餐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