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的时候,一个孩子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一个男孩被同学性侵、侮辱长达2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当事人和受害者都还只是小学四年级的孩子。

年龄之小,手法之恶劣,让这起校园“欺凌+性侵”事件频频登上热搜。

谈到这起事件,很多人愤怒之余都倍感困惑:

为什么霸凌者小小年纪,却能如此邪恶?这些下三滥招数,都是哪里学来的?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我们已经讨论过无数遍的话题:屏幕管制

显而易见,霸凌者那些招数,一定是从网上的不良信息里学来的,而且大概率是从最低劣、包含性虐待情节的色Q片中学来的。

父母管制一旦不到位,孩子就很容易接触这些不良信息。但仅仅是无意间接触不良信息还不是最可怕的,最让人惊恐的是,仅仅是这次微小的操作痕迹,就会让不良信息像狗一样闻着味道聚拢而来,用各种方式推送不良信息,引诱孩子,让孩子持续陷在不良信息的泥淖中。

所以,我一直对小小常用电脑和手机这事儿非常谨慎。他现在学编程、学围棋等课程都需要用电脑,我每次都是上课前再拿出来,上课后马上收起来,平时在家基本只用学习机。

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被动的搜索工具,而是能量身定制、精准推送、具备一定自主性的智能体。除了不良信息,这个智能体还会专门挑孩子喜欢的、感兴趣的内容推送,尤其是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是让孩子沉浸其中,不可自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地球上的星星》剧照)

别说孩子了,哪怕是大人也逃不过。同事说,自己有一次无意间在某宝上点开了一次“青花瓷”餐具,再打开这个软件时,首页立即跳出了几十个餐具商品。而且系统还时不时推送消息,说某家的餐具在搞活动等。即便同事原本没有那么想要买餐具,此刻也不由自主地点了进去。

孩子沉迷手机和网络,影响学业和正常生活,这个问题已经困扰到了全球父母。之前很多父母会想当然地认为这是孩子不自律的表现,认为只要孩子自己努力克服一下,就能不沉迷了。

但当我看完《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这部纪录片后,想法完全改变了。

我们的孩子不是沉迷手机,而是掉进了资本精心造出的陷阱里。一个孩子一旦接触手机,他面对的不是一个工具,而是全球顶尖心理学家、计算机专家、大数据专家组成的精英团体。

包括那些所谓的免费软件,所谓的免费功能,看似慈善的背后可能都暗藏深意,可能是在盘算一笔巨大的交易。

01

孩子放下手机,最着急的是网络公司

纪录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为了阻止孩子沉迷手机,妈妈决定在晚餐时间没收所有人的手机,放在一个上锁的盒子里。

一个小时后,盒子会自动打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们刚开始吃饭,就发现手机不停地发出信息提示。几个人虽然吃着饭,但目光不时地瞅着手机。

小女儿以拿勺子为借口离开座位,结果却用锤子敲碎了盒子,直接拿走了手机。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哥哥本的手机屏幕被砸碎了。这时,妈妈和大姐主动提出一个要求:只要本能持续一周不玩手机,就给他换屏幕。

本很兴奋地答应了,他把手机留在厨房就独自上楼了。

但离开手机让本坐立难安,他试图做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他拿起自己喜欢的足球,打量自己的球鞋,还跑去博物馆……但这些并不能给他带来快乐,反倒因为看着别人玩手机更加难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此刻,比本更难过的是手机背后的算法。

他们在背后焦躁地讨论,反思自己的策略:

  • “他在哪里?这太不正常了!”
  • “我们怎么会输?”
  • “我给他推送朋友和家人的内容,他烦了吗?”
  • “或许是广告太多了!”
  • “我们切换到复苏模式吧!”

着急的算法决定先找到和本有相似心理特征的人,再分析这些人对什么感兴趣。

算法发现,本点赞了一个叫安娜的女孩所有的帖子,但之后就没动静了。很快,算法计算出如果推送安娜的帖子,能有92.3%的几率让本重新拿起手机。

第三天,本的手机上出现了一条提示:

你的前女友有了新感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这句话对本有着巨大吸引力,他打开了手机。算法又继续推送本可能感兴趣的内容,原本还有些挣扎的本彻底投降,沉浸在手机的世界里。

显然,算法获胜了!

兴奋至极的他们此时说了一句话:

“我们继续挣钱,兄弟们!”

都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可是本只是打开了手机,既没充值也没有买东西,别人是怎么挣到他的钱的呢?

02

即便没付钱,你也是商品

对网络公司来说,什么是最值钱的?

可能很多人认为是数据,但事实上“你的关注”才是他们竞相追逐的产品。

一句经典的话是:如果你没有花钱买产品,那你就是被卖的产品。

我们使用的各种社交媒体和APP看起来都是免费的,只需要注册一个账号就可以无限使用它。

你感觉自己似乎并没有什么损失,但事实上你已经被卖给了广告商。别忘了,你不付钱,但广告商付了钱。广告商最期待、最渴望的商业模式是,投放一个广告后能获得一个确定的、较高的收益。

那么,如何提高这种确定性呢?

最简单的做法就是了解你的喜好,预判你可能会购买什么,然后向你推荐特定的产品。这一步,就交给了网络公司。他们做了三件事:

留住你、了解你、改变你。

为了留住用户,各个网络公司可谓煞费苦心。

谷歌邮箱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在讨论要用什么颜色、设置什么功能、设计什么形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用户上瘾。

社交媒体则发明了点赞、评论这些互动功能,提升你的参与度。他们还创造了滑屏、自动播放、信息提示、附近的人等,时时刻刻呼唤着你、诱惑着你,尽可能地让你在这个平台上多待一会儿。

你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就越有机会接近你、了解你、监视你。

只要你打开了某一个软件或进入某个网站,你所做的一切都会被记录、追踪、评估。你在某个图片上停留了多长时间,你什么时候感到孤独和抑郁,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你的亲友关系如何,都会被小心保存。

你从未见过的这些团队,却可能是最了解你的人。

算法加持下,他们很快就可以预判出你的想法、你的偏好、你的行为,然后趁你不注意推送广告。

如果你的想法和广告商的不一样时,要怎么办呢?

放心,他们还会改变你,改变你的思维模式。

劝服技术是很多互联网公司心照不宣的秘密武器。

向上或向下滑屏就能得到新的信息,这种形式在心理学上称为“正积极强化”;

你不知道自己会得到什么信息,时刻感觉新鲜,这是模仿老虎机的刻意设计;

发个帖子或照片能立即@相关的人,这是利用人类本性中的群体归属感,几乎没人能忽略……

这一系列看似细小的设计,都是无数工程师团队日夜研究的结果,目的就是黑入人们的心理底层,吸引用户注册、互动,鼓励用户邀请其他人一起加入。

目前甚至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学科,叫“增长量黑客学”

在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改变了你的思维和观点,是不是细思极恐?

我们以为自己是在免费使用网络产品,我们以为自己是获利者,实际上我们早就成了被出售的产品,说白了,就叫“待宰的羔羊”“待割的韭菜”。

而更让网络公司兴奋的是,他们只需要少量的工程师就可以完成这一切,用工成本大大减少的同时盈利快速增加。

让人意味深长的是,当本经受不住诱惑开始刷手机时,有人问了一句:

“你们是否想过这些推送对本是好的吗?”

另外两个人回复:

“没有!”

是的,在巨大利益面前,一个孩子的身心健康从来都不是他们考虑的内容。

03

在楚门世界待久了,孩子不过是信息僵尸

一个女孩拿起手机发了一张自拍照,只有几个人点赞,她很失落。她把照片删除,又拍了一张更可爱的自拍照,这次她得到了很多人点赞,她很开心。但也有人说她“很丑”,这让她很难过。

这个现代社会里最最常见的一幕,却藏着让人吃惊的青少年自杀、自残、抑郁发病率陡然上升的原因。

美国心理专家表示,2010年前青少年的自杀等情绪问题一直处于平稳状态。但2011年后青少年群体中出现了大量抑郁和焦虑症病例,还有自残及自杀病例。

15-19岁女孩,2015年自残少女数量相较2009年增加62%;

10-14岁女孩,2015年自残少女数量相较2009年增加189%。

15-19岁女孩,2017年自杀少女数量相较2009年增加70%;

10-14岁女孩,2017年自残少女数量相较2009年增加151%。

而这一切变化,都指向了社交媒体。

1996年后出生的这批孩子,是历史上第一批初中就使用社交媒体的孩子。

人类进化到现在有一个本能,就是在意他人的评价,因为这关乎到我们是否能融入集体中,是否能有较高的生存几率。

社交媒体上,爱心、点赞、竖起大拇指这些短期的赞美能让大脑产生多巴胺。这种美好的感觉会促使孩子想“我接下来要做什么?因为我还想要这种感觉。”

他们可能会就此放弃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追随潮流,以获得更多赞美。

被夺走判断力的同时,他们还可能变得更脆弱。

因为我们还没有进化到,如何面对一万个人的评价,如何处理有人赞美有人批评,尤其是陌生人的批评。

青春期的孩子尤其在意他人的评价,哪怕只有一个差评也可能会让他们难受半天,质疑自己。社交媒体加剧了孩子的自我矛盾和脆弱性,引发了更多情绪问题。

与此同时,社交媒体还可能会让孩子成为信息世界里的僵尸。

比如,在搜索引擎输入同一个问题,但可能每个人看到的答案是不一样的。这些不同的答案里,藏着搜索引擎对你的了解和对你的预判。他们会刻意迎合你的立场,推送与你观点更类似的信息,好让你坚定自己的立场。

而那些相反的观点,则离你越来越远。所以,哪怕你和朋友每天见面,你们对世界的感受可能完全不同。

算法,给每个人都创造了一个“楚门的世界”。

这直接导致一个后果,就是世界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而且陷入了一个泥潭:越极端的观点越容易吸引人的关注,反过来导致人们的观点和立场更极端。

当你越确认某个立场时,就越有可能已经被人操纵了。这种操纵连成年人都无法摆脱,更何况孩子呢?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感到脊背发凉。尤其是当里面谷歌、推特等互联网大厂的前高级工程师数次强调“我们本来没有这个意思”“算法越来越聪明”“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控制”时,更加惊恐。

算法出自人类之手,但如今已经有了能动性。他们会自动跟踪你、分析你,找到你的爱好,为资本服务。

当一个孩子试图拒绝沉迷手机,试图自律时,他要对抗的不止是趋利避害的人性,还有全球顶尖的工程师、心理学家以及已经智能化的算法。

在这场不对等的抗争里,孩子需要的是助手而不是敌人。

但很多父母往往看不到这点,因为手机批评、谩骂甚至动手打孩子,把自己推向孩子的敌对面,结果让孩子一败涂地,彻底沦为手机和网络的奴隶。

而正确的做法我觉得应该是,让孩子认清互联网和手机背后的运行规则,让孩子了解社交媒体的商业逻辑,让孩子相信父母永远会和自己站在一起。

因为对道德伦理的担心,纪录片中这些工程师、总监和工作人员都选择了辞职。

但辞职不该是最终结局。算法依然存在并不断演化,人类要如何与人工智能相处,技术和人性如何平衡,尚没有答案。

我们和孩子都是算法的目标,这场无声的战斗中,如何做孩子的盟友、引领者,利用算法而不被算法利用,让孩子在算法的世界成长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是每个家长要面对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