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假期,一帮人围炉喝茶,自然是天南地北地聊着。其中有一伙计,说起在监狱里的一些趣事。他说,监狱最不受欢迎的一类犯人,就是'强'奸犯。其中有一不成文规矩:姧者,必受鸡.姧。我问他,为何会是这么一个字,他说他也不知道,他是在墙壁上看到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姧"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读作[jiān],古同“奸”。

[《广韵》古颜切,平删,见。]亦作“奸”。(1)奸邪;罪恶。(2)指外乱。《左传·成公十七年》:“臣闻乱在外为奸。”《国语·晋语六》:“乱在内为宄,在外为奸。”一说指内乱。见《楚辞·刘向〈九叹·惜贤〉》“汤渨涹之奸咎兮”汉王逸注。(3)歹徒;恶人。(4)指凶恶之物。(5)奸淫;私通。(6)盗窃。(7)伪;虚假。(8)指伪造、仿制。(9)狡黠;刁滑。(10)歹,坏。

按这样的字义,那句话里的“姧”字同“奸”字。那就说得通了,“姧者”即“强奸”犯人。但“姧”字在古代,还有很多其它意思,并不是指“强奸”,在唐代以前,并没有这么一个说法,当时统称为姧罪。泛指非法的幸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以后,奸罪开始有了不同的分类,如强奸、通——奸、轮——奸等,每一种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和惩罚措施。这些法律条文一直沿用到后世。但即使有着如此严格的律法,现在仍有作奸犯科之人。这样的新闻屡见不鲜。据法律年鉴显示,近二十年来,性侵案的数量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从1991年的约5万件,降到了2020年的约3万件。但是,这个数字并不能说明性侵案的发生率有所下降,也许是因为越来越多的受害者选择了沉默。很好奇,在古代,并没有这么高的犯罪数据记录,是因为古代守法的多,治安好吗?古代强奸案的数量是否真的很少?这是因为古人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道德水平较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古代很少有强姧案?这种说法并不符合事实。古人云,“食色性也"。有钱人可以纳妾娶妃,穷人却难以找到心仪的对象,却又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所以在古代,强奸案也是屡见不鲜的。在欲望的冲击下,礼教的约束就显得很脆弱,很容易被打破。在现在看来,古代之所以看起来很少强奸案,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古代女人的出门机会很少。在古代,女人的主要职责是嫁人生子,不需要从事外出的工作,只在家里做些家务。而且古代女人受到三从四德的限制,无论是未婚的少女,还是已嫁的妇人,都不能随意出门。一直呆在家里的女人自然就减少了被坏人强奸的可能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古代女人的名节至上。古代社会的封建观念,让女人觉得名节是最重要的,甚至比生命还重要,即使遭到了强奸,很多女人也不敢去告状,怕惹来更大的麻烦。如果强奸者是有权有势的人,那么告状也无济于事,反而可能被诬告陷害。对于古代女人来说,如果失去了贞洁,可能她连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了。所以多数都会选择沉默不语。3、现代法律对性侵犯罪的惩罚相对较轻,一般是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的有期徒刑。但古代法律对性侵犯罪的惩罚就很严厉了,不分朝代,都是重典治奸。不论是唐、元、明、清,都是对强奸者施以极刑或者严厉的体罚和流放。比如,明朝:“强奸者,绞。未成者,杖一百、流三千里。” 这就是说,在明朝强奸要被绞死;即使强奸没有成功也要被打一百板,然后流放三千里。当时的杖责和流放都是非常残酷的刑罚,很多人都无法活下来。《大明律·刑律·犯奸》中还规定:“奸幼女十二岁以下者,虽和,同强奸论。”即使幼女同意和对方发生关系也是不允许的。直到清朝法律对强奸罪也没有放松,《大清律·刑律·犯奸》中规定:“强奸既成事实者绞监候;未成者杖责一百、流三千里。” 古代法律对性侵犯罪的惩罚非常严厉,犯罪的代价非常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古时人口男女比例失衡,女人口高于男,即使战争时代,大多妇女都会受到保护,因为她们承载生育繁衍。再加上,男人无后为大的观念,几乎人人都能娶妻生子。5、娼妓业发达在很多的影视剧上,有古装剧,必有青楼,这也根据之一。古时,这一行业为合法。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犯罪。6、古代民风淳朴,思想简单古代非常重视人的思想品德教育,影响深远。让人们形成了自重自爱的道德观,很在乎自己的名誉,不会轻易违背道德准则,更不会做无耻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古代缺少对信息数据的统计人口本来就少,再加上封建帝皇都爱好名声,不会记录作奸犯科这些事而拉低其帝家名声。