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4年5月,23岁的徐向前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成为一期一队的一名学生兵。开学典礼后的第二天,学校发给每名学生一张表,填完后即宣告加入国民党。就这样,后来成为新中国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向前,先加入了国民党,后来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徐帅与蒋介石见的第一面,是蒋和他的一次谈话。

蒋介石担任黄埔校长后,一改以往花天酒地的生活作风和浮躁轻慢的工作态度,摆出一副励精图治的姿态。

他当时兼任长洲要塞司令,住在要塞司令部里,但在黄埔军校也有办公室,每天要步行一里路到军校巡视。

蒋介石与师生朝夕相处,每天起床号刚响,蒋介石都要来到军校,闯进教官或学生宿舍巡视,看有没有睡懒觉的,如果碰上,必定严加责问。到了晚上,他还要检查宿舍,看学员是否按时就寝。

蒋介石不吸烟,除宴会外,也几乎不喝酒。他这样做,要求学生和教官也要如此。他还会去旁听教官上课,在学校和教官同桌吃饭,一日三餐都在官佐食堂,从不开小灶。

蒋介石为了培植自己的力量,习惯找学生个人谈话,以发现优秀人才,收为己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徐向前和几名同学被叫到校长办公室门外,等候蒋介石和他们进行个别谈话。

轮到徐向前时,蒋介石问他:“叫什么名?”

徐向前回答:“徐象谦。”

又问:“什么地方人?”

答:“山西五台县。”

再问:“在家做过什么?”

答:“当过教员。”

徐向前腼腆木讷,阅历简单,加上相貌普通,身体瘦弱,实在让蒋介石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大概是心中不喜,蒋介石又简单问了几句,便草草结束了对话。

此后,蒋介石没再找过徐向前,而未能入校长法眼的徐向前,从毕业后留校成为一名排长,到后来讨伐陈炯明担任国民军第2军第6旅任教官、参谋、团副等职,始终只是一名普通的中下层军官,没有引起蒋介石的注意。

可是让蒋介石想不到的是,5年后,自己当时没看上眼的那名瘦弱青年,会成为共产党三大主力红军之一的总指挥,再后来又成为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名标青史。

现在想来,得亏蒋介石当时对徐帅没有青眼有加,否则我们就有可能失去一位开国元帅了。

这是有例可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是被蒋介石叫去谈话的胡宗南,后来就成为蒋介石的心腹,复兴社“十三太保”之一。

蒋、胡第一次见面的场景挺有意思。当时胡宗南极为紧张,给蒋介石敬礼时手脚都不听使唤,手总是贴不到帽檐,身子也歪斜着,搞得满头大汗。

这狼狈相逗得一向严肃的蒋介石笑出了声,心生亲切感,安慰他说:“你紧张什么,我又不会吃了你,快坐下吧。”

蒋介石说着,掏出手帕递给他让他擦汗。得知胡宗南是浙江人,蒋介石有了拉拢之意,开始着重培养起他来。

陈诚也一样。

1925年的一天,陈诚和邓演达外出找朋友,回校时天都快亮了。陈诚看没时间再去宿舍睡觉,就拿了本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来到操场,边看书边等待早操。过了一会儿,他把书放下,开始玩起了单杠。

这时,蒋介石像往常一样来到学校。他看到偌大的操场只有一个人在锻炼,便信步走过来,看到了旁边放着的《三民主义》。蒋介石拿起来翻了翻,见书上做了很多标注,显然读得很认真。

陈诚发现是校长,赶紧下了单杠,走过来行礼。

蒋介石询问了他的姓名和班级,又问了他几个关于三民主义的问题,陈诚均回答得正确流利,让蒋介石非常满意。他拍拍陈诚的肩膀说:“好的,好的。诗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你努力吧。”

这次偶然的见面,成为陈诚日后追随蒋介石的开始。

当时陈诚在黄埔军校根本排不上号,他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和他的浙江籍与黄埔系自然有关系,但那天早上的偶遇,想来已让蒋介石对他先入为主,决心要观察他、培养他了。

所以说,徐帅与蒋介石的第一面没能让他相中,算得上中共一大幸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