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浦学坤

阳山:越王冠以为“无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无锡西北隅的阳山(又名安阳山),现属惠山区阳山镇。人们都知道阳山,喜欢阳山水蜜桃,但不一定知道阳山曾被越王勾践称为“锡山”,并被冠以“无锡”。

故事还得从春秋晚期吴越争霸说起,那时制造兵器都需要含锡的青铜,而越国有铜无锡,为此越王非常忧虑。一次,吴越大战,越军战至阳山,越王勾践将“陽山”(阳山)读成“锡山”,故令兵开山挖锡,结果只有石头而无锡,叹曰:“锡山无锡唉”,遂冠名“无锡”。

此事非戏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有一位毕业于中央大学国文系的学究下放劳动,曾在劳动余暇介绍了一本明末清初时的线装本《地名趣事》,其中描述了以上的无锡地名之说。

关于无锡地名,在明代冯梦龙《东周列国志》中另有一说,即秦国大将王翦在锡山挖得“无锡宁”的石碑而得“无锡”之名。我曾在2014年曾发表过一篇《无锡地名之谜》,我认为“无锡”之名,是文字出现之前的古越语,其寓意是:太平安居的地方。

如今的阳山,据考证,诞生于一亿四千万年以前,因火山喷发而形成。其独特的火山灰土圵,使这里的水蜜桃皮薄肉厚、汁多味甜,为桃子之皇。阳山镇,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太平安居”的世外桃源。

玉祁:一个原名为王祁的古镇

位于无锡西北的玉祁,曾名为王祁。王祁之名,在元代王仁辅的《无锡志》中有记载。何为“王祁”?王姓集居之地,祁则集市之墟的谐音。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兴文字狱是出了名的。“王祁”,其谐音不是“皇旗”吗?再说,百姓怎能称“王”呢?这是明王朝不能容忍的!

于是,在洪武二十四年,聪明的王祁人在“王”字上加一点,改成了“玉”字。玉祁犹如出水芙蓉,亭亭玉立于锡、澄、武交界处,更是招人喜爱。

其实,玉祁之名,在元代版《无锡志》中早有记载。至于“王祁”之说是民间传说还是当时排印之误,还待查证。

说起玉祁,这里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人居住了。郑家宕芦花荡的马家滨和良渚文化遗址,玉祁北丁巷的战国墓葬,周村的春申君黄歇封淮时铸造的古铜器遗物,以及张巷的汉五铢钱、五牧的通塘大桥、宋代的唐平寺、报慈庵、明代的文昌阁、早期的滩簧(锡剧)等等,都彰显着这块古老土地的灿烂文明。

玉祁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这里不仅有中共早期工运领袖糜文浩、著名旅日华侨实业家蔡世金和蔡贤章的乡愁,而且有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薛暮桥的故居,还有工商实业家施之铨和薛明剑的传奇。

玉祁的土特产也闻名在外,如近180年历史的双套酒、三珍之宝玉爪蟹、龙潭乌背卿鱼和驰名四五百年的玉祁芹菜等,都被广为赞誉。

玉祁好,玉祁含嫣不称王。有史以来,大凡称王称霸、老大自居的都难免招祸。玉祁,蕴而宁,康而平,藏而赢也!

洛社:传说六龙改名为六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代王羲之曾建有别墅的地方,相传因有六条特色之弄而得名“六弄”。有一次,有个皇帝路过此地,误听“六弄”为“六龙”,大怒道:当今只有一个真龙天子,哪里还有六龙?应该叫六蛇!圣旨不可违,但此名实在不雅,当地人便巧妙地将六蛇谐名为洛社。

其实,洛社是江南名镇,早在宋代《毗陵志》中就有记载。位于无锡西北的这个古镇,因其经济、文化之盛,曾誉为“小无锡”。石塘湾人李金镛曾于1886年捐资重建洛社大桥,明清时与开利寺、涤砚池、观鹅亭、马盘、花渡河、运河帆船、柳浪桥并列为洛社八景。

洛社地区的乡镇企业发展有历史基础,出生于洛社华圻的实业家丁熊照,是上海电池大王;石塘湾人实业家孙鹤卿是无锡乾生丝厂创始人;孙辰初是锡澄长途汽车公司创始人。洛社的太湖锅炉厂、雅西摩托车厂等都很著名。洛社曾列全国乡镇 500 强第 11位,并荣获“中国乡镇之星”、“全国文明镇”等许多荣誉称号。胡、江、李等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先后都到过洛社视察。

2004年,杨市、石塘湾与洛社合并,三镇合一的洛社镇成为无锡主城区的卫星城,也是江苏省重点镇。其各界名人为家乡添红增绿,担任过无锡政协第一至第七届副主席的冯晓钟,是无锡市民盟和工商联组织的创始人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钱树根上将,仍为家乡出谋献策作贡献。洛社的历史,在大变局时代又增添了新的华章。

前洲:浮在芙蓉湖上的前舟

经出土文物考证,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芙蓉湖上有一块绿洲,先民已在这里生息活动了,二千多年前诸国争霸的遗迹在这里陈述春秋战国的故事。据《无锡志》载,在元代,这里已有20多个较大规模的自然村,其中就有村名浮舟和前舟。在芙蓉湖逐渐围成圩田以后,这块绿洲逐渐形成了1.5公里长的街镇,“前洲”的地名,前瞻、广大,而浮舟村仍称浮舟里。

这块曾浮在芙蓉湖上的绿洲,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成为著名的乡镇企业发祥地。1983年,前洲成为全国首批亿元乡,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全国第一,被誉为“中国第一乡”。

1984年5月,在河北省正定县任县委书记的习近平一行五人到前洲,听取了时任乡党委书记于顺源的介绍,并把前洲经验写进了考察报告。1991年,前洲乡镇工业销售收入位居全国乡镇榜首,荣获“中国最佳乡镇”称号。

前洲是人杰地灵的宝地,这里有勤政为民的明代清官华汝砺、华敦复,东林八君子之一的叶茂才,著名慈善家余治等等。建党初期,这里有一批投身革命的先躯,突出的如担任中共无锡第一个党支部委员的唐光明,担任无锡城区区委书记、23岁时英勇就义的冯金妹。这里还有弹道导弹控制技术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德仁。这里是著名红学家、史学家、书画家冯其庸的故乡,冯其庸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红学会会长,获文化部颁发的“中华艺文奖”终身成就奖。冯其庸学术馆及锦绣文化广场,都是前洲标志性的文化品牌。

有一句话说得好:我们脚下是一块绿洲,但不能停下来,还要继续前行。

钱桥:地铁三号有约,一路向前

在无锡惠山、舜柯山北麓的洋溪河上有一座桥,建于元至元十二年(1275)。史载当时有个钱姓州官,见此地百姓来去不便,倡议建桥,建成后遂叫钱桥。

钱桥最著名的人物,是名士支浩明,在清嘉庆年间,他为抗旱救灾,引起一场惊动京城的“显应桥案”。支浩明为百姓仗义执言,为世人赞誉,名载史册。他的故居位于钱桥苏庙村,地铁三号线一期起点就设在这里。

在历史上享有盛名的晚清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是钱桥社冈里人。

另一个著名人士就是1931年出生于钱桥邓巷的邓鸿勋。他1947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无锡市委书记、江苏省委副书记、海南省委书记、中共中央委员。父亲邓鹏,曾当选南京市人民代表、下关区政协副主席;长兄邓茂勋,高级工程师,曾任无锡市港务管理处总工程师;姐妹邓逸华、邓宝华也是统计师和高级工程师。可谓邓家满门才俊。

著名画家周怀民(1907~1996)也是钱桥人,在无锡有他的纪念馆,他的许多作品捐赠在无锡博物院收藏。

钱桥曾是原无锡县的重要工业基地。2004年,钱桥镇与藕塘镇合并;2006年11月,建立无锡(藕塘)职教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的管理体制;2007年,撤镇为惠山区钱桥街道。

地铁三号线,从这里开始,将载着人才和钱财一路向前。

堰桥:载入史册的那些人和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无锡县志载,昔有高鲁桥,后改堰为桥,即高鲁堰桥,简称堰桥。2002年9月,长安、西漳两镇并入堰桥,为惠山区堰桥街道。

抱赤心,道无穷,堰桥名人满庭芳。

东汉名士高岱被江东孙策所杀,葬在他生前隐居的山上,此山因他命名为西高山。其父高彪也是名士,《后汉书》有传。

1984年春,堰桥乡人民政府成立“西高山乡村公园建设指挥部”,时任乡长周健任总指挥。聘请退休教师高燮初、邢志刚、退休干部陈海泉、陆三南等,在西高山负责建设。1988年改称为吴文化公园。

著名教育家、水利专家胡雨人,1902年与兄胡壹秀创办胡氏蒙学堂,后改为胡氏公学,在无锡乃至全国有较大影响。他的侄子胡敦复、胡明复、胡刚复,系“一门三博士”。

晚清名医、御史薛福辰和晚清名臣、著名外交家、思想家薛福成兄弟俩,与薛福成之子、实业家薛南溟、薛寿萱,以及实业家杨宗濂、杨宗瀚兄弟俩,都是西漳寺头人。化学家高行健,原中央书记处书记、副总理陆定一,也是西漳人。实业家吴仲康,新华社广东、浙江、安徽、江苏分社社长尤淇,著名教授胡福明等,都是从堰桥、长安走出来的名人。

散落在堰桥地区的许多古迹,连同其主人,赋予江南的文化品牌,在历史文化长廊里,仍熠熠生辉,闪烁异彩。

诞生于明代、由丁绛(土夅)里徐家建造的西漳大船,在中国航运史上享有盛名。

1863年坐落在堰桥80年的王源吉冶坊,其铸铁锅闻名大江南北,直至1943年才搬至南门羊腰湾。

1946年由钟英、王仲青在西漳创办的天一中学,桃李满天下,美誉远播。

1926年由陆子容创建的西漳蚕种场(原名三五馆蚕种场),功绩卓然,如今已变身为西漳蚕桑展览馆。

1984年4月13日和8月1日的人民日报,先后刊登《堰桥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成效》《一包三改好》的报道,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和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也分别带队到堰桥考察调研。如今,为改革开放树碑立传的堰桥“一包三改”纪念馆,已成为主题教育的一大亮点。

世事难料,但一旦被历史记住,都是让后人品读的可鉴史料。

文章来源:《吴文化》2023年第三期 公众号“太湖文艺”

图片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