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渔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好书的定义,人们经常讨论,也没有固定的答案。

在每个读者的眼中,每一本书都可能是好书。由于各自的喜好和目标不同,每本书在每个读者眼中也有不同的地位。

印刷品自诞生以来就承载着传播知识、文化、思想等使命。一本有价值的书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许多人的生活改变都是从读书开始的。

01

人们阅读书籍时,通常会有两种不同的感受:

一种是一本让你无法放下、深深沉浸其中的书;另一种是一本读后能让你深思熟虑、启发思考的书。

真正的好书,能让人在阅读时忘却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读完后仍觉得意犹未尽。真正的好书是那些能震撼我们心灵的佳作,而非轻易可以写出的作品。

如今,科技进步和网络普及使得许多网络文章如春草般疯长,其中网络小说和言情小说层出不穷。然而,这些作品大多只是为了娱乐大众,缺乏真正的思想内涵。

衡量一本书是否是好书的标准,也与个人的文化背景、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以及经验、经历等因素紧密相关。

当然,需要强调的重要的一点是,你的思考与震动应该是主动的、自发的、不知不觉的,而不是被动地被要求去思考。

如果你不是被强迫或被教育着去看一本书,而是真正用心去阅读,完全沉浸其中,那么这本书无疑就是一本好书。

有些书籍在未翻阅之前,其深邃之处难以被发现。即使开始阅读,如果心不在焉,同样可能错过其精妙之处。

读书并非简单地翻页,它需要特定的环境和心境。对于每一本读物,只有当我们沉浸其中,用心去领悟,才能真正领略其魅力。

无数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对于一般读者来说可能难以深入其中。但只要我们愿意投入,怀揣着“我必须阅读”的决心,就能发现这些被传颂为经典的书籍自有其过人之处。

事实上,经过时间的洗礼,大部分流传下来的书籍都是值得一读的佳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在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一句名言:“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华,没有决心就无法完成学业。在这方面,范仲淹堪称楷模。

范仲淹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的生活经历非常贫困和坎坷。然而,他并没有被困境打倒,而是心怀大志,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和成长。

他住在寺庙内,每天煮一锅粥,凝冻以后用刀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着几块咸菜吃。他常常学到深夜,困倦了就用冷水洗洗脸,继续苦读。

他全心投入读书,每天仅靠两顿稀粥维持生计,此事被当地一位官员得知,于是派人送去美食。然而,他未曾动过这些食物,全都原封不动地放在原处。

送食物的人不解地问其原因,他回答:“并非我不感激你们的好意,只是我已习惯食用稀粥,突然享受这样的美食,恐怕日后我无法再吃得下稀饭了。”

之后,他连两顿稀饭都吃不上,只能一天吃一顿。尽管如此艰难,他仍旧坚持日夜苦读,困极了就和衣在桌上小憩。

在求学的五年里,他从未享受过舒适的睡眠。这种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最终成就了他的事业和人生价值。

03

古今中外,众多杰出的学者都通过读书实现了自己的成就。

被誉为至圣先师的孔子,这位中国教育家的典范,几十年如一日地勤奋学习各种知识、技艺和治国本领,甚至在衰老的境地中也毫不懈怠。

回顾历史,那些伟人、英雄和大学问家,许多都出身贫苦,或历经重重艰难困苦的磨炼,才成就了他们的杰出成就。

颜回,孔子的一位杰出学生,居住在简陋的居室中,生活清苦,却依然全心投入学习。正如“梅花香自苦寒来,剑锋从磨砺出”所表达的道理一样,要想真正掌握真才实学,唯有通过不懈的勤奋读书。

那些抱怨读书太苦、太累的人,只是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因此,我们应该明白:只有通过勤奋读书,才能实现自己的成就。

学习是一个不断进取的过程,它帮助我们从无知走向有知,从了解不多到掌握更多。它不仅是一个知识的积累,更是一个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习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坚持,去探索、理解和掌握各种知识,同时也发展我们的个人能力和塑造我们的个人品德。只有通过不断地努力和付出,我们才能在人生中取得完满的成就。

成功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勇气、毅力、热情和勤奋。天道酬勤,只要我们付出了努力,就一定会得到回报。

对于那些热爱读书、追求进步的人来说,“读好书,交高人”应该成为他们的座右铭。

这样的书能够促进我们的人生进步,帮助我们不断突破和超越自己。因此,我们应该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不断追求进步和成长。

微风不燥,阳光正好,你就像风一样经过这里,愿你停留的片刻温暖舒心。

我是(渔樵耕读),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