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言

美国国会在11月2日通过了一项向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的法案,以支持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然而,美国对以色列的如此慷慨,却与其对中国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美国在面对中国的崛起和挑战时,表现出了矛盾和微妙的态度,一方面寻求与中国的对话和合作,另一方面采取遏制和打压的措施。

美国的这种做法,让人不禁产生了疑问:美国为什么要对以色列如此慷慨,而对中国却表现出矛盾和微妙的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对以色列进行增援

美国国会众议院在11月2日通过了一项军援以色列的拨款法案。

这一法案的正式名称是《2023年紧急安全和人道主义援助法案》,由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米克斯提出。

旨在为以色列提供143亿美元的紧急军事援助,以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

这一法案的通过是在美国总统乔·拜登于10月31日宣布对以色列提供10亿美元的额外军援之后的两天内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在宣布这一决定时表示,这是为了“确保以色列能够保卫自己,阻止伊朗在该地区的扩张,以及维护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和安全”。

这一法案的通过得到了美国国会众议院的广泛支持,其中有411名议员投票赞成,9名议员投票反对,13名议员缺席。

支持这一法案的议员认为,这是对美国最亲密的盟友以色列的坚定承诺,也是对巴以和平进程的有力推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反对这一法案的议员则认为,这是对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的侵犯和暴力的鼓励,也是对美国的财政和道德的挑战。

这一法案的通过引发了以色列的欢迎和感激,以色列总理纳夫塔利·贝内特在推特上表示,这是“美国对以色列的坚定支持和友谊的又一证明”,并感谢拜登和美国国会的领导人。

这一法案的通过也引发了巴勒斯坦的强烈抗议和谴责,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马哈茂德·阿巴斯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美国对巴勒斯坦人的背叛和对以色列的纵容”,并呼吁国际社会和联合国干预,阻止美国的军援。

美国要求中国增持美债

美国官员轮流访问中国要求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事件发生在2023年,背景是美国面临着财政赤字和债务上限的问题。以下是事件的详细情况: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访问中国,这是在美国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访华之后不久的事情。耶伦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讨论经济问题,特别是希望中国能够增加购买美国国债的规模。

美国当时的国债规模已经超过32万亿美元,且美国政府支出的8%用于支付国债利息,这意味着美国必须不断发行国债来应对支出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官员在访问中国时表达了对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期望。美国希望中国能够帮助其缓解财政压力,因为中国曾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海外持有国。

然而,中国在过去几年中已经开始减持美国国债,并在一年内除了3月份增持了205亿美债外,其他月份都在减持。

美国官员的访问和要求在中美关系中引起了一定的紧张。美国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推动对台湾的武器销售方面的行动,与其要求中国增持美国国债的立场形成了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行动可能会影响两国在其他领域的合作,如气候变化和债务危机等问题上的合作。

中国已经发现,即使手中持有大量美元,也无法用来购买美国的科技或并购美国的优质公司,甚至无法用来购置美国的土地、资源和房产。

因此,中国对美元和美国国债“失去了兴趣”,并采取了其他方法来使用其外汇储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事件反映了中美两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的复杂互动,以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动态变化。美国的财政状况和中国的经济策略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已经公开喊话,宣称美国不寻求和中国“脱钩”,耶伦在11月2日公开承诺。

这一事件发生在耶伦访问中国的最后一天,她在北京举行的一个论坛上发表了演讲,就美中经济关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伦在演讲中表示,美国不寻求与中国经济脱钩,因为这样做对两国都是灾难性的,对世界也是不稳定的。

她说,美国希望与中国建立一种“建设性和公平的”经济关系,遵循一套公平的规则,让两国能够长期受益。

耶伦还表示,美国对中国的一些做法有所关切,比如中国对美国企业的不公平待遇,中国对一些关键技术和原材料的出口限制,以及中国对人民币汇率的操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说,美国将继续与中国就这些问题进行对话和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耶伦还强调了美中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的合作重要性,特别是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和债务危机等方面。

她说,美国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和温室气体排放国,有共同的责任来领导气候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的低碳转型,以及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的债务救助计划。

耶伦的演讲反映了她作为美国财政部长的立场和风格,她一直主张美中保持经济联系和合作,反对美中脱钩和对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的演讲也是在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领导人在去年11月的巴厘岛会晤后,美中两国高层之间就经济问题的首次公开交流。

结语

美国总统拜登在2023年联合国大会上也公开承诺不寻求与中国“脱钩”,而是采取所谓的“去风险化”策略。

然而,尽管美国释放善意,但仍在一些方面采取遏制中国的措施,例如派遣航母等,因此对美国的行动需要保持警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