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在当下离婚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但汪峰和章子怡的离婚消息一公布,还是让大家狠狠震惊了一把。

毕竟这俩人是娱乐圈的老将了,一个是世界知名的国际影后,一个是粉丝众多的音乐才子,结婚年头不算短又生育了两个孩子……怎么看也算是婚姻关系稳固的那一挂了,说离就离,的确让人不胜唏嘘。就连常爸这种对娱乐新闻不关注的人,也忍不住上网看了看满天飞的离婚报道。

在两个人内容一致的离婚声明里,最吸引常爸注意的是“我们未来将以亲人身份共同抚养、陪伴孩子们长大,依旧是孩子们最信任的父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婚姻关系解除,曾经的爱恨情仇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唯有孩子是实打实需要两个人共同负责、共同养育的。感情的事难说对错,一场婚姻里最无辜的却最容易受影响的就是孩子。

说到这里,常爸想起了前几天刷到的一个视频,让我这个老父亲又唏嘘不已。

视频中的妈妈抱着年幼的孩子说:

“小宝,妈妈对不起你,是妈妈没有能力把你留在身边。等你长大以后,忘记妈妈。记住,千万不能想起我了。”

说完,她把头埋进孩子臂膀里哽咽着说不出话,而孩子也紧紧地抓住妈妈的衣服放声大哭。

看来孩子虽小,但也能明白发生了什么,而自己的生活又即将失去什么。

据说夫妻俩刚刚离婚,妈妈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貌似是孩子的爸爸,说了一句“不要说话了,赶紧走”,就把孩子直接从妈妈怀里拽走了,全然不顾孩子崩溃的心情。而妈妈在拉扯无果后跪在地上,无奈地低头哭泣。

视频很短只有十几秒,常爸看不到更多具体的信息,但却深切感受母子生离的痛楚。作为父亲,我第一反应是伤心,第二反应是愤怒:

“就算父母要分离,可为什么要让这么小的孩子经历如此粗暴的场面?”

结束不合适的婚姻当然不失为一件好事,但世上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当下大众对离婚的接受度提高值得庆贺,但这并不能意味着我们可以忽略离婚带来的创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不惑》)

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起了之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叫《困在心绪里的儿子》。一开始我是冲着“青少年抑郁症”去的,但看完我发现它更合适的定位是:给父母的离婚教育片。

(《困在心绪里的儿子》剧照)

粗暴地结束一段婚姻,对孩子的打击可能是致命的。因为这部片子,我第一次认真地思考:如果一对夫妻真的过不下去了,怎样离婚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孩子抑郁自杀,离婚或许是导火线

很多人一听这个影片名字《困在心绪里的儿子》,都认为主角应该是青春期的儿子,但我觉得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里面的父亲。

彼得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中年人,因为出轨离婚,后与第三者贝丝又重组了家庭。影片开始时彼得和贝丝的儿子还未满一岁,他们住在漂亮宽敞的房子里,而大儿子尼古拉斯与前妻劳拉住在一间狭小的公寓里。

彼得的事业处于上升期,又娶了年轻貌美的妻子,甚是得意。在他眼里,上一段婚姻已经成为过去式,挥挥手和过去告别,潇洒开始新生活。但在尼古拉斯和妈妈劳拉的心里,家庭分崩离析的创伤远未愈合。

这些创伤在彼得看不见的地方肆意生长,直到有一天前妻劳拉敲响了彼得家的门,他这才知道,一向乖巧的大儿子尼古拉斯已经逃学近一个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劳拉脱口而出的那句“你不能就这样抛弃他”暴露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在这场离婚中,她把自己和儿子定义为“被抛弃的一方”,不甘、埋怨、绝望和忧伤时不时就从生活的细节中流露出来。

在情绪崩溃时,她就会在儿子面前说前夫怎么怎么不好,是个如何糟糕的人,是怎么抛弃他们俩的。

妈妈只顾着自己发泄情绪,却没想过这些话对儿子造成的打击。他一方面心疼饱受折磨的妈妈,一方面还要默默地承受父亲形象坍塌带来的伤害。他说:

“我一直都崇拜他,最后就好像他被劈成了两半。”

父母离婚之前,尼古拉斯眼里的爸爸是伟岸的、慈爱的、可靠的。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父母都是高知,家境优渥,一起旅行、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

可这场离婚仿佛把往日的美好都葬送了,爸爸口里的“爱”“忠诚”都变成了虚假的谎话。曾经被视为英雄的爸爸,从此也和“出轨”“自私”“冷漠”这些负面标签联系在一起。

妈妈对出轨前夫的恨意,内心的痛苦和无助,渗透进了她和儿子的日常生活里,仿佛织就了一张细细密密的网,无形中将尼古拉斯禁锢其中。

尼古拉斯的天塌了,他不知道该相信什么。原本就敏感的他变得悲观,脑子里不断涌出黑暗的想法,占据了他所有的精力和注意力。他连活下去都感觉费力,更别提好好学习了。

再次见到尼古拉斯时,彼得很愧疚。他怎么也没办法把眼前这个忧郁的少年和小时候那个开朗的孩子联系起来。好在他快速承担起了一个父亲的责任,帮孩子转学,让孩子住到自己家。

但他并没有意识到儿子问题的根源所在,以为孩子换个环境就好了,甚至把儿子不好好上学定义为“任性”和“叛逆”。

事实证明,尼古拉斯的变好只是表面上的。他上一秒还在跳舞,下一秒就开始神游呆在原地。

他的心绪就像搅动的洗衣机一样混乱,看到贝丝就想起了悲伤的妈妈,看到爸爸的新家庭就想起了母子俩相依为命的场景。他不敢让自己开心,因为一旦开心就好像背叛了妈妈。

他质问后母:“哪怕你知道我爸爸已经结婚,还有了一个孩子,也没有阻止你吗?”

他质问爸爸:“为什么要出轨?为什么要离婚?为什么要抛弃妈妈和我?”

他得了抑郁症,这一切的源头在种种细节中都指向父母的离婚。这个忧郁的少年被卷心绪暗流中,自己出不来别人也进不去。最终,尼古拉斯的抑郁症越来越严重,再最后,开枪自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尼古拉斯跟父母聊天不久后就自杀了)

这个少年,终于成为了父母离婚的牺牲品。

离婚不是悲剧,但绝不是喜剧

前段时间,钟美美在一档综艺节目中主动提及父母离婚的往事,引发了一阵热议。

与影片中的尼古拉斯不同,钟美美最大的愿望就是父母离婚。从很小的时候,他和他的妈妈就被爸爸家暴。眼看着自己爱的家人因为爸爸变得不幸,钟美美恨透了父亲。

当父母离婚后,钟美美感到从未有过的开心。

但这并不意味着“离婚”这件事对他而言就是绝对的喜剧,从他还没开口就已经哽咽不止我们就能看出,父母糟糕的婚姻关系给这个孩子的心灵留下了巨大创伤。

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师海灵格之前说过,孩子有一种“保护家庭稳固,连接爸爸妈妈”的本能。

如果爸爸品性没有那么糟糕,如果他对家人的伤害没有那么大,钟美美也一定希望自己有个完整幸福的家庭。

他接受父母离婚这件事,不过是因为现实太沉重了,沉重到他必须放弃本能,被迫接受不完美的真相。

让人惊艳的是钟美美的勇敢,父母离婚后他不仅没有一蹶不振,反而奋发向上,还立誓要成为家里最强大的顶梁柱。

看清生活的真相,但依旧选择热爱,选择努力,选择拥抱,常爸不由得想给这个孩子点个赞。

有的孩子可以涅槃重生,但有的孩子却会因为父母离婚一蹶不振甚至丧失求生意志,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

心理学家陈默说:“(离婚的孩子发展得好不好)取决于跟孩子一起生活的大人,处于什么状态。”

提及这点,钟美美一脸笑意,他说自从父母离婚后,家里变得更幸福、更快乐了。

他还说:“我觉得在这个地方失去的,总会在其他地方弥补回来。”

虽然没有更多细节,但我们不难猜想到,钟美美的乐观和积极很大一部分是由妈妈带来的。尽管在婚姻中尝尽苦头,妈妈却从未放弃过好好活下去,也一直用积极、阳光的态度引领孩子。

反之,电影中尼古拉斯的妈妈则一直沉浸在婚姻失败的痛苦里。妈妈不快乐,孩子怎么敢快乐?

除此以外,钟美美和尼古拉斯面对父母离婚时的年龄也不相同。钟美美从很小的时候就对父亲产生厌恶感,对父母离婚的原因很清楚,而尼古拉斯则是在刚刚进入青春期时突然要面对家庭破裂的事实,一直不明白父母为什么会离婚。

离婚并不必然是造成孩子发展不好的元凶,但夫妻双方处理离婚的方式、面对离婚的态度以及孩子的年龄都可能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没有最合适的离婚年龄
只有最合适的处理方式

有父母想要知道,在孩子几岁离婚能不对孩子产生影响?

还真有人研究过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年龄段的孩子都对父母离婚很敏感,但敏感程度不一样。其中,小学阶段的孩子经历父母离婚,遭受的心理创伤最严重。

儿童心理学家斯科特·卡罗尔医学博士认为:“离婚对孩子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影响的唯一年龄,可能是2岁以下。”

如果离婚发生在孩子还是婴儿的时候,那么孩子所经历的离婚创伤很可能只是名义上的。这很大程度上与孩子 3 岁之前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关,他们的记忆存在于情感层面而不是认知层面,而且他们还没有确立依恋对象。

孩子3 岁之后,情感创伤可能在 11 岁左右达到顶峰。此时,孩子们已经有六年的时间了解父母关系的重要性,对父母和家庭产生了深厚的依恋。同时,他们缺乏独立性、以自我为中心,极有可能把家庭破裂的创伤导致内化,影响性格和心理的发展。

(《离婚女人》剧照)

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离婚避开孩子小学阶段就可以。卡罗尔博士说:“离婚本身并不是最困难的部分,最困难的部分是冲突。”

儿童对父母之间所有的冲突都很敏感,不光是热战、谩骂,也包括父母自以为很隐蔽的冷战、互嘲。

同样,儿童对解决冲突也很敏感。哪怕孩子还很小,也能明白冲突被解决了,危机解除。

所以,父母需要让孩子见证问题的解决,让他们从中学习解决问题的技能和有效沟通的技巧。

节目中的另一个嘉宾丁若虚的父母在他小学二三年级时离婚了,但为了照顾他的情绪,父母一直没有把这件事告诉他。

他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认为爸爸经常出差不在家也是正常的,直到某一天他在书房找资料时,无意中翻到了一本离婚证。

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日常生活里那些点点滴滴的“不对劲”,比如突然消失的全家福。他说,他理解父母的顾虑,但是他认为父母隐瞒离婚这事儿做的“挺不厚道”的,因为“你希望减少的伤害,在未来某个瞬间会加倍地加到孩子的身上。”

隐瞒并不会让伤害消失,所以父母在处理离婚时更明智的做法是,与孩子坐在一起沟通,解释分开的原因、安排今后的生活,用丁若虚的话说,这叫“灾后重建”。

因为父母没有做过这些,每每想到父母离婚这件事,他能想起来的就是在书房里找到的那本离婚证,自此自己也仿佛被困在了那间书房里。

他多么希望自己当初能参与到父母的离婚过程,希望父母当时能坐下来跟自己好好地谈谈话,能组织一次家庭告别晚宴,给这段不完美的家庭生活画上一个句号。

研究发现,关系破裂后,很多人会出现与在高压环境下幸存下来的人类似的症状。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经历离婚的人,不亚于经历过一次战争或自然灾害。

不仅仅是孩子,作为离婚当事人的父母又何尝不需要“灾后重建”,又何尝不需要一个散场前的“家庭晚宴”。

世事无常,分分合合是人间常态。离婚应该是个中性词,我们既没有必要为此哭天抢地,也没必要欢欣鼓舞。我们需要学习如何更客观地看待离婚,如何更冷静地处理离婚,如何更合理地规划离婚后的生活。

最后总结一下,如果两个人真的决定要分手,几个关于离婚的要点可以参考下:

  • 如果离婚,尽量避开孩子小学阶段,建议更早或者更晚;

  • 如果离婚时孩子已经具备沟通能力和一定理解能力,尽量让孩子参与父母的离婚,跟孩子做好沟通,让孩子理解父母的处境;

  • 如果离婚一定要做好孩子的生活安排,尽量不要让孩子的生活状态发生太大改变;

  • 如果离婚,请做好自己的情绪疏导,用积极、阳光的态度面对生活,这不仅仅是为了孩子,也是为了自己。

即使离婚不可避免,也希望父母能把以上几点牢记心中,尽量减少对孩子的伤害。

少一个困在时间里的孩子,少一个困在心绪里的孩子,就是常爸写此长文的唯一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