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努力减少对中国矿产的依赖。上周六,美国和英国在一项关键的矿产协议上取得了“重大进展”,这可能对电动汽车行业产生深远影响。

据悉,该协议可能允许英国采购或加工的电动汽车矿产(即钴、石墨、锂、锰和镍)计入美国《减少通货膨胀法案》提供的清洁汽车税收抵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英国之前,美国就已经在今年3月与日本签署了一项重要的矿产协议,并且在同一个月开始与欧盟就一项类似的协议进行讨论。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所做的这一切都是有计划的努力。

以美国与日本的协议为例,表面上是为了加强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并使其多样化,然而深挖之后就会发现,美国的真正意图是减少对中国矿产资源的依赖,并且降低中国电动汽车的全球竞争力。

然而,美国及其盟友正在采取的措施不太可能严重影响中国关键的矿产出口。首先,中国生产的电动汽车仍然保持着成本优势。此外,中国电池和电动汽车制造商正在加紧努力,在海外市场建立立足点,探索新兴经济体尚未开发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这些必需矿物的供应有限。尽管西方国家为了达成目的采取了保护主义措施,但中国是全球重要矿产的主要供应国,能做的行动十分有限。

数据显示,中国是稀土储备的主导力量,约占全球总储量的34%,估计为4400万吨。相比之下,美国只拥有约230万吨稀土储量。

此外,中国目前拥有全球80%以上的稀土加工能力。进口稀土金属矿石进行冶炼分离,再出口。这种进口和再出口稀土金属矿石的能力是中国作为全球稀土精炼技术主导地位的一个关键区别。

为了抵消自己的不利因素,美国一直在努力与澳大利亚和欧盟建立战略供应链伙伴关系,推进稀土分离技术。但即便如此,欧盟和澳大利亚的精炼能力仍落后于中国的尖端技术。

相较中国,这些国家缺乏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开采、分离和精炼,这对实现大规模稀土提纯提出了巨大挑战。以澳大利亚为例,该国的稀土分离设施只能满足日本30%的需求,导致日本还是得从中国进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正在加强对“城市采矿”的关注,比如从废弃电池、手机和类似来源中提取矿物。美国也在进行类似的努力,将大量投资投入到新电池的生产和矿产采购的多样化上,并且重新启动了美国最大的稀土矿加州帕斯山。

美国及其盟友正在“稀土矿”产业链上与中国展开一场“激烈的竞赛”,然而美国的“胜算”几乎微乎其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